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人體對“細菌”和“病毒”感染分不清楚,原因竟然是噬菌體作怪!
閱讀:56 發布時間:2020-12-4蒙大拿大學的研究人員在《Science》發表了關于細菌如何引起感染的新見解,可能有助于未來的抗感染治療。
研究對象不是細菌,而是感染病毒的噬菌體,作為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項目的一部分,幫助開發細菌感染疫苗。
“噬菌體通常被視為細菌寄生蟲,”該論文的合著者助理教授Patrick Secor說。由于耐抗生素的細菌流行率越來越高,利用噬菌體(噬菌體療法)替代抗生素殺死致病細菌的研究逐漸升溫。
噬菌體多種多樣,被認為是地球上-普遍的生物實體。“當我們尋找感染致病菌銅綠假單胞菌的噬菌體時,我們發現大多數菌株都感染了一種名為Pf的噬菌體,但這種噬菌體不會殺死它們的細菌宿主,”Secor說。
當Secor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人體傷口中尋找Pf噬菌體時,他們驚訝地發現了大量絲狀噬菌體——平均每個拭子上有100萬個Pf噬菌體。
Secor課題組以前研究過噬菌體是如何影響細菌毒性的。“因此,我們問,這些Pf噬菌體是否可能直接與人體免疫系統相互作用?”
他們與斯坦福大學的合作者一起發現,Pf噬菌體被免疫細胞識別為了病毒,識別冷病毒的細胞表面受體同樣也可以識別噬菌體。“這是一個關鍵的發現,”Secor說。“這些噬菌體誘導了抗病毒反應,但是面對細菌感染,這是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使細菌在傷口或肺內獲得“掩護”,從而建立感染。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可以刺激新研究,通過靶向感染細菌的噬菌體發展控制感染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