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熱資源被認為是繼煤、石油、氣、水力之后的第五大常規能源。余熱資源回收利用是提高經濟性,節約燃料的一條重要途徑。根據焦爐熱平衡測試,焦炭顯熱占37.15%,出爐煤氣和化學產品儲熱占35.98%,廢氣熱量占17.31%,這三部分的熱量應該是煉焦工業中節能和余熱利用的主要對象。
目前利用干熄焦技術回收焦炭顯熱已經成熟,并且許多焦化企業都有應用。回收出爐煤氣和化學產品顯熱的上升管余熱回收技術,因為焦油凝結結焦和換熱器效率低下等問題,未能推廣。因焦爐生產過程中熱源的不穩定、煙氣性質惡劣以及其他客觀因素,回收煙道氣顯熱技術受到了限制。合理的余熱回收系統不僅要能適應相應的生產工藝,而且還要具有較高的經濟性、性和較長的使用壽命。同時還要結合生產工藝的條件和空間進行合理設計,實現能源利用方式的優化。為此,提出一種適用的余熱回收系統即新型偏心徑向熱管余熱鍋爐,實現意義上的節能減排。
針對較惡劣的煙氣余熱資源工況,文章分析了現有余熱回收技術及存在的問題,將傳統的軸向重力式熱管與偏心徑向熱管進行了比較分析。將以偏心徑向熱管為傳熱元件的余熱鍋爐應用于焦化煙氣余熱回收工程實踐,為煙氣余熱回收工程設計與裝置應用提供技術。
焦爐煙氣成分復雜且波動性較大,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煤塵、焦油等物質。
當含塵的煙氣流過換熱面時,會在換熱面上造成積灰。積灰會增加氣流流動阻力和降低換熱器的性能,使煙道流通截面積減小,增加風機的動力消耗。嚴重時會導致煙道阻塞,換熱設備失效,被迫停止運行,嚴重影響換熱設備運行的性和經濟性。除此之外,煙氣中常常含有SO2,SO3等硫化合物,當SO3與煙氣中的水蒸氣結合成硫酸蒸汽,一旦硫酸蒸汽與低于酸露點的壁面接觸,便會在壁面凝結,進而對受熱面金屬產生嚴重腐蝕作用。碳鋼一水重力熱管由于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制造方便,所以此類熱管在工業熱能綜合利用方面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尤其是在中低溫煙氣余熱回收領域。以重力熱管為傳熱元件余熱鍋爐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汽包式熱管余熱鍋爐,另一種是套管式余熱鍋爐。兩種換熱器中的熱管均經過中間隔板穿過循環煙氣箱體和鍋爐給水集箱,套管式余熱鍋爐水側熱管外部為套管式結構,水在套管內被加熱;汽包式余熱鍋爐水側熱管伸入汽包,水在汽包中沸騰并產生蒸汽,從而分別完成了各自的熱量回收。
傳統的余熱回收裝置采用軸向式熱管換熱設備,具有的等溫性、可控制溫度、熱量輸送能力強、冷熱兩側的傳熱面積可任意改變、可遠距離傳熱、無外加輔助動力設備等一系列優點。但是,隨著軸向式熱管的應用,暴露出的問題也逐漸增多。
(1)碳鋼一水重力熱管的工作溫度為50~250℃,當余熱鍋爐的蒸汽溫度要求過高時,需要較厚的管壁來承受熱管管內的壓力,這在工程應用中既不經濟,也不。當超過熱管使用范圍時,需配合其它換熱器使用,而軸向重力式熱管換熱器與其它換熱器組合使用時,為分箱體形式,故設備體積相對較大。
(2)重力式熱管換熱器中的熱管經過中間隔板穿過循環煙氣箱體和鍋爐給水集箱,由于換熱管與中間隔板的焊接點較多,且焊接空間不夠,易發生泄漏。一旦煙氣進入鍋爐給水集箱,煙氣中的硫化物會從外側對水套產生露點腐蝕,導致鍋爐給水進入煙氣集箱,影響生產。
(3)煙氣直接沖刷重力熱管進行換熱,一旦熱管出現磨穿和泄漏,煙氣與熱管內部工質直接接觸,會發生嚴重的露點腐蝕,同樣導致水套內的水泄露,設備損壞,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4)隨著使用時間增加,不凝性氣體逐漸在端部聚集。由于不凝氣體占有的空間,使換熱面積減小,熱管等溫性能變差,換熱效率也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