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在线|亚洲/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五月婷婷基地

當前位置:化工機械設備網>新聞首頁>行業動態

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組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

2024-09-26 11:23:55國家發展改革委閱讀量:197 我要評論


  9月23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總體進展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趙長勝、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司長彭立峰出席發布會,介紹“兩新”工作進展成效,并就“兩新”工作重大意義、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兩新”政策落實與動態調整、財政資金保障與監管、財政資金兌付、加大設備更新融資支持力度等方面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主持發布會。
 
  當被鳳凰衛視記者提問關于“兩新”工作在舊家電、舊消費品、舊設備回收等方面的安排時,趙辰昕表示,“兩新”的四大行動中,回收循環利用是其中的重要一項,近段時間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履行循環經濟主管部門職責,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進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在廢舊物資回收網絡不斷完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不斷強化、循環利用體制機制不斷健全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趙辰昕透露,下一步將支持組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推動設立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利用平臺
 
  下面是問答實錄:
 
  鳳凰衛視記者:更新換新淘汰下來大量的落后產品設備,處理不好可能帶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新的問題。請問“兩新”工作在舊家電、舊消費品、舊設備回收等方面作出了哪些安排?下一步還將采取哪些舉措推進回收循環利用?
 
  趙辰昕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趙辰昕:正如您所言,“兩新”工作持續推進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產生大量廢舊物資,需要通過回收循環利用工作應對此問題。我們始終高度重視廢舊物資回收循環利用問題,“兩新”的四大行動中,回收循環利用是其中的重要一項。把回收循環利用鏈條暢通了,不僅能有效解決環境污染等問題,還能幫助我們開啟資源的“第二礦山”。近段時間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履行循環經濟主管部門職責,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進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取得了很好效果,可以從3方面向大家介紹。
 
  一是廢舊物資回收網絡不斷完善。針對回收渠道不夠完善等問題,我們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推進垃圾分類網點與廢舊物資回收網點“兩網融合”,提高可回收物分類準確率。截至目前,全國建成回收網點約15萬個,各類大型分揀中心約1800個,有效解決了過去回收網點不夠、不完善的問題。
 
  二是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不斷強化。針對廢舊資源再生利用質量不高等問題,我們深入開展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60個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重點城市、100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等項目的建設,引導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進一步集聚化、規模化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59%,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10種主要再生資源利用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長,廢鋼鐵每年利用量已經達到2.6億噸。
 
  三是循環利用體制機制不斷健全。針對企業在抵扣減稅方面的難題,持續推進資源回收企業向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從而降低回收企業經營成本。針對困擾行業多年的用地難題,我們指導各地把廢棄物回收設施納入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為回收循環利用提供用地支撐。針對不規范小作坊污染環境問題,深入實施退役動力電池等綜合利用規范條件,大力暢通線索舉報渠道,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堅決打擊“作坊式回收拆解”等環境違法行為。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做好回收循環利用這篇大文章,加快構建覆蓋各領域、各環節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持續暢通資源回收利用鏈條,推動實現“去舊更容易,換新更便捷”。一是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進一步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二是強化生產者責任延伸,支持企業建設回收廢舊產品的逆向物流體系,推進退役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高效利用。同時,支持組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推動設立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利用平臺。三是優化二手車交易登記管理,完善相關資源進口標準和政策,構建國際化回收循環利用更大的體系。與此同時,回收循環利用需要方方面面形成合力,我們呼吁廣大消費者和企業積極參與廢舊物資回收、再生資源利用等各環節具體的工作和行動,共同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
推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