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氨法煙氣脫硫廢水蒸發結晶器裝置 ●用途:氨法煙氣脫硫硫酸銨母液蒸發結晶
●主要技術指標:
1﹑蒸發水量:500~80000公斤/小時;
2﹑硫酸銨產量:50~30000公斤/小時;
3﹑蒸氣壓力:0.6~1.0Mpa(飽和);
4、蒸發效率:0.23~0.28公斤汽/ 公斤水;

蒸發器主要材料:超級雙相不銹鋼、316L不銹鋼
● 主要設備:
蒸發器、結晶器、分離器、冷凝器、稠厚器、過濾機、干燥機、包裝機。
1﹑蒸發結晶系統交鑰匙工程;
2﹑蒸發結晶工程設計;
3、蒸發結晶設備加工。
4﹑蒸發結晶工程安裝、調試。
5、蒸發結晶系統
改變溫度或溶劑的量,使溶液中的溶質以晶體狀態析出的過程,被稱為結晶。結晶操作不僅能夠從溶液中得到固體溶質,而且能夠實現溶質與雜質的分離,借以提高產品的純度,結晶一般分為蒸發結晶和冷卻結晶兩種,前者通過蒸發溶劑而得到溶質晶體,它適用于溫度對溶解度影響不大的物質,沿海地區“曬鹽”就是利用的這種方法。后者通過冷卻熱飽和溶液方法得到溶質晶體,它適用于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加比較大的物質,如北方地區的鹽湖,夏天溫度高,湖面上無晶體出現,每到冬季,氣溫降低,石堿(Na2CO3·10H2O)、(Na2SO4·10H2O)等物質就從鹽湖里析出。
(1)蒸發結晶是指溶液通過溶劑的散失(即蒸發),使得溶液達到飽和狀態,進一步失去水分,繼而達到過飽和狀態。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或溶劑)溶解溶質的質量是有限的,多余的溶質就會隨溶劑的減少而析出,即結晶。蒸發結晶一般在下列兩種情況下使用。
對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對熱穩定的溶質形成的溶液,通過加熱的方式蒸發其水分,當出現大量晶體,只有少量水存在時,就可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水蒸發,后得到溶質晶體。如:蒸發氯化鈉溶液,就可得到氯化鈉晶體。蒸發結晶后能直接得到溶質晶體,此操作無需過濾操作,但大量的水分至少需要加熱到100 ℃才能汽化,因此該過程需要消耗較多的能源。
從含有兩種以上溶質的混合溶液中提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溶質,一般也是用蒸發結晶。如從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混合溶液(含少量硝酸鉀)中提取氯化鈉的操作是蒸發結晶、趁熱過濾(指將溫度較高的固液混合物直接使用常規過濾操作進行過濾)。具體操作:將溶液蒸發,當出現大量晶體時停止加熱,趁熱過濾,就可得到氯化鈉晶體,濾液為含氯化鈉、硝酸鉀的溶液。在蒸發過程中,溶劑減少有助于降低氯化鈉的溶解損耗,大量氯化鈉將結晶析出;相反,溫度升高會溶解更多的硝酸鉀,對于少量硝酸鉀雜質而言,避免了因水分減少導致硝酸鉀和氯化鈉一起析出,保證了析出氯化鈉的純度。在此種情況下,不能將水分蒸發除去(這樣的話,硝酸鉀必然還是混在其中),停止加熱時仍含有大量水分,因此就必須通過過濾將晶體和母液分離,這是與前一類蒸發結晶的顯著不同點;如果降低至常溫再過濾,硝酸鉀會隨溫度下降而重新析出,所以必須立即過濾,也就是趁熱過濾,這是用蒸發結晶提純物質的又。
二手氨法煙氣脫硫廢水蒸發結晶器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