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封面新聞記者:2024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第二批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名單和全國生態質量監測樣地設置方案,能否介紹一下我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建設的階段性成效和下一步的工作考慮,謝謝。
蔣火華:謝謝您的提問。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這對加強生態質量監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長期以來,與相對完善的環境質量監測網絡相比,生態質量監測網絡的建設一直處在探索階段,是生態環境監測的一個短板弱項。“十四五”以來,我們印發《區域生態質量評價辦法(試行)》,制定實施《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推動我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建設按下“快進鍵”,已初步構建形成“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樣地”的生態質量監測網。
一方面,部門協同、合作共贏,建設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我們加強與中國科學院、相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合作,已經開展了兩批次遴選,建立起171個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目前正在開展第三批遴選,屆時預計全國生態質量綜合站的數量將會達到200個左右,將全面覆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生態保護監管重點區域、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公園等重點區域。綜合站在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與評價工作中發揮“控制性”作用,把美麗中國最美的地方全部“監控”起來,把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最好的區域守護起來。像內蒙古呼倫貝爾、黑龍江大興安嶺、福建武夷山、湖北神農架等等,這些大家熟知的美麗中國名片,都在我們第一批遴選名單里。
另一方面,央地聯動、上下協同,布設生態質量監測樣地。生態質量監測樣地是生態質量監測網絡的核心載體,承擔著類似地表水斷面、環境空氣監測點位的功能定位。我們與各地生態環境部門一道,采用網格法在全國共布設1.64萬個樣地,涵蓋森林、草地、濕地、荒漠、城鄉、農田、水體和海洋八大生態系統類型,基本實現縣級行政單元全覆蓋。生態質量監測樣地以生物多樣性為主要監測對象,是反映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的“晴雨表”。前段時間,我們的監測人員在四川省生態質量樣地監測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報春花屬植物——眉山報春。
下一步,我們將抓緊組織完成第三批綜合站申報與遴選工作,基本建成以200余個綜合站和1.64萬個監測樣地為核心的國家生態質量監測網絡,讓生態保護修復“看得見療效”,實現“在這里,看見美麗中國”。歡迎記者朋友到我們的綜合站采風。
謝謝。
原標題:我國初步構建形成“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樣地”的生態質量監測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