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的基石,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技術之一,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電子和醫療電子等領域。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傳感器自誕生以來,大致經歷了結構型、固體型、智能型三個階段,隨著各類技術的進步,前兩類傳感器逐漸無法滿足對數據采集、處理等流程的需求,融合了AI技術的智能傳感器開始受到關注。
作為數字時代的感知層,智能傳感器是集成傳感芯片、通信芯片、微處理器、軟件算法等于一體的系統級產品,緊密銜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已成為支撐萬物互聯的重要基礎產業。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發布一系列產業政策,不斷加大對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支持,智能傳感器行業同樣也受政策利好。
為培育壯大廣州市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產業,支持廣州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高地,助力廣東省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9月24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州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提出了八個方面35條措施,聚焦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發展。其中,在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方面:建立健全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支持廣州市增城區等區域發揮智能傳感器產線制造優勢,打造廣州市智能傳感器核心承載區。加強產業引培力度,強化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廣東省智能傳感器特色產業園。
目前,多個省市“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提及傳感器,要求推進物聯網傳感器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全面提升傳感器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加快智能傳感器的規模化應用。河南、吉林、浙江、上海等“十四五”規劃意見稿也提及傳感器。
智能傳感器目前已經廣泛運用于消費電子、汽車、工業、醫療、通信等各個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中國智能傳感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全球及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調查與行業前景預測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為1336.2億元,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96%。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551.2億元。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升級,催生了巨大的智能傳感器應用市場。但是,由于國內傳感器生產企業起步較晚,廠商規模小,品牌和技術還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導致應用于高端制造業的智能傳感器市場主要依賴于美國、日本、德國等國際廠商。
智能化時代浪潮下,智能傳感器作為與外界交互和信息感知的重要手段,被視為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與基礎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各領域。在多方驅動下,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正逐步完善,相信隨著核心技術不斷被攻克,智能傳感器市場也將持續擴張,從而推動各領域高質量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智能傳感器“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起草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智能傳感器“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現就相關文件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 2024-12-02 13:51:49
- 17645
-
資助總額最高1億元!深圳市智能傳感器“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實施細則征集意見
《細則》指出, “卡脖子”技術攻關方向應瞄準深圳市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面臨的關鍵短板,重點突破一批創新性強、應用效果好的技術、產品。- 2024-12-02 13:51:49
- 15945
-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加快推動廣州市智能傳感器、光芯片及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多次圍繞傳感器產業進行研究部署,支持廣州聚焦發展智能傳感器和成熟特色工藝,全力推進廣東傳感器產業發展。
- 2024-12-02 13:51:49
- 13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