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某礦三水平北部區30層綜采工作面無線電波透視探測
探測目的:探測兩巷揭露的斷層在工作面內延展范圍以及工作面內隱伏構造發育情況。
現場地質編錄:兩巷均為錨網支護,部分巷道底板有積水,數據采集完整。
探測施工方案:在上巷布置8個發射點,每個發射點接收15個實測場強值;在下巷布置8個發射點,每個發射點接收15個實測場強值。發射點間距為50m,接收點間距10m。

SIRT反演吸收系數成像平面圖
異常位置推斷圖
探測解釋構造異常區特征分析
序號 | 異常特征說明 |
異常位置 | 具體說明 |
1#異常區 | 上巷切眼后退50-60m,下巷后退90-130m處 | 此異常與FB斷層相吻合,斷層貫穿工作面,落差半個煤厚左右。 |
2#異常區 | 上巷切眼后退100-110m,下巷后退140-190m處 | 此異常與FC斷層相吻合,斷層貫穿工作面,落差大于半個煤厚。 |
3#異常區 | 21號點(上巷)附近,即切眼后退170m左右 | 此異常推斷是上巷切眼退后210m處已揭露的斷層向工作面延展所致,斷層可能延展到FB斷層,落差在15m左右,落差小于1/3煤厚。 |
4#異常區 | 27號點(下巷)附近,即切眼后退180-210m左右 | 此異常推斷是下巷切眼退后270m處已揭露的斷層向工作面延展所致,斷層可能延展到FC斷層,落差在0.8左右,落差小于1/3煤厚。 |
5#異常區 | 24-32號點之間,即切眼退后240-320m左右 | 此異常推斷是受貫穿兩巷的聯絡巷和探巷的影響所致,但不能排除有斷層影響,因此應注意和其它資料綜合分析,同時注意在回采過程中的二次解析。 |
回采揭露驗證:經回采揭露驗證,無線電波透視異常解釋結果與實際揭露情況相一致。
■ 山東某礦1309工作面無線電波透視探測
探測目的:探查1309工作面內地質構造賦存情況,工作面內落差大于1/2煤厚隱伏斷層賦存情況,煤層變薄區域分布情況。
現場地質編錄:回風巷沒有停電,運輸巷有部分積水不能正常通過,致使接收數據有部分缺失。
探測施工方案:在回風巷布置20個發射點,每個發射點接收11個實測場強值;在運輸巷布置21個發射點,每個發射點接收11個實測場強值。發射點間距為50m,接收點間距10m。

射線分布圖
探測成果解析:
1號異常區位于回風巷,為斷層影響區,位于聯絡巷附近,對回采影響較大;
2號異常區位于回風巷,為斷層影響區,對回采影響較小;
3號異常區位于運輸巷,為煤層變薄影響區,對回采有一定影響;
4號異常區位于運輸巷,為斷層影響區,對回采影響較大;
5號異常區位于回風巷,為斷層影響區,對回采影響較小。

回采揭露驗證:經過回采揭露驗證,無線電波透視異常解釋結果與實際揭露地質情況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