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碳排放計量能力建設指導目錄(2024版)》(以下簡稱《指導目錄》),為計量技術機構、重點排放單位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業主碳排放計量能力建設提供參考。 































作為我國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程中的一項重要舉措,《指導目錄》的發布標志著我國碳排放計量體系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各行各業提供了精準的碳減排“行動藍圖”。
《指導目錄》涵蓋39個關鍵測量參數、82種檢測標準方法、108種測量儀器設備、85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55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為各級計量技術機構、重點排放單位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業主提供了全方位的參考和指導。旨在全面提升我國碳排放計量能力,確保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碳市場建設和溫室氣體減排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指導目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例如,針對火力發電、鋁冶煉、水泥、鋼鐵等高排放行業,明確了燃料消耗量、燃料發熱量、原料中碳含量等關鍵測量參數,以及相應的測量儀器設備和技術規范。這些參數和設備的精準測量將有效解決過去碳排放數據質量偏低、測量量值缺乏溯源性或溯源鏈不完整、不清晰等問題,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科學依據。
在測量儀器設備方面,《指導目錄》推薦了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CEMS)、非分散紅外氣體分析儀等先進設備,這些設備能夠實時監測并精確計算碳排放數據,為碳排放核算數據的準確性驗證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指導目錄》還強調了計量器具的溯源性要求,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要督促重點排放單位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業主增強碳計量意識和能力水平,加強碳排放計量器具的配備、管理和使用,強化計量器具溯源性要求,加強碳排放相關計量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利用,服務碳排放數據質量提升。各省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對碳排放計量能力建設給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導。
各有關計量技術機構要加強碳計量技術研究和能力建設,科學規劃和布局建設一批碳排放相關計量標準,在做好衡器、壓力表、電能表、熱能表、流量儀表等計量器具檢定校準工作的同時,不斷加強碳排放相關計量器具、標準物質的研制和應用,加快相關計量技術規范的制修訂,不斷提升服務碳排放核算核查、碳監測、能源檢測、碳足跡等工作的計量基礎能力和服務水平。
































相關資料下載: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