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聯系方式
技術文章
沖壓知識問答(二)
點擊次數:248 發布時間:2013-7-17
16刃口尺寸的計算依據與原則?
答;1.落料件尺寸由凹模尺寸決定,沖孔件尺寸由凸模尺寸決定。2.落料時,應先確定凹模尺寸,其大小應取接近或等于落料件的zui小極限尺寸;沖孔時,應先確定凸模尺寸,其大小應取接近或等于沖孔件的zui大極限尺寸。3.落料時以凹模刃口尺寸為設計基準,凸模刃口尺寸等于凹模刃口尺寸減去zui小合理間隙值;沖孔時以凸模刃口尺寸為設計基準,凹模刃口尺寸等于凸模刃口尺寸加上zui小合理間隙值。3.沖壓件的尺寸公差和凸凹模制造公差按入體原則標注單向公差。
(17)單配加工法的計算一個凸模或凹模同時存在三類不同性質的尺寸:*類:凸模或凹模在磨損后會增大的尺寸。*類尺寸=(沖裁件上該尺寸的zui大極限尺寸—x△)相當于落料凹模尺寸。第二類:凸模或凹模在磨損后會減小的尺寸。第二類=(沖裁件上該尺寸的zui小極限尺寸+x△)相當于沖孔凸模尺寸。第三類:凸模或凹模在磨損后基本不變的尺寸。第三類=沖裁件上該尺寸的中間尺寸±(1/8)△。
(18)降低沖裁力的方法或措施?
答:紅沖(加熱沖裁)加熱到溫度900℃;采用斜刃口沖裁;階梯凸模的方式(采用階梯沖裁的優點:降低沖裁力,減少振動,在沖裁過程中可以避免折斷。缺點:刃口修模困難)
(19)確定沖裁壓力中心的目的是什么?
答:保證工作時,模具受力平衡,延長磨具壽命,保護壓力機不受損壞。
(20)選擇合理搭邊值的原則?搭邊的作用?合理搭邊選擇的依據?
答:原則:搭邊的zui小寬度大于塑性變形區的寬度,一般可取等于板料的厚度。
作用:保證沖裁件質量,保證模具較長壽命,保證自動送料時不被拉彎拉裂條件下允許的zui小值。
依據:決定于材料厚度,6材料種類,沖裁件的大小,沖裁件的輪廓形狀。
(21)沖裁件的工藝性包括哪幾個方面?影響沖裁件工藝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工藝性:沖裁件的形狀;沖裁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影響因素:1.沖裁件的形狀盡量簡單,是由規則幾何形狀或由圓弧與直線構成。
2.沖裁件的內外形轉角處應避免尖角
3.沖裁件的凸出懸壁和凹槽寬度不宜過小
4.沖裁件孔與孔之間,孔與邊緣之間的距離不應過小。
5.沖孔時,孔徑不宜過小。
6.在彎曲件或拉深件上沖孔時,其孔壁與工件直壁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7.在工件上沖制矩形孔時,若無電加工設備,則其兩端宜用圓弧連接,一邊加工凹模。
(22)連續模的特點?
答:1.難度大
2.操作安全簡單
3.模具壽命長
4.產品質量高
5.產品成本低
6.制造和設計難度大。
(23)復合模的特點?
答:1.復合模具中沖制的沖裁件的內孔與邊緣或同時完成的幾個輪廓的相對位置精度較高。
2.復合模對條料的送進定位精度要求較低
3.復合膜具結構緊湊,輪廓尺寸相對減小,其中凸凹模既是落料凸模又是是、沖孔和拉深凹模
4.復合膜具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的工序,生產率較高5.模具結構較復雜,加工和裝配精度高,成本高
6.當壁厚太小時,不能使用符合模具。
(24)試比較符合模具與單工序模具和連續模具的特點?
答:1.與單工序模相比,復合模具沖制的沖裁件的內孔與外緣或同時完成的幾個輪廓的相對位置精度較高。
2.與連續模相比,復合模對條料的送進定位精度要求較低。
3.復合模具結構緊湊,輪廓尺寸相對較小
4.復合模具同時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的工序,生產效率高
5.模具結構復雜,加工和裝配年精度要求高,成本高。
6.壁厚太小時,不能使用復合模具。
(25)常見的凸模結構不形式有哪幾種?常用什么方法固定?
答:標準圓凸模 凸緣式凸模 直通式凸模
固定方法:臺肩固定方法 鉚接固定方法 低熔點合金固定方法
(26)凸模保護套的作用?
答:凸緣保護套分為兩種:全長保護套 局部保護套
全長保護套的作用:對細長小凸模進行全長保護,增加其剛度和強度;對細長小凸模導向作用。
局部保護套的作用:局部保護階梯小凸模,增加其剛度和強度;對沖孔凸模起導向作用。
(27)模架分為哪幾種?導向裝置分為哪幾種?模柄分為哪幾種?
答:模架:中間導柱模架后側導柱模架 對角導柱 模架 四導柱模架
導向裝置:導板式導向裝置 導柱導套式導向裝置
模柄:旋入式 壓入式 凸緣模柄 浮動模柄 通用模柄 槽形模柄
(28)設計鑲拼結構的一般原則?
答:鑲拼結構分為兩種:鑲接和拼接
1.凹模的尖角部分可能由于應力集中而開裂,因而應在刃口的尖角處拼接,拼塊的角度≥90℃2.如工件有對稱線,應按對稱線鑲拼;對于外形為圓形的凸模,應盡量按徑向分割3.若凹模型孔的孔距精度要求較高時,可用鑲拼結構4。刃口凸出或凹進的部分易磨損,應單獨做成一塊拼塊;圓弧部分盡量單獨分塊5.凸模與凹模的拼接線應至少錯開3~5mm,以免沖裁件產生毛刺。
(29)彎曲變形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彎曲的基本方式有哪幾種?其工作原理?
答:基本方法:壓彎 折彎 滾彎 拉彎
基本方法:自由彎曲 校正彎曲
工作原理:自由彎曲:如果在板料和凸凹模*貼緊后凸模立即回升。
校正彎曲:如果在板料和凸凹模*貼緊后,凸模繼續下行一段很小的距離。
(30)回彈對工件的影響?
答:使工件彎曲模凸模的圓角和半徑不一致,致使彎曲件精度降低。
(31)影響回彈的因素有哪些?
答:1.材料的機械性能:回彈量的大小與材料的屈服極限,強度極限成
正比,與材料的彈性模量成反比。
2.相對彎曲半徑:相對彎曲半徑越小,彎曲變形區的變形程度越大,回彈也越小。
3.彎曲中心角:彎曲中心角越大,回彈角越大,而彎曲半徑的回彈量影響不大
4.彎曲方式:校正彎曲比自由彎曲回彈小
5.彎曲件形狀:當彎曲件形狀復雜,一次彎曲成形的部位多,回彈量小。
6.模具尺寸和間隙:彎曲V性件時,增大凹模V形工作面開口尺寸能夠減小回彈,彎曲U形件時,減小凸凹模間隙可以減小回彈。
(32)減小和控制回彈的措施?
答:1.彎曲件設計:選用彈性模量大,屈服極限低的材料,盡可能采用較小的圓角半徑,在彎曲變形區壓制加強筋或邊翼。
2.彎曲工:在彎曲前對毛坯進行熱處理,用校正彎曲代替自由彎曲,對于相對彎曲半徑很大的彎曲件,采用拉彎工藝。
3.彎曲模具結構設計:修正或調整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形狀和尺寸,對于軟材料的彎曲,可在凸模或凹模作出適當的斜度,彎曲件材料厚度t≥0.8mm,加大彎曲變形區的壓應力,在制件內留有壓痕,
4.軟模彎曲。
(33)試分析影響zui小彎曲半徑的因素?
答:1.材料的機械性能:塑性好,塑性變形越大,所允許的zui小彎曲半徑越小。
2.板料的彎曲方向:彎曲線方向與板料的纖維方向,是垂直,zui不好的是平行。
3.板料寬度大小:窄板比寬板的zui小彎曲半徑可以小些
4.彎曲中心角:彎曲中心角小,zui小彎曲半徑也小。
5.板料表面質量和斷面質量好,則zui小彎曲半徑也小
6.薄板比厚板的zui小彎曲半徑可以小些。
(34)當工件的相對彎曲半徑小于材料的zui小彎曲半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1.將工件毛坯預先安排退火或正火等熱處理工序或采用加熱彎曲工藝。2.對于沖裁或剪切加工的毛坯,應將留有毛刺的一面放置于彎曲變形區的內層。3.如果彎曲件的相對彎曲半徑較小,在進行彎曲展開毛坯沖裁的排樣時,應盡可能使彎曲線與材料纖維方向垂直。4.彎曲件的相對彎曲半徑小于材料的zui小彎曲半徑時,通過整形使其滿足圖紙要求。
(35)彎曲工序安排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1.簡單形狀的彎曲件,只需一次彎曲成形。2.尺寸特別小的彎曲件,應盡可能用復雜彎曲模一次彎曲成形。3.大批量生產的中,型彎曲件,盡可能用級進模4.在能夠保證彎曲件彎曲成形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彎曲工序數量5.每次彎曲成形的部位不宜過多6.多次彎曲時,彎曲工序順序安排的原則為:先彎外角,后彎內角。
沖壓知識問答未完待續,歡迎繼續關注碩爾資訊新聞中心,如有精密沖床相關需求歡迎直接咨詢在線客服或我司全國統一:4006-22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