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室內CO2超標危害與解決方案
一般在談到空氣質量問題時,大家習慣性的把關注點集中在PM2.5上,但實際上超標的二氧化碳也是空氣中的隱患。關于這個說法很多消費者可能會感到十分吃驚,要知道二氧化碳在環境中占有相當的比重,在人體調解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怎么會成為空氣毒瘤并傷害人體健康呢?
首先,我們要先從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開始講起。大氣中氧氣含量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占比比較穩定,氧氣占21%、二氧化碳占0.03%。二氧化碳本身并沒有毒性,但是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過正常含量時,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那為什么二氧化碳多了會缺氧呢?因為人在呼吸時是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多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也會相應減少,而人已經習慣了生活環境中的氧氣含量。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超標,導致氧氣吸收量不足時,自然就會導致人的不適應,造成人呼吸不順暢等缺氧的癥狀。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對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標準要有所了解,及時調整。
目前相關室內二氧化碳含量的常用標準共有三個:首先是《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其次,則是《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衛生標準》GB/T 17094-1997。最后,就是《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前兩個標準為推薦標準,而后一個標準為國家強制性標準。接下來將會詳細展開講述著三種標準的具體規定是什么: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提到,室內二氧化碳CO2參數需小于標準值0.10%,檢驗標準來源《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 第2部分:化學污染物》GB/T 18204.24,檢驗方法為:不分光紅外線氣體分析法、氣相色譜法和容量滴定法。
《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衛生標準》
《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衛生標準》中提到,室內二氧化碳CO2標準值≤0.10%(2000mg/m),標準中具體羅列了檢驗原理為根據比爾定律和二氧化碳對紅外線有選擇性吸收的原理。檢驗儀器為:二氧化碳傳感器。
《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制要求》
《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中規定,對于睡眠、休息需求的公共場所,室內二氧化碳CO2濃度不應大于0.1%;其他場所,室內二氧化碳CO2濃度不應大于0.15%。檢驗標準來源根據《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GB/T 18204。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二氧化碳含量有兩種計量方式,分別為:一種是0.10%;另一種是1500mg/m3。百分比可以換算成ppm,ppm就代表著百分之幾的意思,因此0.10%=10000ppm。而mg/m3代表的意思是毫克/立方米,也可以與ppm進行單位換算,不過還要涉及二氧化碳的分子量和溫度要素及其他一些影響因素。
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應當保持在1000ppm或1500mg/m3以下,當處于合適和濃度環境時,室內人員都會處于呼吸順暢、頭腦靈活的狀態。長期處于這種良好環境下,無疑會對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好處,也會對工作或學習起到點滴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