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色澤差異對于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種子的發芽情況受到種子的遺傳性能、種植、管理、收獲、打碾、清選、晾曬、貯存等方面的影響,其中種子的貯藏可以借助低溫種子標準樣品庫進行存儲,能夠大大的降低種子在存儲過程中發芽率受到大幅度的影響、在其他方面則是要通過相應的要求來進行規定,為了能夠保證種子的發芽率,在種子發芽試驗過程中,可以借助種子發芽室來進行為植物發芽過程中創造的發芽環境,同時除了以上的因素外,種子表皮的色澤也是影響種子發芽率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種子是牧草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和遺傳資源的載體。牧草的產量以及品質則是直接影響到畜牧業的發展,因而選用牧草的種子為實驗對象,選用多種色澤的豌豆種子為實驗對象,進行種子發芽試驗的測定分析。
測定的44份資源中,23份為黃色、綠色、黃綠或乳白色種皮的種子, 2份不能萌發,14份發芽率在50%以上,平均發芽率為60%,不能萌發的種子腐爛,硬實率極低(3%以下);21份為褐色、紅褐、麻皮或紅黑種皮的種子,均能發芽且發芽率均在50%以上,90%的種子發芽率在80%以上,平均發芽率為88%,不能萌發的種子不腐爛,硬實。說明種子色澤對種子的發芽率存在較大的影響,色澤深的種子發芽率要明顯高于色澤較淺的種子發芽率,種子壽命相對也較短。這種差異可能是種被結構和種子的化學成分,種被結構疏松、顏色淺、脂肪含量高的種子,壽命較短,反之則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