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小水電生態流量監測用的雷達流量計和閘位計
水電站下泄生態流量是指為滿足維持河道的基本生態功能和群眾生產、生活及其它用水需求,所需要水電站下泄的最小流量。
近年來,我國水電建設發展迅速,為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之帶來的生態問題也不容忽視。一些水電站因下泄生態流量不足造成部分河段減水、脫水甚至干涸,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河流的正常生態功能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為保護河流生態環境,推動水資源科學、合理、有序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各地水利和環保部門相繼出臺措施對不滿足生態流量下泄要求的水電站責令整改或掛牌督辦。“水電站下泄生態流量監測系統"是重要的長效監督、管理手段,為主管部門隨時掌握各水電站的流量下泄情況、保障下游河流的生態用水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生態流量泄放設施,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相關標準,建設、運營等不得對主體工程造成不利影響。應當按照“因地制宜、安全可靠、技術合理、經濟適用"的原則,采取改造電站引水系統、泄洪閘門、溢洪道閘門、大壩放空設施、沖砂設施,增設專用生態泄水設施或生態機組等措施,確保小水電站穩定足額下泄生態流量。
(二)完善生態流量泄放設施,還可在下游受影響河段,因地制宜地采取河床清淤整治,或修建親水性堤壩、生態跌坎、生態堰壩、過魚設施等生態修復措施,改善攔河閘壩下游河湖水資源條件,恢復河流連通性,為水生生物營造棲息環境。
本文主要是介紹幾種生態下泄流量監測手段。
一、下泄口為河流監測環境應用的雷達流量計
技術參數:
測量范圍 | 0.01~20m/s | 測量精度 | ±0.01m/s |
雷達垂直傾斜角修正 | 自動修正 | 流速方向識別 | 雙向 |
雷達頻率 | 24GHz | 有效距離 | 0~40m |
供電范圍 | 12 VDC | 輸出接口 | RS485 |
功耗 | <1W | 工作溫度 | -10~60℃ |
存儲溫度 | -20~70℃ | 相當濕度 | 0~95%RH |
防護等級 | IP66 |
雷達水位計-技術參數
測量范圍 | 30m或70m | 精度 | ±3mm |
頻率范圍 | 26GHz | 供電電壓 | 6~24V |
信號輸出 | RS485 Modbus |
二、下泄口是閘門下泄、閘位水位換算
閘位計-技術參數
量程 | 10m | 分辨率 | 0.5cm |
輸出信號 | RS485 | 供電范圍 | 24V或12V |
環境溫度 | -25℃~85℃ | 測量精度 | ±2cm或0.2%F.S |
二、系統方案:
1、監測斷面設置
對水電站下泄流量的監測,可在電站泄水口設立監測點,安裝在線監測設備;也可在電站下游附近選擇河道斷面作為監測斷面,安裝在線監測設備,監測下泄流量。 對于河床式或壩后式水電站,監測斷面應設置在發電廠房尾水下游; 對于引水式水電站,監測斷面應分別設置在發電廠房尾水下游和水庫大壩下游。
2、監測內容
水電站下泄生態流量監測以水情自動監測為主,主要監測參數為圖像、流量、水位,還可以集成雨量監測、閘門監控等功能,為流域生態保護、水文水資源監測等提供服務。
3、監測設備
在線監測設備主要由遙測終端機、雷達流量計、雷達水位計、閘位計、工業照相機等組成,采取一桿式安裝、太陽能或市電供電。
系統功能
ü 實時監測各水電站下泄斷面的水位、流量等數據。
ü 定時或實時上傳各水電站下泄斷面的現場圖像或視頻(視通信方式)。
ü 水位/流量過低、監測設備異常時自動報警。
ü 通過矢量地圖宏觀展示測點分布位置、運行狀態、報警狀態。
ü 監測數據、圖像、視頻自動存儲,方便歷史查詢、事故追溯。
ü 自動統計日、月、年等時段歷史數據,通過報表、曲線圖、柱狀圖等多種形式展現;支持數據/報表導出為Excel或直接打印輸出。
ü 遠程管理在線監測設備:修改數據采集、上報頻率或升級程序等。
雷達流量計現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