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產業作為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環保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推動產業向前發展的核心力量。本欄目將聚焦生態環保產業的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傳推廣科技創新成果,及時發布環境技術進步獎項,全面介紹行業內的實用技術裝備和示范工程,引導行業持續創新,加快數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賦能,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生態環境保護實用裝備
2023-Z-20
申報單位
浙江浙大鳴泉科技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
浙江省環保產業協會
一、技術簡介
適用范圍
中、高精度系列產品可用于環境空氣中的溫室氣體監測,主要應用場景如區域環境空氣監測、城市空氣質量檢測、園區廠界檢測等;低精度系統可用于連續排放煙氣中溫室氣體監測,主要應用場景如石油煉化、鋼鐵冶金、火電廠、水泥廠、垃圾焚燒、天然煤炭氣開采等煙氣排放監測。
技術原理
CO2在線監測系統采用NDIR紅外光譜分析計算溫室氣體濃度,該系統由采樣系統、預處理系統、氣路控制和校準系統、高精度分析系統、數據處理系統等部分組成,可實現CO2濃度在線監測,并通過數據傳輸系統傳輸至后端管理平臺。系統核心原理為利用吸收光譜的強度反演溫室氣體濃度,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國產化率高等優點。
工藝路線
(1)采樣系統主要由大氣采樣探頭、大氣采樣管、抽氣泵等組成,其主要作用實現氣體的穩定采樣,并預防大顆粒物和液態水的進入;
(2)預處理系統主要包括顆粒物過濾、水汽處理、溫度和壓力的平衡設計,其主要作用去除大量的水汽成分,減少后級對水汽處理的難度,并減少空氣中顆粒物對光學分析系統的污染,確保光學系統長期運行的可靠性;
(3)氣路控制和校準系統主要包括校準物質、氣路流量控制、氣路切換等單元,保證氣體的進氣流量恒定,依據國家標準實現儀器測量過程中定期自動校準,保證實時測量的準確性;
(4)高精度分析儀器主要包括NDIR核心測量平臺、溫控和流控單元、數據分析和校準、人機交互顯示和通信等模塊,主要作用實現對CO2氣體的精準測量;
(5)數據分析和處理系統主要包括測量數據的分析,扣除由于光合作用、人為等影響造成的異常無效數據,并實時將數據上傳至監管部門平臺,確保測量數據的有效性。
裝備性能參數及執行標準
1. 技術指標
a) 溫室氣體測量精度:0.05 ppm;
b) 24小時漂移:0.1 ppm;
c) 測量范圍:0-1000 ppm;
d) 測量可重復性:±0.05 ppm;
e) 響應時間T10-T90:5 s;
f) 測量間隔:<5 s。
2. 執行標準
Q/ZDM 24-2023《環境空氣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系統》
應用效果
該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系統已初步取得銷售收入,成功應用于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浙江省碳監測能力建設項目”中。該系統已經連續運行一年以上,具有可靠的兼容性、安全性,能夠實時監測和遠程監控環境空氣中CO2濃度,進而研究其濃度變化的有效輻射強迫及對氣候的影響,為溫室氣體減排政策制定和技術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研發背景
在“雙碳”背景下,準確開展大氣CO2等溫室氣體監測,可以為“雙碳”目標效果評估提供直接的科學依據,是“雙碳”實施路徑中的重要步驟。在“30·60”目標下,碳監測儀器市場需求預計超過120億元。目前在溫室氣體高精度監測技術方面,以美國Picarro為代表的氣體分析儀器公司占據了絕對市場份額。我國的溫室氣體高端分析儀器在性能上,尤其是在測量精度、環境適應性和長期穩定性等技術指標方面,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難以滿足未來一段時間的溫室監測發展需求。
目前國際上主流的溫室氣體監測方法主要有:非色散紅外法(NDIR)、氣相色譜法(GC)、光腔衰蕩光譜法(CRDS)和離軸積分腔輸出光譜法(OA-ICOS)等。其中GC法、CRDS法具有色譜系統成熟度高,檢測精度高的優點,但存在檢測樣品時間長、系統復雜、維護量大、使用不方便且部分核心部件依賴進口的缺點;CRDS法和ICOS法存在靈敏度高、信噪比高、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但其核心技術需要攻關,且核心反射鏡要求反射率99.999%以上,目前全部以進口為主,國內還沒有成熟的產業化工藝。因此,根據目前國內材料、工藝等技術情況,以及當前高反鏡、激光器等關鍵核心模塊必須進口的現狀,存在“卡脖子”技術等問題,本項目選擇技術成熟、核心部件實現國產化的NDIR為技術方法,實現溫室氣體的在線監測。
技術/裝備特點
(1)高國產化率(95%以上):自研光學檢測平臺采用調制黑體光源、8通道檢測器,無運動部件,模塊可靠性強,壽命長。
(2)反應靈敏,測量準確,精確度高:全量程溫濕度補償和數據修正功能,確保溫室氣體監測系統在不同環境下的長期使用。
二、典型應用案例
案例名稱
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浙江省碳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城市溫室氣體高精度示范站建設”工程
案例簡介
2022年11月,我司MQ-AQMS2000環境空氣溫室氣體監測系統應用在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的“浙江省碳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城市溫室氣體高精度示范站建設”工程中。
該應用案例地址在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辦公樓17樓(60米左右),采樣桿總高度15米。采樣高度符合規范要求,周圍空氣流通無遮擋,采樣環境良好,符合監測系統要求。截至目前,該系統已連續穩定使用10個月,能準確可靠地測量和記錄杭州區域環境空氣中CO2氣體濃度,能準確可靠地測量和記錄杭州區域溫室氣體濃度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實時傳輸到云端,供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進行分析和決策。
達到的標準或性能要求
符合世界氣象組織(WMO)對北半球CO2濃度監測要求
業主單位
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投運時間
2022年11月22日
運行情況
本案例已連續運行一年以上,可以穩定有效地監測區域內溫室氣體濃度
三、技術申報單位聯系信息
單位名稱:浙江浙大鳴泉科技有限公司
單位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園四路2號2幢
聯系人:三先軍
原標題:環保新質生產力 |二氧化碳在線監測系統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ISO 14064-1《組織層面上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報告的規范及指南》和ISO 14064-2《項目層面上對溫室氣體減排或清除增加的量化、監測和報告的規范及指南》已獲批準,可以更有效地量化和管理溫室氣體排放。
- 2025-04-02 11:48:21
- 4284
-
《江西省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管理條例》將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江西省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管理條例》近日印發,適用于江西省內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管理及相關活動,將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2025-04-02 11:48:21
- 4129
-
海南水生態保護再添“標尺”,全國首個熱帶地區省級水生態監測技術規范正式發布
全國首個熱帶地區省級水生態監測技術規范——《水生態監測與評價技術規范》(DB46/T 664—2025)近日發布,將于2025年4月1日開始實施。- 2025-04-02 11:48:21
- 13722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