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福建省電瓶車戶外充電樁安全充電管理
閱讀:162 發布時間:2020-12-30如果遇到雷雨天氣,高亨建議市民不要在雨中帶電插拔充電槍頭,應該等雨停后再進行充電操作。 *解讀充電安全 “小區里的供電線路是物業維護還是*維護?”“發生觸電,責任在誰?怎么界定?”活動中,媒體觀察團紛紛拋出疑問。
此外,由于電動車火災時燃燒較厲害,火災原因和電動車品牌、生產廠家難以查清。近年來電動車火災 中,有49. 6%無法查明電瓶車品牌,63%無法查明電瓶車生產廠家。
根據《浙江省消防條例》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企業集體宿舍、居住人數較多的出租房屋、居民住宅以及其他停放電動車較多的單位,應當設置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設置符合用電安全要求的充電設施,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因客觀條件無法設置集中停放、充電場所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應加強日常管理,做好巡查、檢查工作。禁止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停放電動車。禁止違反用電安全要求私拉電線和插座給電動車充電。因此,應用智能電瓶車云平臺,應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1)進行智能電瓶車充電樁站點改造,需要考慮是否可接220V電源,是否可同時為10輛電瓶車提供充電服務的室內或室外帶防雨的場地。要針對現有電瓶車停車充電站點進行現狀摸查,采集充電樁真實數據和現場照片進行分析,依據火災險情不同分批次進行改造。

對于投幣車主出現險情因未有聯xi通道轉而采取對其出現險情的站點以及區域進行熱點追蹤排查和突破。據統計,浙江省去年持續共投入8366個智能電瓶車充電樁,4500個注冊會員,刷卡和“樁源”APP充電達92281次,投幣充電達67723次,公眾號“樁源”充電達7205次,共計167209次。
對于投幣車主出現險情因未有聯xi通道轉而采取對其出現險情的站點以及區域進行熱點追蹤排查和突破。據統計,浙江省去年持續共投入8366個智能電瓶車充電樁,4500個注冊會員,刷卡和“樁源”APP充電達92281次,投幣充電達67723次,公眾號“樁源”充電達7205次,共計167209次。
“智能型”集中充電讓人放心,“放養式”零散充電令人揪心。減少電瓶車火災及危害,需要全社會共同來關注。智能電瓶車充電樁云平臺是針對電瓶車充電現狀而設計出的一個便捷、智能、經濟結合一體的云平臺,彌補了傳統電瓶車充電方式的不足,滿足了消費者的需要,可以從根源上杜絕火災隱患,保證了電瓶車消費人群的安全,有利于智慧消防和社會大安全體系建設。在高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相信一定會更加普及,受到更多民眾的青睞。
智能電瓶車云平臺與傳統充電設備相比,具有不可比擬的*性,具體如下:
(1)遠程監控。數字化、網絡化已經成為未來技術和管理的趨勢,借助網絡監控技術,可以充分利用云平臺現有的傳輸資源以及互聯網傳輸平臺,輕松實現遠程監控。在網絡中的任一臺計算機,只要安裝了客戶端軟件,授予相應的權限就可成為監控工作站。
(2)集中管理。系統支持集中用戶管理、設備管理、存儲管理以及故障巡查和排除,改變了以前充電樁分散管理的弊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調度能力。
(3)靈活升級。 云平臺基于開放式標準設計,提供了充電站無限升級的可能性,無論是否有網絡,就可以做到任意擴容, 隨時接入。
(4)安全性高。系統提供統一用戶認證,確保用戶訪問的合法性;同時,智能電瓶車云平臺對網絡病毒攻擊采取了雙重的防范機制,大大提高了后臺軟件的安全性。
(5)可靠性強。系統的硬件遵循電網級產品設計理念,其嵌入式操作系統、模塊化結構設計,大大提高了設備穩定性和可靠性。
(6)智能化應用。系統支持實時監控、事件處理、傳感器輸入、時間和日期,以及其他內置功能,可以根據預先設定的時間、事件、告警等信息啟用不同的存儲策略,提供電瓶車車主、充電車輛、充電電量、區域分布等大數據,有利于實現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補救的人防、技防和物防三防大結合,實現智能化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