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特點: NH-KYJV耐火交聯控制電纜型號 NH-KYJV耐火交聯控制電纜規格 1、 交流額定電壓:U0/U 450/750V 2、 高*工作溫度:阻燃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70℃和105℃ 氟塑料絕緣和護套200℃和260℃ 交聯聚乙烯絕緣90℃ NH-KYJV耐火交聯控制電纜型號 NH-KYJV耐火交聯控制電纜規格 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70℃ 低煙無鹵阻燃交聯聚烯烴90℃和120℃ 3、 zui低環境溫度:阻燃聚氯乙烯護套:固定敷設-40℃,非固定敷設-15℃ 氟塑料絕緣和護套:固定敷設-60℃;非固定敷設-20℃ 符合IEC331規定 | 火焰溫度750℃、燃燒時間3h、冷卻時間12h、附加額定電壓、附加3A電流 | 符合GB12666.6-A類 | 火焰溫度950-1000℃、燃燒時間90min、附加額定電壓3A電流 | 符合GB12666.6-B類 | 火焰溫度750-800℃、燃燒時間90min、附加額定電壓3A電流 |
NH-KYJV耐火交聯控制電纜型號 NH-KYJV耐火交聯控制電纜規格 4、電纜安裝敷設溫度不低于0℃ 5、敷設*的允許彎曲半徑:非鎧裝電纜不小于電纜外徑的6倍 鎧裝電纜不小于電纜外徑12倍氟塑料絕緣和護套材料電纜不小于電纜外徑的8倍 基本型號及名稱: 序號 | 型號 | 產品名稱 | | 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耐火控制電纜 | 1 | NH-KVV | 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耐火控制電纜 | 2 | NH-KVVP | 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銅絲編織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3 | NH-KVVP2 | 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銅帶繞包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4 | NH-KVV22 | 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鋼帶鎧裝耐火控制電纜 | 5 | NH-KVV32 | 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細鋼絲鎧裝耐火控制電纜 | 6 | NH-KVVR | 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耐火控制軟電纜 | 7 | NH-KVVRP | 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編織屏蔽耐火控制軟電纜 | 8 | NH-KVVR22 | 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鋼帶鎧裝耐火控制軟電纜 | 9 | NH-KVVRP2-22 | 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銅帶屏蔽鋼帶鎧裝耐火控制軟電纜 | 10 | NH-KVVP22 | 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編織屏蔽鋼帶鎧裝耐火控制電纜 | 11 | NH-KVVP2-22 | 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銅帶屏蔽鋼帶鎧裝耐火控制電纜 | | 氟塑料絕緣和護套耐火控制電纜 | 12 | NH-KFF | 氟塑料絕緣和護套耐火控制電纜 | 13 | NH-KFFP | 氟塑料絕緣和護套銅絲編織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14 | NH-KFFP2 | 氟塑料絕緣和護套銅帶繞包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 低煙低鹵阻燃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耐火控制電纜 | 15 | NH-KVDVD | 低煙低鹵阻燃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耐火控制電纜 | 16 | NH-KVDVDP | 低煙低鹵阻燃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銅絲編織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17 | NH-KVDVDP2 | 低煙低鹵阻燃聚氯乙烯絕緣和護套銅絲編織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18 | NH-KYDYD | 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絕緣和護套耐火控制電纜 | 19 | NH-KYDYDP | 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絕緣和護套銅絲編織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20 | NH-KYDYDP2 | 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絕緣和護套銅絲編織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 交聯聚乙烯絕緣阻燃聚氯乙烯護套耐火控制電纜 | 21 | NH-KYJV | 交聯聚乙烯絕緣阻燃聚氯乙烯護套耐火控制電纜 | 22 | NH-KYJVP | 交聯聚乙烯絕緣阻燃聚氯乙烯護套銅絲編織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23 | NH-KYJVP2 | 交聯聚乙烯絕緣阻燃聚氯乙烯護套銅帶繞包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24 | NH-KYJVP2-22 | 交聯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銅帶屏蔽耐火控制電纜 | 25 | NH-KYJV22 | 交聯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鋼帶鎧裝耐火控制電纜 | 26 | NH-KYJV32 | 交聯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細鋼絲鎧裝耐火控制電纜 | | 聚四氟乙烯阻燃護套防火控制電纜 | 27 | ZR-KF4BNH | 聚四氟乙烯繞包玻纖紗編織、玻纖帶和云母繞包(105)阻燃護套防火控制電纜 | 28 | ZR-KF4BNHP | 聚四氟乙烯繞包玻纖紗編織、玻纖帶和云母繞包銅絲編織屏蔽(105)阻燃護套防火控制電纜 | 29 | ZR-KF4BNHR | 聚四氟乙烯繞包玻纖紗編織、玻纖帶和云母繞包(105)阻燃護套防火控制軟電纜 | 30 | ZR-KF4BNHRP | 聚四氟乙烯繞包玻纖紗編織、玻纖帶和云母繞包銅絲編織屏蔽(105)阻燃護套防火控制軟電纜 | |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絕緣及內護套防火控制電纜 | 31 | KFF46NH |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絕緣及內護套云母繞包聚四氟乙烯護套 | 32 | KFF46NHP |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絕緣及內護套云母繞包銅絲編織屏蔽聚四氟乙烯護套防火控制電纜 | 33 | KFF46NHR |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絕緣及內護套云母繞包聚四氟乙烯護套防火控制軟電纜 | 34 | KFF46NHRP |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絕緣及內護套云母繞包銅絲編織屏蔽聚四氟乙烯護套防火控制軟電纜 | 備注:鎧裝電纜型號后加22,軟結構電纜屏蔽種類可采用P2、P3等形式。 |
電纜規格: 型 號 | 額 定 電 壓V | 導 體 標 稱 截 面 平方毫米 | 0.5 | 0.75 | 1.0 | 1.5 | 2.5 | 4 | 6 | 10 | 芯 數 | NH-KVV NH-KVVP | 450/750 | - | 2-61 | 2-14 | 2-10 | NH-KVVP2 | - | 2-61 | 4-14 | 4-10 | NH-KVV22 NH-KVVP22 NH-KVVP2-22 | - | 7-61 | 4-61 | 4-14 | 4-10 | NH-KVV32 | - | 19-61 | 7-61 | 4-14 | 4-10 | NH-KVVR | 2-61 | - | - | NH-KVVR22 | 4-61 | - | - | NH-KVVRP | 2-61 | 2-48 | - | - | NH-KVVRP22 | | 4-61 | 4-18 | - | - |
電纜結構參數: 芯數×標稱截面 | 芯數(根/直徑) (mm) | 電纜zui大外徑 (mm) | mm2 | A | R | ZR-KF4BNH | ZR-KF4BNHP | ZR-KF4BNHR | ZR-KF4BNHRP | KFF46NH | KFF46NHP | KFF46NHR | KFF46NHRP | 2×0.5 | 1/0.8 | 16×0.2 | 8.4 | 8.7 | 8.8 | 9.4 | 5.9 | 6.4 | 7.2 | 8.4 | 2×0.75 | 1/0.97 | 24×0.2 | 8.7 | 9.2 | 9.2 | 9.8 | 6.7 | 7.2 | 7.7 | 8.8 | 2×1.0 | 1/1.13 | 32×0.2 | 9.3 | 9.6 | 10.0 | 10.5 | 7.1 | 7.6 | 8.0 | 9.6 | 2×1.5 | 1/1.37 | 30×0.25 | 9.8 | 10.2 | 10.6 | 11.5 | 7.5 | 8.1 | 8.8 | 10.3 | 2×2.5 | 1/1.76 | 49×0.26 | 10.4 | 10.7 | 11.2 | 12.4 | 9.3 | 9.8 | 9.6 | 10.9 | 2×4 | 1/2.24 | 56×0.30 | 11.5 | 11.8 | 12.9 | 14.5 | 10.4 | 11.0 | 11.0 | 12.0 | 2×6 | 1/2.76 | 84×0.30 | 13.2 | 13.6 | 14.2 | 15.6 | 11.6 | 12.2 | 12.2 | 13.2 | 10×0.5 | 1/0.8 | 16×0.2 | 13.5 | 14.0 | 14.5 | 14.9 | 9.9 | 10.4 | 11.2 | 12.0 | 10×0.75 | 1/0.97 | 24×0.2 | 14.3 | 14.8 | 15.4 | 16.0 | 11.6 | 11.2 | 12.0 | 12.6 | 10×1.0 | 1/1.13 | 32×0.2 | 15.0 | 15.6 | 16.2 | 16.8 | 12.6 | 13.2 | 12.8 | 13.4 | 10×1.5 | 1/1.37 | 30×0.25 | 16.2 | 16.9 | 18.0 | 18.6 | 13.4 | 14.3 | 13.7 | 14.2 | 10×2.5 | 1/1.76 | 49×0.26 | 17.8 | 18.3 | 20.6 | 21.2 | 15.2 | 16.7 | 15.4 | 16.6 | 10×4 | 1/2.24 | 56×0.30 | 22.0 | 22.5 | 23.3 | 23.7 | 16.9 | 17.5 | 18.3 | 19.5 | 10×6 | 1/2.76 | 84×0.30 | 24.6 | 25.2 | 26.1 | 26.8 | 20.0 | 21.6 | 21.2 | 22.3 |
代號名稱和含義: 項目 | 代號 | 說明 | 耐火特性 | NH | 耐火電纜A或B | 系列代號 | K | 控制電纜 | 絕緣及材料 | V | 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 | Y | 聚乙烯 | YD | 低煙無鹵聚烯烴(YDJ低煙無鹵交聯聚烯烴) | YJ | 交聯聚乙烯 | F4 | 聚四氟乙烯薄膜 | F46 |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 | B | 玻璃纖維紗 | N | 云母帶 | 屏蔽材料 | P | 銅絲編織屏蔽 | P2 | 銅帶繞包屏蔽 | P3 | 鋁塑繞包屏蔽 | 鎧裝材料 | 22 | 鋼帶鎧裝 | 32 | 鋼絲鎧裝 | 導體結構 | A | 單股導體 | R | 多股絞合導體 |
主要技術指標 性能項目 | 單位 | 技術指標 | 20℃導體直流電阻≤ | Ω/km | 截面mm2 | 0.5 | 0.75 | 1.0 | 1.5 | 2.5 | A類 | 36.0 | 24.5 | 18.1 | 12.1 | 7.41 | R類 | 39.0 | 26.0 | 19.5 | 13.3 | 7.98 | 試驗電壓 | ?- | 3.0/5min | 絕緣電阻 | MΩ/km | 1000 | 耐火特性 | ?- | GB12666.6A類或B類 | 阻燃特性 | ?- | GB12666.5A類或B類 |
|
天津市電纜總廠橡塑電纜廠本著“顧客就是上帝”的原則,以“誠實守信、熱情周到”的服務理念贏得了廣大客商的信任。我公司對售前、售中、售后服務作出如下承諾:
本公司鄭重聲明:
簽訂產品質量保障書,承諾-不合格產品絕不出廠。
兩年內產品質量跟蹤服,并將客戶服務記錄在檔案保存20年。
確因產品質量問題,我公司將保修、包退、包換、滿足客戶要求。
電纜敷設方式要因地制宜,一般應根據電氣設備位置、出線方式、地下水位高低及工藝設備布置等現場情況決定。主廠房內一般如下。①凡引至集控室的控制電纜宜架空敷設。②6kV電纜宜用隧道或排管敷設,地下水位較高處可架空或用排管敷設。③380V電纜當兩端設備落差在零米時,宜用隧道、溝或排管敷設;當一端設備在上,另一端設備在下時,可部分架空敷設;當地下水位較高時,宜架空電纜。從隧道、溝及托架引至電動機或啟動設備的電纜,一般敷設于黑鐵管或塑料管申。每管一般敷一根電力電纜,部分零星設備的小截面電纜允許沿墻用夾頭固定。跨越公路、鐵路等處的電纜可穿于排管或鋼管內。至水源地及灰漿泵房的少量電纜允許直埋(但土壤中有酸、堿物或地中電流時,不宜直埋電纜),電纜數量較多時可用溝或隧道。用架空線供電的井群,其控制、通信電纜可與架空線同桿架設[3]。
(2)電力電纜線路路徑選擇
電力電纜線路要根據供電的需要,保證安全運行,便于維修,并充分考慮地面環境、土壤資料和地下各種道路設施的情況,以節約開支,便于施工等綜合因素,確定一條經濟合理的線路走向。具體要求如下。①節省投資,盡量選擇zui短距離的路徑。②要結合遠景規劃選擇電纜路徑,盡量避開規劃需要施工的地方。③電纜路徑盡量減少穿越各種管道、鐵路和其他電力電纜的次數。在建筑物內,要盡量減少穿越墻壁和樓房地板的次數。④為了保證電纜的安全運行不受環境因素的損害,不能讓電纜受到外機械力、化學腐蝕、振動、地熱等影響。⑤道路的一側設有排水溝、煤氣管、主送水管、弱電線路等時,電力電纜應敷設在道路的另一側。電纜路徑勘測確定后,須經當地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以下處所不能選擇電纜路徑。①有溝渠、巖石、低洼存水的地方。②有化學腐蝕性物質的土壤地帶及有地中電流的地帶。③地下設施復雜的地方(如有熱力管、水管、煤氣管等)。④存放或制造易燃、易爆、化學腐蝕性物質等危險物品處所。
2.2電纜敷設要求及展放方式
①直埋敷設的電纜應避開規劃中建筑上層需要挖掘的地方,使電纜不致受損壞及腐蝕。直埋電纜必須采用鎧裝和防腐保護。在平面設計時,盡可能選擇短而直的路徑。電纜直線長度在30m以內時,穿保護管的內徑不小于電纜外徑的2倍。如果中間有一個彎,則為2.5倍直徑。有2個彎時或直線長度在30m以上時管徑不小于3倍直徑。電纜如直埋敷設,要注意土壤條件,一般建筑物下電纜的埋設深度不小于 0.3m,較松軟的或周邊環境較復雜的,如耕地、建筑施工工地或道路等,要有一定的埋設深度(0.7~1m),以防直埋電纜受到意外損害,必要時應豎立明顯的標志。②采用混凝土管塊或排管敷設時應設置人孔,電纜在分支、拐彎、集水井及地區高差較大的地方也應設置人孔井。人孔井的距離不大于50m。盡量避開和減少穿越地下管道(含熱管道、上下水管道、煤氣管道)、公路、鐵路和通信電纜。③對電纜敷設方式的選擇,一般要從節省投資、施工方便及安全運行三個方面考慮。電纜直埋敷設施工zui方便、造價zui低、散熱較好,應優先選用。④在確定電纜構筑物時,應該結合擴建規劃,預留備用支架及孔眼[4]。
一級負荷供電的雙路電源電纜應盡量不敷設在同一溝內,否則應該加大電纜之間的距離。電纜在室外明設時,不宜設計在陽光暴曬的地方。單芯電纜通交流電時,不得穿鋼管敷設,也不應該用普通的鎧裝電纜,應采用非金屬管敷設,用非磁性材料進行鎧裝。單芯電纜在敷設時應滿足下面要求:要使并聯電纜間的電流分布均勻;接觸電纜的外皮時,應沒有危險;不得使附近的金屬部件發熱。室外電纜溝在進入廠房時,入口處應該設防火隔墻。電纜溝的蓋板采用鋼筋混凝土板,兩人能抬得動,不宜超過50kg。室內要用鋼板蓋板。電纜溝應采用分段排水,每隔50m左右設集水井。電纜溝底的坡度不小于0.5%。室內電纜敷設線路平面設計應把高壓電纜與低壓電纜分開,并列間距不小于150mm,電壓相同的電纜凈間距不小于35mm,在電纜托盤內則不受此限。非鎧裝電纜水平敷設時,距離地面高度不小于2.5m。垂直敷設高度在1.8m以下時,應有防機械損傷的措施。但是明敷設在電纜房間時,不受此限。直埋電纜施工時應剝去麻層。無鎧裝的電纜在引出地面上1.8m的高度應穿金屬管保護,以防機械損傷。室外電纜溝的蓋板應高出地面100mm。如果影響地面的排水,則應采用有覆蓋層的電纜溝,可以低于地面300mm。室內電纜敷設凡是穿過樓板或墻體時,應有局部穿管保護。電纜的中間頭要求設置在電纜井內,電纜頭盒的周圍要有防止事故引起火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