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迎來投資熱潮
閱讀:152發布時間:2011-2-23
據《*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規定,“裝備制造業”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這是裝備制造業“受寵”的信號,從而引發了市場對裝備制造業的投資熱情。
做大之后要做強
可以說,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體系非常完善。只要是裝備,在我國均可以找到生產企業,這在國外是沒有的。根據2009年的統計數據,我國裝備制造業規模總量已經達到2.2萬億美元,而美國和日本兩國制造業總量分別為1.5萬億美元和1.23萬億美元。產業規模位居世界*。
但是,“做大”的同時,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大部分還停留在產業鏈的低端,以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前端研發設計與后端的銷售環節都受制于人,存在過度依賴投資增長、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基礎配套能力滯后等問題。目前我國裝備自給率雖達到了85%,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裝備仍主要依賴進口。
比如電力設備是我國裝備自主創新成就zui突出的領域,我們的常規火電設備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核電和燃氣發電設備的儀控系統仍部分依賴進口。
我國機床行業在2009年產值已經躍居世界*,但仍是世界機床進口*大國,數控機床主要依賴進口。雖擁有比較完善的產業鏈,但發展中數控機床所需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主要來自境外。華中數控、廣州數控、沈陽高精、大連光洋、航天數控等一批數控系統骨干企業雖然具備了一定基礎,普及型數控系統實現了批量生產,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中數控系統方面,仍無法與日本FANUC和德國SIEMENS相提并論,無法撼動這些海外品牌的壟斷地位。沈機集團的機床銷售額已躋身世界*位,但其在數控系統的價格談判中沒有發言權,核心問題就在于我國缺乏數控系統。
智能化是大方向
裝備制造業涵蓋的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其應用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等。這些產業都具有技術密集、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裝備制造業的部分,都屬于新興產業。
在裝備制造的各領域中,智能制造裝備尚屬比較新的概念,也是備受關注的領域。所謂智能制造裝備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裝備發展主要內容包括:重點推進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例如,在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領域,要針對生物、節能環保、石油化工等產業發展需要,重點發展智能化壓力、流量、物位、成分、材料、力學性能等精密儀器儀表和科學儀器及環境、安全和國防特種檢測儀器。在關鍵*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領域,要重點發展高參數、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軸承、液壓/氣動/密封元件、齒輪傳動裝置及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等。
在智能裝備領域,要重點發展新一代大型電力和電網裝備,機器人產業,全斷面掘進機、快速集成柔性施工裝備等智能化大型施工機械,以及大型*智能化農業機械等。
此外,還要以大飛機、支線飛機及通用飛機為應用對象,采用飛機制造、機床制造和材料生產企業相結合,重點發展復合材料制備裝備、自動輔帶/輔絲設備、構件加工機床、超聲加工/高壓水切割設備等。
要避免重復投資
當然,發展裝備制造業也面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裝備制造業投資大、周期長,往往需要系統性的整體協作,因此各個國家在重大裝備業的發展中往往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推動和扶持。隨著裝備制造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期待更為細化的扶持政策出臺成為業內共同呼聲。
還有專家指出,在鼓勵裝備業向進軍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走入誤區。過去,在搞裝備業的過程中,一些地方和企業過度依賴資源和資金的大規模投入這種粗放發展方式,導致一般產品產能過剩,形成某些領域的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秩序、嚴重阻礙產品發展。由于要素大量投入,也導致了區域結構趨同化,盲目追求GDP和地方財政增長,加劇區域內重復投資和產能過剩現象,甚至加劇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此,專家強調,發展裝備業一定要求精求實求穩。
此外,專家認為,發展裝備業要著力培育產業集群。我國裝備制造行業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不多,圍繞大型骨干企業的產業集群尚未形成,地區同構化,大而全、小而全生產方式依然存在,不僅橫向面臨嚴重的同業競爭,而且縱向更面臨產業鏈不健全,上下游企業得不到有效協調的問題。
有專家還指出,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我國裝備制造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創新體系構成是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產業化,這一構造表明基礎共性技術是*的,我國科研院所體制改革使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發削弱甚至缺位,已產生明顯的不利于整體創新的影響。目前,利用轉制研究院所重建基礎與共性技術研究的公共服務平臺已刻不容緩,否則會影響到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整個戰略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