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的種子發芽試驗操作步驟分析
種子發芽率是種子質量的四項必檢指標之一。正確及時測定種子發芽率對種子分級、種子收購調運、種子貯藏加工、防止發芽力低的種子下田、確定合理的播種量等具有重要意義。準確的操作種子發芽試驗是保證種子準確數據的一個重要標準,種子發芽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到人工氣候室、真空數種置床儀、發芽盒等,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制備發芽床:大粒種子選砂床或紙間,中、小粒種子選用紙床、砂床均可。鑒定感病樣品以及為特定研究目的可采用土壤床。
(1)作為紙床用的發芽紙、濾紙或吸水紙等,應具有一定的強度、質地好、吸水性強、保水性好、無毒無菌、清潔干凈,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學物質,pH值為6.0~7.5。
(2)砂床一般用無化學污染的細砂或清水砂為材料,使用前過篩(0.80mm和0.05mm孔徑的土壤篩),洗滌后放入搪瓷盤內,攤薄,在120~140℃高溫下烘3h以上。
2.數取試驗樣品:從經過充分混合的凈種子中,用數種設備或手工隨機數取400粒。通常以100粒為1次重復,大粒種子或帶原菌的種子,可以再分為50粒、甚至25粒為一副重復。
3.置床 :在種子置床前要檢查各重復間發芽床的含水量是否適宜、一致,以保證發芽整齊。種子置床時,各粒種子之間留有一定的距離,以保證幼苗的生長空間和減少霉菌的傳染。水稻種子:在方形發芽盒內放入兩層浸濕的吸水紙,鋪平,加水至吸水紙飽和。將水稻種子均勻擺在吸水紙上,每盒100粒種子,4次重復。
4.貼(寫)標簽:在發芽盒底盒的側面貼上標簽(紙卷可直接用鉛筆寫在發芽紙的上端中間位置),寫明樣品號碼、品種名稱、置床日期、重復次數等,并登記在發芽試驗記載簿上。
5.入箱培養:根據作物要求把種子發芽室調至所需溫度,將置床的發芽盒(皿)放在箱內支架上。發芽盒(皿)蓋好蓋子。幼苗培養室內濕度保持在70%~80%。將種子放入種子發芽室,根據不同的種子對環境需求不一樣進行設定種子的發芽環境。
6.檢查管理:在發芽試驗期間,每天檢查發芽箱內的溫度和發芽床的水分。同時,注意通氣和種子發霉情況。使用玻璃培養皿作發芽容器的,注意加蓋后的通氣情況,特別是大粒種子發芽應當經常揭開蓋子充分換氣。
7.觀察記載:在發芽試驗過程中,按計算發芽勢(初次計數)、發芽率(末次計數)的規定日期各觀察記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