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達BSD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BSD博斯達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主要利用混凝、沉淀,氧化、高效殺菌作用對生物廢水中的細菌、重金屬、COD、病毒等進行去除及殺滅。在一定pH值范圍內,可以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細菌芽孢、真菌、分枝桿菌和肝炎病毒各種傳染病毒等。廢水處理過程中采用自動控制,整個流程無需專人看守。
博斯達BSD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實驗室廢水的處理方法
實驗室的廢水是在試驗操作過程,各種器皿、儀表、工具、衣服的洗滌及設備有冷卻等而產生的,這些廢水應按其性質、成分等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廢水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質、有的可以直接至外部排水管網、有的則采用適當的方法處理后,然后再排至外部管網。例如:一般設備冷卻經使用后僅水溫有所升高,這類廢水不經處理就可排入水體或外部捧水管網,有的經簡單處理還可重復使用。對于含酸或堿類物質的廢液,如濃度較大時,可利用廢酸或廢堿相互中和,再用 pH試紙檢驗,若廢液的pH值在5.8~8.6之間。對于實驗中產生的廢液,則需回收后交付有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廢水經實驗室處理和回收后,因清洗器皿而帶入排水系統的極少量的污染物,應經學校廢水處理站處理后,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才可排入水體或外部排放管網。
實驗室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可以借鑒其它有機廢水的處理。一般來說有機廢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生物法和物化法。對有機物濃度高、毒性強、水質水量不穩定的實驗室廢水, 生物法處理效果不佳, 而物化法對此類廢水的處理表現出明顯的優勢。實驗藥品回收、對實驗室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及回收循環再利用, 不僅能減小對環境的污染, 而且能減少化學藥品的浪費。對高濃度實驗室有機廢水, 將其中的有機溶劑如醇類、酯類、有機酸、酮及醚等回收循環使用后, 再用化學方法處理; 對濃度高、毒性大且無法回收的有機廢水, 需要進行集中焚燒處理。
實驗室廢水處理設施工藝說明:經實驗室前處理廢水分類,處理后回收的廢液按危險廢物交付有資質的單位處理:其余實驗廢水經實驗室前處理后直接由現有排水管道進入化糞池。放射科的低放射性醫療廢水應經衰變池處理,其洗相室廢液應回收銀,并對處理后的廢液送有危廢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實驗廢水及生活污水于化糞池混合,之后進入厭氧調節池,進行水解酸化處理:實驗室廢水與生活污 水混合為生物處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生活污水一方面起到了稀釋降解有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提供營養源的作用,且有研究表明,生活污水的引入能夠改善一些難降解性有機物的生物降解性能。因此,實驗廢水與生活污水混合后,采用生物處理工藝是可行的。
在無氧的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達到凈化水的目的。它已有百年悠久歷史,但由于它與好氧法相比存在著處理時間長、對低濃度有機污水處理效率低等缺點,使其發展緩慢,過去厭氧法常用于處理污泥及高濃度有機廢水。近30多年來,出現世界性能源緊張,促使污水處理向節能和實現能源化方向發展,從而促進了厭氧生物處理的發展,一大批高效新型厭氧生物反應器相繼出現,包括厭氧生物濾池、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流化床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反應器中生物固體濃度很高,污泥齡很長,因此處理能力大大提高,從而使厭氧生物處理法所具有的能耗小并可回收能源,剩余污泥量少,生成的污泥穩定、易處理,對高濃度有機污水處理效率高等優點,得到充分地體現。厭氧生物處理法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污水處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厭氧生物處理法不但可用于處理高濃度和中等濃度的有機污水,還可以用于低濃度有機污水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