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大語言模型為重要基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迅猛發展,并走進人們的日常生產及生活。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需要龐大的計算算力及硬件資源,用來支撐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因此,圍繞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硬件需求分析及其資源環境影響評估成為國際可持續發展領域重要議題和前沿挑戰。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對于電子廢棄物的影響及其管理策略舉措,仍未得以研究。 
針對上述需求,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汪鵬、張凌宇、陳偉強等,聯合劍橋大學、瑞赫曼大學的科研人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電子廢棄物排放預測及管理策略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E-waste challenges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為題,在線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計算》(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上。
研究人員創新地開發了人工智能需求-算法-算力-硬件關聯的物質流核算方法,首次完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的情景預測及應對舉措識別,為人工智能全球可持續治理提供了新的維度及重要支撐。研究表明,在不同情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將會在2023-2030年產生120萬-5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并對生態環境及人群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同時,研究識別發現通過實施相關循環經濟戰略,可以減少16-86%的電子廢棄物產生。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揭榜掛帥項目的支持。論文在線發表之后,被中國新聞網、參考消息、華盛頓郵報、德國之聲、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等國內外幾十家媒體廣泛報道,并獲得聯合國電子廢棄物監測小組、悉尼科技大學等單位同行正面積極評價。

人工智能需求-算法-算力-硬件關聯的物質流核算方法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西門子正通過與NVIDIA的合作,將工業元宇宙從愿景變為現實。雙方將西門子的工業軟件與自動化產品組合,與 NVIDIA 的人工智能與加速計算技術深度融合,助力各行業提升效率與生產力。
- 2024-11-09 12:01:58
- 4336
-
方案提出,重點實施人工智能產品突破、“智賦萬企”、關鍵技術攻堅、企業培優育強、產業布局優化、資源要素保障六大行動。
- 2024-11-09 12:01:58
- 11610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