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制冷設備工況常識(二)
閱讀:185 發布時間:2020-7-101、比熱
任何物質當加進熱量,它的溫度會升高。但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同樣溫度時,其所加進的熱量是不一樣的。為相互比較,把l 公斤水溫度升高1 ℃所需的熱量定為4.19kJ。以此作為標準,其它物質所需的熱量與它的比值,稱為比熱。
知道材料比熱值,就能計算出對它降溫所需要除去的熱量。例如要將5kg 70℃的水冷卻到15℃,則需除去的熱量為:Q=mcD t = 5×4.19×(70-15)=1152.25 kJ
2、顯熱
對固態、液態或氣態的物質加熱,只要它的形態不變,則熱量加進去后,物質的溫度就升高,加進熱量的多少在溫度上能顯示出來,即不改變物質的形態而引起其溫度變化的熱量稱為顯熱。
如對液態的水加熱,只要它還保持液態,它的溫度就升高;因此,顯熱只影響溫度的變化面不引起物質的形態的變化。
3、潛熱
對液態的水加熱,水的溫度升高,當達到沸點時,雖然熱量不斷的加入,但水的溫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點,加進的熱量僅使水變成水蒸氣,即由液態變為氣態。這種不改變物質的溫度而引起物態變化(又稱相變)的熱量稱為潛熱。
4、壓力
氣體由分子組成,億萬分子在無規則的運動中,頻繁撞擊容器內壁,在內壁單位表面積上垂直產生的力稱為壓力。在工程中測量氣體壓力的常用單位是:千克/平方厘米或為mmHg(毫米汞柱),我國的法定單位是 Pa(帕斯卡)。
大氣壓力: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對單位地球表面積形成的壓力稱為大氣壓力。通常用 B表示。單位用帕 Pa或千帕 kPa表示。
壓力:當地大氣壓十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表壓):用儀表測定的壓力。
5、蒸發與沸騰
蒸發:指在液體自由表面進行氣化的過程。
沸騰:指液體內部產生氣泡形式的劇烈氣化過程。
6、放熱系數
當凍結一種物質時,如在表面吹風則它的凍結速度比不吹風時快。表示這種不同物質之間在不同狀態下換熱能力的物理量稱為放熱系數,其數值等于每小時、每平方米面積上,當流體和固體壁之間的溫度差為1℃時所傳遞的熱量。以符號a表示,其單位為 kcal/(m2h℃),單位制是W/(m2k)或 J/(m2h℃)、兩者之間換算關系為:1W/(m2K)=0.860kcal/(m2h℃)
7、傳熱系數
熱量從高溫側流體透過平壁轉移到低溫側流體。這種熱量傳遞的能力除與兩側溫差、傳熱面積的大小有關外,還與平壁的導熱系數,平壁的厚度及壁面兩側的放熱系數有關。把所有因素列成一個方程式,即:
Q=KFD t (kJ/h)
式中:Q:傳遞的熱量(kJ/h);F:平壁的表面積(m2);D t :溫差 D t=t1-t2(℃);K:傳熱系數 kJ/(m2h℃)
K為傳熱系數,它數值上等于當兩側溫差1℃時、1h通過1m2傳熱面積,從一側熱流體傳到另一側冷流體所傳遞的熱量。單位是kJ/(m2h℃)或 W/(m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