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兔年春來早 虹潤再奮進
閱讀:555 發布時間:2023-1-28新春伊始,《海峽通訊》隆重推出專題報道,講述近幾年,虹潤人迎難而上,創新突破,走出數顯智能儀表國產化成功之路的故事…
虹潤公司全自動貼片機生產線,大幅度提高生產線自動化水平。
它就是福建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虹潤),一家專業為中國工業裝備提供智能化儀表的高科技企業。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3年,要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筆者近日探訪這家民營企業,感受它如何勇于擔當,大膽作為,依靠自主創新,突破技術壟斷,為我國制造業體系自主可控提供助力。
集成電路是儀表的核心。雖然中國是的集成電路消費市場,但集成電路領域的自給率較低,部分核心芯片產品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占有率幾乎為零。
讓虹潤意識到被“卡脖子",時間可追溯到2016年。當年,境外的一家芯片生產商突然把向虹潤供貨的A/D轉換芯片的價格提高了數倍。這款芯片,可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是儀表集成電路里的核心器件。
芯片供應商利用技術優勢單方面漲價,不僅讓虹潤感受到了企業發展的危機,也感受國家制造業面臨的危機。
“我們每年為中國制造業提供70萬臺高性能的智能化儀表,如果因為被卡脖子供不了貨,對國家制造業來說是個很大損失。"虹潤董事長林善平說。
供需的嚴重不匹配,凸顯了我國加速國產芯片的進口替代、實現集成電路自主可控的重大戰略意義。
然而,換芯片并非易事。
林善平說:“用國產芯片替代進口,我們不僅要想辦法設計新電路、反復測試,還要說服客戶接受新的產品。我們有十系列上千個品種,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道阻且長,但那一年,林善平還是毅然決定:一邊囤進口原材料,一邊逐步進行國產替代。他想:“不提前做好兩手準備,等芯片進口出現大規模斷供,可能想換都來不及了。"
果然,2020年初,在我國芯片進口遭遇時,國內許多儀表企業面臨“斷炊"“停產",一些沒有做好準備的企業破產了。
“好在我們早就預見到會有這么一天。"林善平說,“危機來臨,我們抓緊時間進行生產線適用國產芯片改造,大規模換用國產芯片和電子元器件,順利實現了重要原材料、零部件的國產替代,虹潤不僅轉危為安,還增加了生產和銷售,擴大了市場。"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兩年多來,在疫情影響和芯片斷供壓力下,虹潤公司通過新研發4個系列30個新產品,進一步擴大了產能。
“我國芯片進口遭遇封的這3年,反而是我們發展好的時期,銷售額實現了逐年遞增,2020年增長17%,2021年增長27%,2022年也有約10%的增長。"林善平說。
虹潤還強化信息技術,建設公司內外信息集成共享平臺和各項管理協調系統,實現研發、制造、市場連接,公司、員工、客戶連通。通過信息化,標準化被貫通到各方面各環節。
“正是靠著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我們才實現國產化替代的順利推進。"林善平說。
目前,虹潤針對公司十系列產品中的五大主導系列產品,均開發了兩個以上的備份硬件電路,進行國產替代。
如今,虹潤一方面保產保供,超前儲備芯片等原材料;另一方面,加快國產芯片替代攻關,確保重要元器件不因國外出現斷供。
2022年上半年,虹潤銷售額同比增長15%。企業生產的傳感、變送、顯示、控制、運算、分析、記錄、通信等儀表產品,廣泛運用于核電、高鐵、船舶、石油石化、裝備制造等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