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加壓溶氣氣浮法的基本原理加壓溶氣氣浮法是將廢水加壓溶氣后進行氣浮法水處理的工藝過程。分為全部污水加壓溶氣氣浮法和部分污水加壓溶氣氣浮法兩種。其特點是將被處理污水(全部和部分)在用水泵加壓到3-4kg/cm2,送入專門裝置的溶氣罐,在罐內(nèi)使空氣充分溶于水中,然后在氣浮池中經(jīng)釋放器突然減到常壓,這時溶解于水中的過飽和空氣以微細氣泡在池中逸出,將水中懸浮物顆粒或油粒帶到水面形成浮渣排除之。工程上常采用部分污水加壓溶氣法,這種方法省電、設(shè)備容積小、混凝劑耗量少、運行方便、不堵塞。這種方法的處理效率可達90%以上,但耗電zui高。
加壓溶氣氣浮法的基本原理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分為全溶式加壓溶氣氣浮(所有待處理的污水全部)和部分溶氣式加壓溶氣氣浮。用到的主要設(shè)備有:空壓機、溶氣泵、溶氣釋放器、溶氣罐或溶氣管、液位控制系統(tǒng)和除渣系統(tǒng)。待處理的污水被部分或全部用溶氣泵(一般采用揚程在40米以上的IS型離心泵)送入溶氣罐或溶氣管中。在溶氣罐的中有壓縮空氣不斷的通過空壓機送入,一般控制壓力在3~5公斤/平方厘米(0.3~0.5MPa),在溶氣罐中裝有階梯環(huán)或鮑爾環(huán)等填料,用于增加壓縮空氣與水的接觸表面積,加快空氣在水中的溶解。
在氣浮池中。通過溶氣釋放器將溶氣罐中的溶氣水通過溶氣釋放器釋放出來,由于水的壓力驟然降下來,那么過飽和的空氣就會從水中以30~50微米直徑的小氣泡的形式釋放出來,這些微氣泡與水中的懸浮物結(jié)合形成大大小小的樊花,就漂浮到水的表面,從而達到去除水中懸浮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