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祥德生物吳曉紅:上市只是開始
2012-11-14 來源:
祥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瀏覽次數:次
8年時間,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成長為掛牌上市公司,注冊資金從50萬元猛增到3500萬元,我市的祥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華麗轉身。
12月26日,天津股權交易所一聲清脆鑼響,標志著山東祥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交易,這是我市第二家在場外交易市場掛牌的企業。
8年實現70倍膨脹資產是掛牌交易的基礎
誰能相信,當年只有13名員工、注冊資金只有50萬元的一個鄉間民營企業,短短8年發展成占地150畝、注冊資金3500萬元的股份制企業,實現了增資70倍的神話。公司董事長吳曉紅介紹企業發展歷程時,言語中充滿著自信和篤定。
祥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建于2003年的潤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整體變更而來。吳曉紅說,這次掛牌上市交易成功,首先在于企業的產品。
“當時手里只有50萬元起家,每一步都要小心,自己手下還有十幾號人吃飯呢。”吳曉紅說:“一口氣吃不成大胖子,貪圖冒進是企業發展的大忌,特別是創立之初。”因此,該企業為規避三角債風險,從不賒銷,而是一門心思抓質量。由于產品質量過硬,訂單紛至沓來,資金逐漸充盈。
面對同行競爭,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各個環節必須精打細算,降低成本。公司通過公開招標,確定重質量、信譽好的單一固定的原料供貨商和物流公司。由于貨源量大,單位成本低,價格也就降下來了,僅物流運輸一項每年就節省近百萬元。公司生產的醇鈉、醇鎂、醇鉀系列產品因質優價廉很快占領市場,并銷往海外,資產不斷增長,企業進入良性發展。
今年6月,公司投資1.5億元新上生產100噸吡咯啉酮及年產5000噸二叔丁基過氧化物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7億元,利稅7000萬元。目前,公司新建6層科技研發大樓將于2012年底投入使用。
“聯姻”高校提高競爭力保證健康發展
科技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祥德生物篤信不疑。在公司創建之初,就建立了規范化的實驗室,聘請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充實其中。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他們掛靠科研單位,和南開大學、中國加華集團建立了長期的研發合作關系,并在南開大學建立實驗室。通過協作科研攻關,公司改進生產工藝提益15%,共同研發醫藥原料中間體20余項,其中8項,3項國際。
公司不僅是專業醫院中間體生產商,更是生產出口基地,其中單品甲醇鈉銷售量在全國排名第二。如今,公司擁有17套先進生產流水線及現代的氣相色譜檢驗儀器,年生產甲醇鈉能力2萬噸,產品除國內市場外,主要產品已通過歐盟Reach認證,直接出口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和東南亞、中東地區。
公司在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每年拿出上百萬元組織公司員工分期分批到外地參觀學習,邀請專家來公司授課。現在,該公司本科以上學歷員工占15%,專科以上占40%,還在濟南某高校職院校委培員工30人。
掛牌交易僅僅是開始實現主板上市才是目標
談起天交所掛牌交易,吳曉紅難掩心中的喜悅。
她介紹說,公司一直在高新技術領域發展,后勁足,前景好,而且沒有一筆信貸不良記錄,公司以這次掛牌上市為契機,全力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實現內涵質的提升。會計師,律師對財務狀況進行合規審計。因此短短兩個月就通過了評審委員會的嚴格審查,答辯會因為準備的充分,不到20分鐘就獲8名專家一致通過,順利掛牌交易。交易天,祥德生物定向私募476.2萬股,每股1.05元,募集資金500萬元,增發后注冊資本3500萬元。
掛牌交易使公司利用股權低成本融資的同時,更讓企業的管理水平上升到新階段。掛牌企業每年接受股權交易所評審團對公司“成長性、公司治理和自主創新”診斷咨詢報告,得到企業財務、營銷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等專項培訓,以此引導和幫助企業健康成長。吳曉紅說,我們有信心通過這個掛牌交易平臺,不斷完善公司管理結構,提升核心競能力,實現快速成長,終實現主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