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齦溝液(GCF)的收集及處理分別預備4 條2 mm×10 mm 3MM 濾紙條(Whatman,英國)放入已編號的Eppendorf 管中,取樣前半小時用AE 240 電子天平
稱重并記錄。受試者漱口、隔濕取樣牙,去除齦上菌斑和牙石,輕輕吹干牙面。每顆牙4 個取液區(qū),將濾紙條插入唇舌側(cè)(*)和近遠中(從唇側(cè)斜向插入)
齦溝中,直至遇到輕微阻力為止,30 s 后取出,立即放回原Eppendorf 管中。若被唾液或者血液污染則重取。再次用電子天平稱重,兩者之差即為GCF 的
質(zhì)量。稱重后將Eppendorf 管封口,放入低溫冰箱內(nèi),-70 ℃保存。樣本測試前解凍,按所得差值用去離子水稀釋100 倍后,以13 000 r /min 低溫離心20
min,取上清液備測。
2、比較whatman3MM層析濾紙和whatman3#定性濾紙在收集齦溝液及蛋白萃取方面的性能,為臨床研究中選用合適濾紙采集齦溝液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A組用whatman3MM層析濾紙,B組用whatman3#定性濾紙,手工裁剪成2mm×8mm大小的濾紙條。2組分別加入15個體積遞增的血清品紅溶液,同體積重復4次,測量每張濾紙條上的溶液浸潤長度。2組分別加入5個體積遞增的正常人血清,同體積重復5次,測定各組萃取液的總蛋白濃度;A、B 2組分別加入用0.9%NaCl溶液等倍稀釋獲得的5種濃度的正常人血清溶液1μL,同濃度重復5次,測定各組萃取液的總蛋白濃度。使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兩者差異。結(jié)果:2組溶液浸潤長度與溶液體積均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差異有顯著性(P0.05)。除體積為0.1μL時,A組濾紙條上的溶液平均浸潤長度均大于B組。蛋白萃取性能比較中,2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論:2種濾紙均可對齦溝液在濾紙條上的遷移距離及其所采集的齦溝液進行定量。當齦溝液分泌量較大時,whatman3#定性濾紙較3MM層析濾紙更為適用。兩者的蛋白萃取性能無顯著差異。
3、牙周袋臨床指標和齦溝液的測定: 由同一名醫(yī)師完成術前、術后的每次臨床檢查,用標準刻度探針測定牙周袋深度,所有探診檢查均使用Michigan 探診,牙周袋深度取測定牙的頰側(cè)近中、*、遠中及舌側(cè)*的牙周袋深度均值,在隔濕,吹干后用Whatman 號濾紙制成2 mm ×20 mm 的濾紙條插入牙周袋內(nèi)2 min ,取出后用游標卡尺測量其浸潤面積,換算成齦溝液量。
高壓旋渦風機生產(chǎn)
型號:2HB840-HH17-5.5KW-380V全自動水質(zhì)在線分析儀
國產(chǎn)光學測量儀哪家好
型號:SP-3020非金屬盲掃探地雷達價格
超聲波氣象傳感器公司
型號:FT-WQ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