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thor X3G 700Beethor X3G 700手持式環境分析儀
【簡單介紹】
【詳細說明】
技術規格(Specifications)
序號 | 技術相應內容與數值 |
1 | 激發源:高性能微型X射線管,Ag 靶,50kV/200μA zui大 |
2 | Beethor X3G 700配置探測器為高性能Si-Pin或SDD探測器 ,Peltier制冷。 |
3 | 電子系統: 1GHz ARM Cortex A8 4096像元多道分析器 8GB 系統內存/4GB用戶內存 主攝像頭:200萬像素,可清晰拍攝現場樣品照片,并與測試數據一起打印檢測報告單。 *基于Android 2.3平臺數據分析軟件技術,分析儀操作系統,號:2012SR134736 |
4 | 顯示器:與主機一體設計,固定角度一體化,彩色背光VGA的LCD觸摸屏,屏幕尺寸:4.2", LCD分辨率:WVGA(800 x 480) 觸摸鍵面積約3平方厘米。光譜圖線與數據同時顯示。 |
5 | 標準分析范圍:可分析從硅至鈾間的40種以上元素,可根據應用進行選擇,>40種元素,分析范圍: 從鎂(Mg)至鈾(U)(根據應用不同變化)。 |
6 | 可存儲數據10萬個數據及譜圖,并可將譜圖直接下載至電腦中,擴展內存為64GB。 |
7 | 數據傳輸: USB接口或RS-232數據傳輸及WIFI或藍牙。 |
8 | 電源:2塊可充電鋰電池,可用電壓110/220V,每塊電池充滿后可以連續使用8-10 小時。 |
9 | 安全性:4 位用戶密碼保護。 |
10 | 無需在每次開機以后或測試以前進行校準。 |
11 | Beethor X3G 700配置檢測模式為土壤模式。 土壤模式設置元素: Ba,Sb,Sn,Cd,Pd,Ag,Mo,Zr,Sr,Rb,As,Se,Pb,Hg,Au,W,Zn,Cu,Ni,Co,Fe,Mn,Cr,V,Ti,Sc,Ca,K,S,Si等30個元素。如有特殊元素,我工廠可為客戶免費定制。 |
12 | 標準附件:軍用防水抗震手提箱,手腕帶,樣品杯,麥拉膜,2塊可充電鋰離子電池,110V/220VAC充電器/電源適配器,USB數據線,分析軟件,電池充電器。 |
13 | 各元素zui低檢出限見附件表格。 |
14 | 相對誤差:便攜式X射線熒光測定儀,測實驗室樣品的分析結果和實驗室數據對比的相對誤差在8%左右。 |
15 | 語言: 中、英 |
16 | 測試樣品結果一并存儲并可下載打印。 |
17 | 精確性:達到檢測標準2δ標準偏差(90%的置信區間)。 |
18 | 分析系統配置光譜指紋分析,可對某一污染源先期通過光譜指紋分析系統將該污染物的光譜信息錄入系統,然后選擇光譜指紋分析系統來對該污染源的污染范圍進行圈定,將該土質樣本與之前污染物樣品進行匹配,如果該土質樣品與污染物樣品匹配,那么該土質即為被污染土質。 |
19 | 可通過無線連接遠程控制光譜測定儀的工作。 |
20 | 支持中文、英文、符號等樣品名稱的錄入。 |
Beethor X3G環境分析儀主要應用及特點:
◆ 污染水、廢水中污染金屬成份、污染模式、污染邊界的迅速調查與測量
◆ 現場監測RCRA所涉及的金屬和優先控制的污染金屬
◆ 原土地、污染水、廢水、等有害物質的現場處置zui小化處理并給污染控制、補救方法的深度分析提供理論依據
◆ 因環境污染而導致的疾病與很多重金屬元素有關,如:癌癥(Ni,Cr)、 腎?。ˋs,Pb)、肝?。ˋs,Cu)、肺塵癥(Fe)、哮喘(Ni)帕金森氏綜合癥(Mn)。
環境污染監測與修復是一項嚴峻的、高成本的世界范圍內的挑戰,不論是污染場所的數學建模與風險評估,還是有毒有害物質的現場監測和油漆中鉛的消除,現場采集、快速準確分析成千上萬個樣品是一項必須具備的zui基本的能力;但遺憾的是,以往僅僅依靠實驗室檢測,不但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同時也耗費了大量的成本?,F在,浪聲科學儀器為您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通過使用百學系列手持式分析儀即可現場實現元素的實時檢測,該解決方案受到了中國眾多環境*和世界上其它主要監管機構的青睞。
簡化現場污染物監測程序
只需輕輕扣動扳機,即可在現場對元素進行快速檢測。由于重量輕而且能在任何環境和天氣條件下使用,您可以很容易地檢測RCRA 金屬、主要的污染物以及中國環境部要求檢測的物品。Beethor X3G手持式環境分析儀均能快速得到可靠的分析數據,協助您及時制定策略,其檢測成本遠遠低于實驗室分析。
重金屬的危害:
重金屬污染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由采礦、廢氣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屬制品等人為因素所致。如日本的水俁病和痛痛病分別由汞污染和鎘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決于重金屬在環境、食品和生物體中存在的濃度和化學形態。重金屬污染主要表現在水污染中,還有一部分是在大氣和固體廢物中。
重金屬一般以天然濃度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類對重金屬的開采、冶煉、加工及商業制造活動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屬如鉛、汞、鎘、鈷等進入大氣、水、土壤中,引起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各種化學狀態或化學形態存在的重金屬,在進入環境或生態系統后就會存留、積累和遷移,造成危害。如隨廢水排出的重金屬,即使濃度小,也可在藻類和底泥中積累,被魚和貝的體表吸附,產生食物鏈濃縮,從而造成公害。汽車尾氣排放的鉛經大氣擴散等過程進入環境中,造成目前地表鉛的濃度已有顯著提高,致使近代人體內鉛的吸收量比原始人增加了約100倍,損害了人體健康。自然界存在著很多重金屬,比如鋅、鎘、銅、鉛等,這些重金屬同樣存在于人體內,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但是,凡事都有一個量的問題,任何東西一旦超過正常的量,它必然給環境或人體造成不良影響。而我們常說的重金屬污染指的就是因人類活動導致環境中的重金屬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圍,并導致環境質量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