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管式冷凝器工作原理
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由冷凝器上方的進氣口進入冷凝器的殼程內,冷卻水泵將冷卻水由冷卻塔的蓄水槽內抽出,經冷凝器右側下方的進水口進入冷凝器的管程內,煙臺制冷與空調配件與冷凝器銅管外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溫度升高,從冷凝器右側上方的出水口出來,經過出水管后,進入冷卻塔的進水管處,再由灑水管的出水口,均勻的灑在填料上,通過風扇吸風與填料中的水熱交換,使水溫降低,被冷卻的水儲存在蓄水槽內,待重復利用。
殼管式冷凝器的結構組成
殼管式冷凝器是水冷式冷水機常用的換熱器,殼管式冷凝器是由殼體、管板、傳熱管束、冷卻水分配部件、冷卻水及制冷劑的進出管接頭等組成的一個封閉的水冷冷凝器。
制冷裝置中使用的制冷劑不同,其結構特點也有所不同。一般立式殼管式冷凝器適用于大型氨制冷裝置,而臥式殼管式冷凝器則普遍使用大、中型氨或氟利昂制冷裝置中。管板與傳熱管的固定方式一般采用脹接法,以便于修理和更換傳熱管。
小型冷凝器的殼體可選用粗的無縫鋼管。大型冷凝器的殼體則要用鋼板卷焊而成。管板焊接于殼體的兩端,構成一個完整的殼體。管板上加工了許多孔,傳熱管束穿入管孔后,兩端與管板采用脹接或焊接方式相連,并要具備良好的氣密性。
殼管式冷凝器主要應用于水冷式冷水機。根據殼體和傳熱管束的空間方位,殼管式冷凝器可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但無論是哪一種型式,冷卻水都是走管程,制冷劑都是走殼程的,即高溫、高壓制冷劑蒸氣在傳熱管外表面冷卻、凝結并匯聚到殼體的地步。之所以這樣安排流程,是因為冷卻水和管束之間的平均傳熱系數,一般都高于制冷劑蒸氣冷凝的平均傳熱系數,冷凝就需要較大的換熱面;此外,為了使高溫、高壓制冷劑蒸氣的壓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也需要較大的空間。
除所處空間方位不同外,立式和臥式殼管冷凝器還有一個重要區別,這就是臥式殼管冷凝器兩端有水蓋,水蓋與殼體常以法蘭形式相連,因而冷卻水處于一個密閉的空間。所以臥式殼管冷凝器又叫封閉式殼管冷凝器。立式殼管冷凝器常坐落于一個集水池上,上下兩端無水蓋,但上端設有分水箱。冷卻水經分水箱內的許多分水器分配后,進入每個傳熱關內,從管壁上吸熱后從下端流出,落于集水池內,因此立式殼管冷凝器又稱敞開式殼管冷凝器。
管殼式冷凝器分類
殼管式冷凝器工作原理、分類、結構、維護保養
立式管殼式冷凝器特點:冷卻水靠重力沿管內流下的開式管式冷凝器,常于大型氨制冷裝置。由于冷卻流量大流速高,傳熱系數高,一般K=600-700Kcal/㎡·h·℃);立式所需安裝面積小,并且安裝到室外;冷卻水水質要求低;清除管內污垢不必停機,操作方便;冷卻溫度有限,水需量大。
殼管式冷凝器工作原理、分類、結構、維護保養
臥式管殼式冷凝器特點:冷卻水在壓力下水平流過水平管束的閉式殼管式冷凝器,常用于大中型氨或者氟利昂制冷裝置。水平安放,水流多路流動,同樣可以應用于氨制冷系統和氟利昂制冷系統。冷卻水的行程較長,流速高,水側的換熱系數較大;進出口水的溫差大,減少冷卻水的用量;冷卻水溫在4-6℃;冷卻水的流速高,傳熱系數較立式高;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冷卻水溫升較大,水耗用量小;冷卻水阻力較大;清洗不方便。
殼管式冷凝器的維護工作主要是清除污垢:
①人工清除法。對于殼管式冷凝器可用鋼絲刷拉刷清洗,將管殼式冷凝器的端蓋拆下,用螺旋形鋼絲刷塞人換熱管內反復拉刷,邊拉刷邊用自來水沖洗。對于淋激式冷凝器可用扁鏟和小錘沿管道外表面敲擊,將管外的水垢清除。
②機械清除法。這種方法適用于清除殼管式冷凝器管內的水垢。將管殼式冷凝器的端蓋拆下(若為立式的則將接水板拿掉),用管道疏通機進行除垢,在管道疏通機的鋼絲軟軸上接上特制的刮刀,然后將刮刀和鋼絲軟軸插入換熱管內,開動管道疏通機刮除水垢,并用自來水沖洗。
③化學除垢法?;瘜W除垢法有多種,通常采用酸洗法。可從市場上購買除垢劑作為酸洗液,也可自行配制濃度為10的鹽酸溶液。
以上就是關于殼管式冷凝器工作原理、分類、結構、維護保養的知識介紹,另外殼管式冷凝器的傳熱系數,在液體中比在氣體中大,在流動狀態下比在靜止狀態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