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生態環境部現批準《固定污染源廢氣 硝酸霧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等4項標準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并予發布。以上標準自2025年5月1日起實施。
《固定污染源廢氣 硝酸霧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HJ 1361-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硝酸霧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2025年5月1日起實施。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硝酸霧的離子色譜法。
方法原理:
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的硝酸霧,經堿液浸漬的濾膜捕集,用水提取,提取液中的硝酸根經陰離子色譜柱交換分離,以電導檢測器檢測,根據保留時間定性,外標法定量。
本標準適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硝酸霧的測定,不適用于以NO2 計的硝酸霧測定。
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采樣體積為0.4m(3標準狀態),試樣體積為50mL,進樣體積為25µL時,方法檢出限為0.05mg/m3,測定下限為0.20mg/m3;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采樣體積為6m(3 標準狀態),試樣體積為50mL,進樣體積為25µL時,方法檢出限為0.004mg/m3,測定下限為0.016mg/m3。
《固定污染源廢氣 磷酸霧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HJ 1362-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磷酸霧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2025年5月1日起實施。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磷酸霧的離子色譜法。
方法原理:
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的磷酸霧分別經石英濾筒和石英濾膜捕集,用堿性浸提液提取,提取液中的磷酸根經陰離子色譜柱交換分離,以電導檢測器檢測,根據保留時間定性,外標法定量。
本標準適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磷酸霧的測定。
固定污染源有組織排放廢氣采樣體積為0.4m(3標準狀態),試樣體積為100mL,進樣體積為25μL時,方法檢出限為0.04mg/m3,測定下限為0.16mg/m3;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采樣體積為6m()3標準狀態),試樣體積為50mL,進樣體積為25μL 時,方法檢出限為0.005mg/m3,測定下限為 0.020mg/m3。
《水質 苯甲醚和甲基叔丁基醚的測定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HJ 1363-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水中苯甲醚和甲基叔丁基醚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2025年5月1日起實施。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水中苯甲醚和甲基叔丁基醚的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
方法原理:
樣品中的目標化合物經氦氣(或氮氣)吹掃后吸附于捕集管中,將捕集管加熱并以氦氣(或氮氣)反吹,被熱脫附出來的目標化合物經氣相色譜分離,質譜檢測。通過與目標化合物保留時間和特征離子豐度比定性,內標法定量。
本標準適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海水中苯甲醚和甲基叔丁基醚的測定。
取樣體積5mL 時,全掃描(Scan)模式下,苯甲醚的方法檢出限為0.4µg/L,測定下限為1.6µg/L,甲基叔丁基醚的方法檢出限為0.3µg/L,測定下限為1.2µg/L,詳見附錄A。
《水質 阿維菌素B1a和阿維菌素B1b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HJ 1364-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水中阿維菌素 B1a 和阿維菌素 B1b 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2025年5月1日起實施。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水中阿維菌素 B1a 和阿維菌素 B1b 的高效液相色譜法。
方法原理:
樣品中阿維菌素 B1a 和阿維菌素 B1b 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劑萃取,萃取液經凈化后濃縮至干,在 N?甲基咪唑存在下與三氟乙酸酐衍生化反應生成熒光物質,用高效液相色譜分離,熒光檢測器檢測。根據保留時間定性,外標法定量。
本標準適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海水中阿維菌素 B1a 和阿維菌素 B1b 的測定。
取樣體積100mL,進樣體積20μL 時,阿維菌素B1a和阿維菌素B1b的方法檢出限均為0.03μg/L,測定下限均為0.12μg/L。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新一批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名單發布 557家包括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等“新四類”開放單位304家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新一批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共557家。截至目前,全國環保設施開放單位總數為2512家,累計組織線上線下開放活動19萬次,接待參訪公眾超過2.4億人次。- 2024-11-26 12:06:59
- 14238
-
3月2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DeepSeek已經在我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不少地方生態環境監測部門得到初步應用。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數智化轉型方案》,這是推進監測數智化轉型的頂層設計,也標志著監測數智化轉型邁出實質性步伐。
- 2024-11-26 12:06:59
- 15879
-
3月2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擁有環境和大氣兩個系列共7顆在軌衛星,自2000年以來我國“綠線”已向西移動約300公里,這與我國生態保護修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高度契合的。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全面提升衛星遙感監測能力,進一步發揮好遙感技術的獨特優勢,積極探索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聯動應用。
- 2024-11-26 12:06:59
- 14013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