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機械設備網 明星企業】4月9日,中控技術(688777)披露2023年年報,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6.20億元,同比增長30.13%;歸母凈利潤11.02億元,同比增長38.08%;扣非凈利潤9.47億元,同比增長38.7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91億元,同比下降46.86%;基本每股收益為1.44元。2023年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7元(含稅)。 



圖片來源中控技術2023年度報告
2023年世界經濟發展不均衡,地緣政治問題頻發,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國內經濟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
2023年是風險挑戰和戰略機遇并存的一年,公司迎著全球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積極把握“一帶一路”建設、數字中國建設及雙碳戰略的新發展機遇,積極構建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引導技術革新,深耕行業,布局全球,深入參與全球先進制造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變革,重點耕耘 AI+數據領域的產品及技術。在公司中長期戰略的引領下,在經營管理層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迎難而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公司的經營呈現出巨大的韌性和潛力!
報告期內,公司深耕流程工業,牢牢把握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大趨勢,加大研發投入,重點布局人工智能(AI)技術、大數據技術、機器人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構建“AI+數據”核心技術;全面升級“5S 店+S2B 平臺”一站式工業服務新模式,從全國走向全球,設立海外多家5S 店,將公司服務模式創新復制到全球范圍;進一步加快全球市場擴張,加強海外本地化運營能力,突破海外多個高端客戶,海外業務翻倍增長;深入搭建內部流程型平臺化組織結構,全面推進公司數字化變革,啟動全域數據治理,打造 AI+數字化驅動的組織流程,實現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進一步下降,公司運營效率、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1)加大創新技術研發投入,構建“AI+數據”核心競爭力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研發費用90,780.70萬元,同比增長31.13%,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0.53%。公司高度重視研發體系的建設,通過深化集成產品開發體系(IPD),聚焦市場需求與技術創新,加快對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縮短新產品的上市周期,推動技術研發和應用迭代。重視研發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引入國內外頂級研發人才,為公司產品創新奠定牢固的人才基礎,研發人員為2,219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34.28%,同比增加6.07%。
(2)推進三大板塊戰略布局,突破國際市場新領域
① 矢志前行 引領國內高端智能制造
報告期內,國內重點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發展,公司國內市場營銷表現較好,公司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高端客戶、大項目不斷突破,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國內銷售收入同比上升29.54%。公司累計建設完成 179 家 5S 店(含海外),覆蓋全國 643 家化工園區,不斷深化 5S 店的卓越運營能力體系建設,通過多種激勵方式激活 5S 店經營活力,為客戶提供工業領域“安全、高效、便捷”的專業服務,建立領先的服務模式競爭力。S2B 業務方面,公司全面部署線上+線下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數智供應鏈體系,進一步擴展物流網絡建設及流程精細化管理,2023 年已突破多家集團型標桿客戶,同步推進 250 多家大型客戶的聯儲聯備合作,無縫銜接客戶采購系統,助力客戶數字化采購轉型。截至 2023 年 12 月末,公司已覆蓋流程工業領域客戶超過 3 萬家,客戶覆蓋率進一步上升。
② 放眼全球 推動海外業務持續突破
2023 年是公司國際化業務的破局之年,公司憑借領先的數字化、智能化服務能力及解決方案技術水平,在海外市場實現了重大突破,新簽海外合同近 10 億元。當前,數字化轉型、綠色制造、人工智能都已成為全球多個國家的未來發展戰略,公司著力部署東南亞、中東、中亞、歐洲、美洲、日本等地區,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設立子公司,海外本地化運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23 年,公司中標沙特阿美控股企業、全球最大單體船廠沙特國際海事工業(IMI)數字化標桿項目,賦能客戶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并以此為契機與沙特阿美和 IMI 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此外,公司還取得了科威特石油公司以及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控制系統及儀器儀表項目、Indorama 集團數字化管理項目、亞洲最大紙業集團印度尼西亞金光紙業智能化工業軟件項目、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數字化項目等海外高端項目突破。公司正在積極尋求全球行業高端產品及技術供應商合作落地,不斷拓展國際化生態圈及全球化布局運營能力。2023 年 4 月,公司成功發行GDR 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標志著公司打開了國際融資渠道,這將進一步助力公司海外業務布局,公司全球化戰略進入全新階段。
③ 數字賦能 新興商業機會助力長遠發展
公司依托在數字化和智能化領域長期積累的優勢,以客戶為中心開辟新行業、新賽道,以最短路線、最快速度、最優方案服務客戶。報告期內公司開拓了機器人、新能源電池、風光制氫、智慧實驗室、智慧煤礦、智慧園區、白酒等新業務領域,通過內外部資源的整合與培育,各新賽道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部分業務已從孵化階段快速進入到高速成長階段。2023 年新能源電池業務實現收入 6.34 億,同比增長 463.06%,成為公司業務增長點之一;智慧煤礦業務實現 0 到 1 的突破,聯手山西金能段王煤業和鵬飛集團打造行業突破性標桿應用;機器人業務高起點發展,成功獲得中海油、華誼集團、沙特阿美等全球高端用戶的訂單,發展潛力巨大。此外,2023 年公司完成了對荷蘭 Hobré 公司的收購,并獲得在中國市場的首個高端分析儀訂單突破,進一步完善了公司在高端儀器儀表領域的產品譜系;投資入股北京達美盛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培慕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等,擴大產業協同、助力多元生態融合發展。公司還將繼續堅持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順應國家的技術發展趨勢,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儲能、綠色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選取和公司戰略目標相契合的方向,繼續堅持從技術、產品、市場、產業鏈等多方面入手,形成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設計方案,持續打造公司未來發展的新業務新增長點。
(3)全方位建設數字化運營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3 年,公司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變革,圍繞“揭開運營迷霧,揭開市場迷霧”的目標,以4A 架構(即 BA 業務架構、DA 數字架構、TA 技術架構和 AA 應用架構)全局視角完成數字化轉型規劃,打造數字化組織及流程,推進 LTC、IPD、ISC、財經、HRM 等領域的 62 個數字化項目落地,實現卓越的組織運營。公司運營管理能力不斷深化,管理效率不斷提升,管理費用率為 5.22%,同比下降 0.48 個百分點,銷售費用率為 9.15%,同比下降 0.25 個百分點,存貨周轉率為 1.50,同比大幅提升。報告期內,數字化轉型成功轉化合同金額近億元,降本數千萬元,凈增了 300 多個數字化人,實現人效大幅提升。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報酬合計2,365.56萬元。董事長、總裁CUI SHAN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283.40萬元,副總裁、董事會秘書、財務負責人房永生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150.12萬元。
公告披露顯示,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經董事會決議,公司2023年度擬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扣減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中的股份為基數分配利潤。本次利潤分配方案如下:
1、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0元(含稅)。截至報告披露日,公司總股本扣減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中的股份后為787,653,290股,以此計算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551,357,303.00元(含稅),占2023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50.04%。
2、公司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不送紅股。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期間,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動的,擬維持每股分配現金紅利金額不變,相應調整分配總額。本次利潤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
2024年,公司將繼續抓住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夯實“1+2+N”智能工廠新模式,構建“4 大數據基座+1 個智能引擎”——設備基座(PRIDE)、運行基座(OMC)、質量基座(Q-Lab)和模擬基座(APEX)4 大數據基座和疊加基于工業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引擎,強化“AI+數據”核心競爭力,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與客戶價值最大化,為客戶提供 AI+安全、AI+質量、AI+效益、AI+低碳的智能化解決方案,踐行公司“讓工業更智能,讓生活更輕松”的使命和愿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中控技術自主研發的ECS-700控制系統覆蓋全廠超42萬I/O點,包含3711面機柜、556對控制器、1255個服務器&工作站以及29854塊I/O智能卡件,形成毫秒級響應的數據中樞,為裕龍石化打造高可靠數據運行基座,支撐工業AI精準落地。
- 2024-04-15 10:18:07
- 10212
-
?“大模型+智能體”雙驅動!中控技術×大華股份成立視覺AI聯合實驗室并揭牌
“視覺AI聯合實驗室”的協作共創,不僅是技術融合,更是工業認知體系的升級。當視覺智能體深度融入工業全流程,擁有了“眼睛”的功能,將成為更加成熟的智能工廠。- 2024-04-15 10:18:07
- 18089
-
中控技術攜手鞍鋼股份、鞍鋼數科、東北大學共建鋼鐵流程AI應用創新中心
基于多年流程工業深入探索,目前中控技術已形成一系列流程行業的技術實踐成果和完善的“AI ”智慧解決方案。- 2024-04-15 10:18:07
- 16078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