邢敏:我國內燃機節能減排關鍵要做好四個任務
2013-11-13 來源: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
作者: 瀏覽次數:次
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整理:內燃機工業是我國重要基礎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拉動大。內燃機是交通運輸、工程機械、農業機械以及國防裝備的主導動力。我國已成為世界內燃機制造大國。內燃機產品的廣泛應用和制造產業的持續發展,對保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健康運行至關重要。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機動車污染已經占了22%,所以為保障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內燃機必須從產生產業跨入到高新技術產業,從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轉變。
11月6日,在2013中國清潔柴油車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秘書長邢敏作主題演講時指出,推進內燃機節能減排工作,必須立足于我國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和提高內燃機產業競爭力的要求,以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主線,以降低燃油消耗為總體目標,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重點突破,加快內燃機節能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廣,加快推進內燃機替代能源多元化應用,加快推動再制造產業發展。
會上,邢敏提出,解決我國內燃機節能減排存在的主要問題,關鍵是要做好四個方面的任務,政府應做的事、企業應做的事與高校應做的事重點突出,有分有合。以下是他的發言實錄:
,著力解決提升內然機能效水平共性關鍵問題。
在汽油機方面,重點推廣應用增壓直噴技術,掌握燃燒和控制等核心技術,推動直噴燃油系統、增壓器等關鍵零部件的開發。在柴油機方面,重點是推廣應用電控高壓燃油噴射系統、增壓中冷系統、排氣后處理系統,實現柴油及節能產品的產業化。在船用柴油機方面,重點推進動力系統余熱回收利用技術,提高船舶柴油機方面,重點推進動力系統余熱回收利用技術,提高船舶柴油機能量的利用效率。力爭到“十二五”末,使我國內燃機燃油消耗率總體水平比“十一五”末降低6-10%。
第二,著力降低內燃機產品從生產到終端使用全過程能源資源消耗。重點是抓好產品生產過程和使用過程的節能降耗,實現內燃機生產低能耗、節能節材的綠色制造。加快發展內燃機產品再制造,積極開展再制造技術研發,完善在制造工藝流程,建立健全失效產品回收、再制造、市場使用管理體系,培育一批內燃機再制造重點企業。
第三,著力推動替代能源內燃機產品發展。重點推廣天然氣單一燃料及雙燃料燃燒技術在車船用發動機上的應用,汽油/甲醇燃料技術在乘用車用汽油機上的應用,以及柴油/甲醇燃燒技術在重載車用柴油機和雙燃料技術在船用柴油機上的推廣應用,解決燃料供應系統關鍵零部件系統的可靠性和耐腐蝕問題。
第四,著力完善政策法規。制訂《內燃機產業準入管理條例》。出臺內燃機制造企業準入條件,解決抑制產業低水平投資和盲目擴張重復建設的問題。制訂淘汰落后產品制度,加大對內燃機高耗能落后產品的淘汰力度。建立健全內燃機節能減排標準體系,制定內燃機節能產品技術標準、內燃機節能產品燃油消耗限值及其檢測標準、替代燃料內燃機產品技術標準、內燃機再制造產品標準等。研究制訂內燃機節能減排的激勵和優惠政策。
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發展建議,對兩個論點提出的質疑,如果油耗排放法規與國際接軌,自主企業沒能力,要破產了;內燃機已經很成熟,我國企業已經掌握,已無發展潛力。前幾天我們汽研中心的王秉剛發表的一篇文章,我們在零部件上仍然不過關,盡管企業拿到這個獎牌那個獎牌,實際上都是進口的,你需要通過你的技術提升你的產品,像遼寧新風等都在做具有品牌的產品,我們跟整車行業也在談放開市場,零部件強發動機才會強,發動機強中國的汽車行業才會真正地強。
中國內燃機的戰略目標是,中國內燃機發展應致力于節能減排,并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與國際競爭力;中國內燃機發展應致力于造就一個清潔、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中國內燃機發展應致力于滿足中國和世界大多數人的需求。
同時我也建議我們政府從國家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中撥付專項費用,實現內燃機節能減排關鍵基礎零部件產業技術提升;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研究出臺鼓勵采用替代燃料的扶植政策和優惠政策,重視乘用車柴油化的問題;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和法規執行部門,嚴格執行技術法規,公開透明,獎懲分明,重視法規的科學性、嚴肅性和強制性;建議在國家組織實施的年度企業技術改造支持專項中,對替代燃料內燃機專用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給予項目支持。我們要把行業的事情做好,我們在座的企業把企業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