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煉焦用煤的水分測試
GB/T 211 煤中全水分的測定方法;
GB/T 212 煤的工業分析方法;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測定方法;
GB/T 216 煤中磷的測定方法;
GB 474 煤樣的制備方法;
GB 475 商品煤樣人工采取方法;
GB/T 5447 煙煤粘結指數測定方法;
GB/T 5751 中國煤炭分類
GB/T 6948 煤的鏡質體反射率顯微鏡測定方法;
GB/T 18666 商品煤質量抽查和檢驗方法;
GB/T 19494.1 煤炭機械化采樣 第1部分:采樣方法;
GB/T 19494.2 煤炭機械化采樣 第2部分:煤樣的制備。
表 1 冶金焦用原料煤技術要求和測定方法 |
項目 | 技術要求 | 測定方法 |
灰分(Ad)/% | 特級:≤5.00 | GB/T 212 |
| 1級:5.01~5.50 |
|
| 2級:5.51~6.00 |
|
| 3級:6.01~6.50 |
|
| 4級:6.51~7.00 |
|
| 5級:7.01~7.50 |
|
| 6級:7.51~8.00 |
|
| 7級:8.01~8.50 |
|
| 8級:8.51~9.00 |
|
| 9級:9.01~9.50 |
|
| 10級:9.51~10.00 |
|
| 11級:10.01~10.50 |
|
| 12級:10.51~11.00 |
|
| 13級:11.01~11.50 |
|
| 14級:11.51~12.00a |
|
1.1 煉焦用煤煤類技術要求和判別方法
一般情況下,選煤廠不應將不同煤類煤混洗、混發,特別是長焰煤、不黏煤、無煙煤和貧煤等煤類不應配入煉焦煤中作為煉焦原料煤銷售。
取得用戶同意,供給配洗精煤時,應保證煤質穩定,同時應提供混配比例數據或精煤鏡質體反射率分布圖。煉焦原料煤中摻入其他煤類,通過鏡質體反射率直方圖來鑒定。
精煤鏡質體反射率分布圖應按照GB/T6948的規定,由人工測定。
煉焦用煤質量穩定性
煉焦用煤應保證媒質穩定,要特別注意結焦性能的穩定。
選煤廠不應入洗或供應已經風氧化的煤。如用戶認為供應的精煤變質時,可提出要求,由供需雙方協商進行采樣檢驗,認為煤適用后才可供應。
應采取措施將浮選精煤與重選精煤混勻,便于運輸和防凍。
在冬季供給嚴寒地區(東北、西北、華北)使用的精煤或嚴寒地區選煤廠生產的精煤,其水分Mt超過10%時,根據實際需要采取防凍和解凍措施。
質量檢驗和驗收煤樣的采取和制備
煤樣按GB475或GB/T19494.1的規定采取,按GB474或GB/T19494.2的規定制備。
質量檢驗
選煤廠發送的煉焦用煤應附有質量證明書。
煉焦用煤的質量檢驗由具有資質的質量檢驗機構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