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聯合印發《2024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
【化工機械設備網 政策標準】近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聯合印發《2024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
2024 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21〕29號), 落實好《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強省,現制定2024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
一、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
1.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抓好新一代電子信息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培育,前瞻布局建設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未來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做好投產重大項目、續建項目、新開工重大項目的跟蹤服務,省市聯動共同推進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推動項目建設盡快形成實物投資量。結合各地資源稟賦,依托省級以上各類園區,培育若干個新一代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園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2.發展硅能源產業。指導各地市根據自身實際和產業基礎明確發展重點,統籌現有資金渠道支持硅能源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提升產業競爭力。強化省市協同,加強與太陽能光伏頭部企業對接,發揮好粵東、粵西等地區光伏、海上風電等資源配置優勢,抓住企業核心需求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動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在建重點項目投產達產。推動硅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對接,推動光伏+建筑等行業應用,營造良好產業發展氛圍,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展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落實戰略性產業集群協調推進機制,推進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集群建設。加強軟件產業態勢分析,完善全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統計數據庫。強化廣州、深圳兩個中國軟件名城的產業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發動有條件的地市積極創建中國軟件名城。支持天河軟件園、深圳灣科技軟件產業園做好中國軟件名園試點園區工作,鼓勵我省重點軟件園區積極申報創建中國軟件名園,推動軟件產業園區向特色化、專業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加大國家軟件產業稅收優惠宣傳力度,推動更多企業入選國家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名單,做好廣東軟件企業申報享受“兩免三減半”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核查工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發展,積極推動《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的實施意見》落地見效。推動人工智能全鏈條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法規制度體系,推動技術創新、產業應用、社會治理等關鍵環節發展。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制定出臺《廣東省關于通用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 開展人工智能領域立法研究,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打造人工智能伙伴計劃合作機制,舉辦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積極培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應用先導區,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持續拓展豐富應用場景。(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會有關單位負責)
5.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推進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建設,做好重大項目跟蹤服務。大力推動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高水平視聽系統供給能力。促進超高清視頻覆蓋千行百業,在教育、醫療、安防等行業打造一批超高清視頻應用典型案例。加快電視機機頂盒一體化,支持指導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制定。加快超高清電視機頂盒部署應用,到2024年底爭取實現84%以上用戶可收看4K電視節目。支持在重大活動、體育賽事、晚會等攝錄轉播中采用超高清視頻技術,鼓勵采用8K拍攝設備進行攝制。做精做優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園區,積極打造產業集聚區、超高清全產業鏈龍頭企業聚集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進“數字低空”產業發展。依托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全省“數字低空”行業數據空間,構建全省低空無人感知體系,統籌建設數字化服務和管理平臺。不斷夯實“數字低空”發展基礎。支持無人機及各類低空飛行器零部件、整機、操作系統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加速低空經濟招商引資,支持有較好產業基礎的市、縣(區)規劃建設無人機產業園區。充分發掘低空數據價值,探索開發利用形成一批優質數據產品。(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牽頭會有關單位負責)
二、大力推動產業數字化
7.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系統實施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程,聚焦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重點推廣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模式,推進2個國家級和14個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打造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培育一批跨行業跨領域、專業型、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持續辦好工業互聯網大會、數字化轉型50人會、“走進十行百縣”等品牌活動,到2024年底累計推動4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打造制造業數字化“鏈式轉型”省域樣本。深入實施廣東省智能制造生態合作伙伴行動計劃,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8.發展數字農業。聚焦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扎實推進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持續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資源體系建設與提升,進一步探索農業數據應用服務。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載體平臺建設,啟動建設第四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提高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水平,完善省、市、縣三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體系,推進從化、海豐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建設,支持深圳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加強農技推廣服務,持續推動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村電商人才培訓。推動《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助力實施“百千萬工程”若干政策措施》落地落實,推動廣東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商務廳,省通信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9.發展數字貿易。支持推進廣州市天河中央商務區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做大做強,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建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國際競爭力的數字服務出口提供商,擴大軟件開發、動漫游戲和大數據服務等數字服務出口規模,推動數字貿易新業態和新模式加快發展。持續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繼續完善“六體系兩平臺”。(省商務廳負責)
10.發展智慧交通。加快推進智慧港口建設,大力推廣港口單證無紙化,推進安全可控的自動化碼頭裝卸設備、智能設備控制系統應用,實施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持續推進智慧航道建設,創新構建“數據+服務+治理+協同+決策”的航道運行新范式,推動實現內河電子航道圖應用服務、全省公用航標遙測遙控100%覆蓋、內河航道橋梁凈高監測數據全接入、重點航道段視頻監控全覆蓋。加強數字農村公路信息化建設,提升農村公路綜合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公路多元數據融合。持續完善“兩客一危一重”車輛智能監管,推進重型貨車監管數據納入各級安委辦的數據通報應用范圍。(省交通運輸廳負責)
11.發展數字金融。深化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引導各試點參與主體積極開展創新實踐,重點推動特色領域支付和應用場景創新,實現數字人民幣在重大活動、專業市場、政務服務、大型互聯網平臺等特定領域的推廣應用,力爭在全國率先建立線上線下全場景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加大中征應收賬款平臺推廣與應用,深化粵信融建設與應用,持續優化中小融平臺建設,利用供應鏈數據與政務數據賦能,提升數字金融服務水平。(省委金融辦,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12.發展智慧教育。持續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在全面摸清教育數據資產基礎上,建設大數據中心,促進教育數據的歸集、共享,推行“一數一源”數據治理模式,建設數字基座。堅持應用為王,拓展數字化教育應用場景,以信息技術賦能教、學、管、評各環節,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省教育廳負責)
13.發展智慧醫療。建成廣東省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平臺,推動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對接平臺,支撐醫療機構開展檢查檢驗結果跨機構互認共享。加快廣東省電子預防接種證建設,在廣州、佛山市開展電子預防接種證建設試點應用工作。依托政務服務平臺部署電子預防接種證服務入口,提升預防接種規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群眾接種的便利性。推進健康醫療數據共享,依托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推進健康醫療信息調閱查詢系統建設,推動形成居民診療信息“一人一檔”,逐步實現跨機構間電子病歷、檢查檢驗結果等信息共享調閱。(省衛生健康委負責)
14.發展智慧養老。打造一批智慧養老社區試點,完善“粵省事”移動端適老服務專區內容,加快開發“粵頤養”服務平臺和移動端,設立助餐服務、居家適老化改造等居家養老服務專區,讓老年人隨時隨地“網上辦,指尖辦”,滿足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優化完善廣東民政業務綜合信息平臺(養老服務模塊), 提升廣東養老服務信息整合效率。支持社會力量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創新養老服務模式,開發和推廣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智能終端產品和應用,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緊急呼叫、無線定位、安全監測等“菜單式”便捷服務。(省民政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等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15.發展智慧文旅。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快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廣東省域中心和華南區域中心、嶺南數字創意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等新型文化業態,積極建設戰略性新興文化產業集群。繼續推動線上演播、云旅游、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文旅業態蓬勃發展,培育一批文旅數字化(科技創新)示范項目。創新打造數字文旅應用場景,繼續推動智慧博物館、智慧圖書館、智慧美術館和劇場等數字文化場館建設。(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16.加快完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加快《廣東省數據條例》立法,持續完善數據流通交易規則體系。推動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建立合作機制,加強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理論研究、平臺搭建、生態協同等方面交流協作,持續完善數據交易所“一所多基地”體系架構。加快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建設,培育50家數據要素型企業,開拓50個創新型、標志性數據流通交易應用場景。總結數據經紀人試點情況、主要做法和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案例。大力開展“數據要素×”行動,舉辦“數據要素×”大賽,征集推廣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典型案例,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負責)
17.強化數據資源匯聚。加強數據資源統籌管理,完善省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臺功能,建設數據比對分析平臺,提升數據服務支撐能力。開展新一輪數據普查,摸清公共數據資源底數,支撐通用人工智能發展及高質量公共數據資源庫建設。持續優化“開放廣東”平臺功能,分批印發公共數據開放責任清單,持續提升開放數據質量,促進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融合開發利用。建立數據主體授權用數機制,加大力度推廣數字空間應用,推動實現數據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流動。(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負責)
18.推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社會數據開發利用以及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融合。建設省級標注數據管理平臺,高效開展公共數據標注攻堅行動,持續提升公共數據標注質量。基于政務網絡建設模擬訓練環境,圍繞政務服務、區域治理、民生實事、鄉村振興等領域人工智能應用需求,探索認定一批機構經授權在可信場所進行模型訓練。探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數據特區”,整合資源,共享共建共治共營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建立灣區內數據流通規則體系和運營機制,為數據合規有效流通提供存儲、共享、交換、訓練、加工、交易等服務。(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牽頭會有關單位負責)
19.健全完善數據基礎運營體系。健全政務外網管理機制體制,開展數字政府政務網絡服務運營平臺建設。加快5G無線政務專網全省部署,推動“創新根”在全省政務外網廣泛應用。提升粵基座平臺服務能力,依托粵基座建設全省統一的算力監測發布平臺,促進全省新型基礎設施業務全流程在線、精細化管理。加快數據綜合業務網政策體系建設,強化數據綜合業務網支撐能力,完善數字空間功能,提升用戶體驗和憑證流轉效率,推動公共數據融合和安全防護體系建立。(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負責)
四、加快數字技術創新
20.深入實施“廣東強芯”工程。加快高端MEMS工藝、高端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推進廣東微技術工業研究院加快建設。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粵芯三期、華潤微、增芯科技等項目順利投產,擴大芯片制造產能供給,圍繞材料、裝備、零部件等環節補鏈強鏈。貫徹落實集成電路惠企政策,培育打造智能傳感器等特色產業園,高規格舉辦集成電路行業交流活動,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生態。(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實施廣東省核心軟件攻關工程及試點應用。集中力量實現核心技術系統突破,盡快形成更多攻關成果。持續加強與國家層面溝通銜接。加快實施試點應用,強化政策推廣。加強省市聯動,組織政策宣貫與供需對接,促進成果轉化。規范項目落地,聚焦產業鏈龍頭企業擴大試點應用場景開放,打造一批試點應用標桿項目。推進“補改投”試點實施,發揮產業基金作用,大力提升試點應用成效,更好構建產業生態。(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2.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推進實施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數字經濟相關領域,持續實施重大、重點專項,著力攻克“卡脖子”技術,體系化開展核心技術攻關。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布局,參與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推動對接更多的國家頂尖創新資源,聚焦更多優勢研發力量和產業化項目。(省科技廳負責)
23.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推動數字經濟創新平臺建設,加大對實驗室、科研機構在公共開源平臺的投入力度,推動底層開源平臺、算法平臺建設。不斷優化在粵實驗室建設,支持發揮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的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加快推進科技重大設施、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等創新載體建設。(省科技廳負責)
24.推動制造業協同創新。持續完善以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核心節點的制造業協同創新體系。加強指導數字經濟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按照功能定位及建設任務,加快突破產業鏈關鍵共性技術。充分發揮制造業創新中心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大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產業鏈上中下游有效銜接、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五、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
25.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抓好“雙千兆”專項行動計劃貫徹落實,持續推進我省 5G、千兆光網建設發展,推動“雙千兆”應用創新,鼓勵各市在積極參與千兆城市申報基礎上,開展 5G應用“揚帆之城”創建,組織辦好“綻放杯”“光華杯”等創新大賽。推進海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規模化部署,通過共建共享把5G網絡建到海島和重點海域,推動 5G 網絡領海連續覆蓋。(省通信管理局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6.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算力大會,加快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推動全省數據中心集約集聚、綠色高質量發展,打造優越的算力產業生態。加快智能算力建設,強化全省統一的算力資源發布共享平臺建設,推進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推進廣州超算、深圳超算升級改造,充分發揮好鵬程云腦、橫琴智能計算平臺等智能算力平臺作用。(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7.推進水利基礎設施數字化。加快智慧水利網和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推進水利數據治理,制定數據庫設計標準規范,初步完成全省水利數據資源治理任務。深化數字孿生東江、北江、潭江流域先行試點應用,推動西江、韓江、鑒江數字孿生建設項目立項實施,啟動數字孿生水網粵港澳大灣區先行試點建設。以智慧水利助推水生態治理,積極探索水生態產品價值轉換機制,培育綠色水經濟新業態。(省水利廳負責)
28.推進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數字化。構建全域物聯感知能力。借助 5G、無人機等新技術手段,整合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視頻監控等各類感知資源。探索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等技術應用,推動各類生態環境感知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繼續深化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專題庫建設。建立完整數據資產生命周期管控體系,實現監測數據采集、治理、共享、應用、開放、銷毀的全流程跟蹤與質控。構建測管協同的決策支持系統,發掘智慧監測應用場景,構建具備環境質量預測預警、環境污染溯源追因、輔助決策分析能力的測管協同決策支持系統。(省生態環境廳負責)
29.推進住房城鄉建設行業數字化。推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進一步深入。推進數字家庭試點,印發支持數字家庭發展的省級政策措施,指導廣州番禺區、深圳龍崗區開展數字家庭試點工作。推動深化廣州、深圳、佛山三個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大力打造省級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和新技術新成果案例,引導工程項目建設向數字化轉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
30.做好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建設與服務。加強基準站的建設統籌,強化北斗導航應用與位置服務共建共享,深入技術研究和創新應用,積極提升全省時空位置服務“一張網”服務效能,無償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提供全省覆蓋、陸海一體、統一基準、安全權威、高精高效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信息公共服務。(省自然資源廳負責)
31.發展數字應急。以應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為牽引,堅持實戰導向,在危化品、非煤礦山、工貿等重點行業領域,試點開展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試點建設,推動應急管理數字化轉型。加強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指揮調度、航空應急能力建設,推動形成跨地域、跨層級的自然災害防治預警體系,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省應急管理廳負責)
六、健全完善治理和安全體系
32.持續深化數字政府2.0建設。強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2.0”賦能,加快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與跨域通辦建設,探索更多“視頻辦”服務場景,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推動提升企業數字化經營活力。強化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化管理。引入法律法規審查專業力量,持續做好政務服務事項動態管理,拓展事項管理系統服務支撐廣度深度,建立政務服務日常巡檢機制。啟動省域治理“一網統管”提升行動,推進重點行業大腦和市縣城市大腦建設,夯實“粵治慧”平臺公共支撐能力,持續優化政府治理專區和“粵經濟”平臺建設,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民意速辦”改革經驗。(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負責)
33.推動數字經濟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加強數字領域標準化工作,支持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數字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聯合港澳研制實施推廣更多高水平的“灣區標準”,積極推動大灣區九市和港澳地區交流合作,協同推進跨境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質量融合發展、缺陷產品管理合作。(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34.強化公平合規經營。持續完善不正當競爭行為網絡監測機制,加強對包括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在內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預警、分析,及時發現違法行為線索,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查辦一批重點案件,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平臺企業合規經營指導,強化網絡交易監管執法,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反壟斷普法宣貫,結合《廣東省互聯網平臺經營者競爭合規指引(反壟斷)》, 引導督促平臺企業建立健全反壟斷合規體系,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妥善處理競爭糾紛。(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35.加強執法檢查和專項整治。督促網絡信息系統運營單位和省內重點互聯網企業平臺嚴格落實管理、技術、機制等安全防護措施。持續深入開展“凈網”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黑客攻擊破壞等突出犯罪。深入開展網上違法有害信息清理整治,持續凈化網絡環境。強化 APP 全流程、全鏈條監管,持續開展 APP 隱私合規和數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重點穩步推進APP備案專項工作。(省公安廳,省通信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6.提高網絡安全防護能力。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制度,大力開展網絡安全風險預警通報工作,推動全省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水平提升。開展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的分類分級工作,摸清省內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標識節點數量,開展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分類分級政策培訓宣貫和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組織開展常態化網絡安全培訓、安全審計、安全測評、漏洞排查和安全檢查,加強各類安全隱患的清查和加固整改工作。(省委網信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安廳、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7.強化支撐保障。推動完成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保障平臺建設。持續完善平臺實戰功能。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車聯網安全場景的演練或實戰攻防演練活動。持續擦亮“粵盾”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活動品牌,進一步豐富演練的形式和內涵。培優培強信息安全產業,推動廣東國家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產業園建設,梯度引進培育優質信息安全企業,匯聚各類信息安全創新機構。(省委網信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營造數字經濟良好發展環境
38.加強系統謀劃形成合力。落實國家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等工作部署,開展省級試點示范,爭取國家試點落戶廣東。落實好《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 加大宣貫解讀力度,增強法治意識,依法促進和保障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數字經濟相關領域政策供給,統籌各類促進發展的資源要素,發揮好政策保障疊加效應。建立健全數字經濟發展保障機制,開展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情況評估,加快出臺激勵版權產業發展的制度和政策,研究實行創新容錯、包容審慎監管的舉措。深入研究和擴展現行測算方法,科學測算廣東數字經濟規模結構,認真組織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字經濟統計填報工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統計局等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39.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和技能。繼續實施數字經濟領域相關專業職稱評價工作,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大數據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審。繼續支持技工院校優化專業設置,加強專業品牌建設,構建與數字經濟類相關產業體系相匹配的專業集群,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推動廣東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撐。繼續推進技能類數字職業相關企業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全力做好企業、院校、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的備案遴選工作。繼續開數字經濟和數字政府領域各類培訓班,擴大培訓覆蓋面,豐富課程內容,持續提升民眾的數字化適應力和創造力。(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0.強化資金要素保障。用足用好相關財政專項資金和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引導省政策性基金參與數字經濟建設,出臺企業數據資源會計核算實施指導性文件。持續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數字經濟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加大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投放力度。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圍繞數字經濟企業的融資需求和特點,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為企業提供股、債、貸綜合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經濟企業上市、掛牌和發行債券,積極引導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開展個性化金融服務,推動私募基金機構與中小數字經濟企業投融資項目對接。創新基金發展模式,支持省內戰略投資平臺、資本運營機構、創業投資機構等設立數字金融發展投資基金。推動省屬國企更廣泛、高質地參與數字經濟領域產業投資合作。加快建設廣東數字金融產業園。(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國資委,省稅務局、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廣東證監局等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41.加強交流合作。依托粵港、粵澳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密切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溝通交流,鞏固拓展信息化領域合作,支持粵港信息化合作專責小組、粵澳跨境通辦專責小組等開展工作對接,攜手港澳加強數字經濟領域合作,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群建設。深入實施《“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圍繞“六通一融”建設目標,建立粵港澳三地高效務實、多層次的工作對接機制。以港珠澳大橋便利化通關、十五運會泛公共服務等重點應用場景為牽引,加快推動“灣事通”綜合平臺建設。開展數字化應用“揭榜掛帥”征集活動,建立多方參與建設機制。(省委港澳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二,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在數字技術創新、數字產業培育、產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數字化、數字貿易壯大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跑出“加速度”“新空間”“高質量”。
- 2024-04-25 10:17:15
- 277
-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被喻為經濟“壓艙石”。支撐和服務好新型工業化,推進工業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離不開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穩步推進。
- 2024-04-25 10:17:15
- 206
-
7月2日至5日,以“開啟數智新時代,共享數字新未來”為主題的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 2024-04-25 10:17:15
- 25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