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機械設備網 行業動態】2023全國兩會再釋放重大消息:國務院將重新組建科技部!
根據改革方案,科技部將保留部分國家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國家實驗室建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相關職責,其組織擬訂科技促進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職責將分別劃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衛健委等部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仍由科學技術部管理。
這就意味著,未來,科技促進生態環保領域發展相關規劃及政策文件或將主要由生態環境部來負責。此前,《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實施方案》、《“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等重要政策文件均主要由科技部聯合其他有關部門完成。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實施方案》提出監測體系建設、生態修復、水氣固廢處置能力提升等多方面要求,包括上游水源涵養、流域深度節水、水土保持與水沙調控、水旱災害監測預警與防控、水-土-氣污染防治、危廢處置與廢棄物循環利用、生態系統修復與功能提升、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等。
《“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針對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與重大科技需求,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等。明確生態環境監測、水污染防治與水生態修復、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廢減量與資源化利用、多污染物跨介質綜合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十項重點任務。
其中,工業廢水污染防治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包括發展難降解有機物強化氧化技術與綠色分離裝備,開發廢水源頭減排、資源回收、能源利用與毒性削減多目標協同處理技術等;土壤污染精準識別與智能監管技術,包括研發土壤污染科學評估、多維精細刻畫和精準預測預警技術等。
事實上,早在“十二五”時期,科技水平提升就已是環保領域既定的發展主題之一。《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延續2006年第一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精神,聚焦“科技興環保”戰略,指明環境科技支撐能力建設、投資估算和落實途徑等。到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迎來了更多新的挑戰,具體有:
一是生態環境監測、多污染物協同綜合防治技術水平尚無法支撐更高效率、更加精準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二是傳統生態環境修復技術難以滿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要求。三是常規污染物和新污染物問題疊加,環境健康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環境應對等研究需要加強。四是部分環保裝備國產化水平不高,環保技術裝備產業競爭力不強。五是生態環境新材料、新技術整體處于跟跑階段,新技術與生態環境領域融合不足。六是溫室氣體減排壓力空前突出,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和應對氣候變化面臨重大技術挑戰。
而隨著科技部有關職能劃入生態環境部,“科技+”賦能環保行業發展也將更具實感。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6月4日至6日的2025上海環境監測展(暨上海儀器儀表展),已經準備好,構筑全面、高端、智能的商貿對接橋梁,攜業界同仁共繪環境監測數智化新圖景!
- 2023-03-08 17:14:33
- 13824
-
修訂后的《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近日正式發布,明確對未經檢測出報告、替檢漏檢、篡改數據、偽造結果等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行為,罰款上限提高至十萬元。
- 2023-03-08 17:14:33
- 16704
-
生態環境部:AI技術助力監測數智化轉型 多項創新應用成效顯著
生態環境部3月26日新聞發布會透露,我國生態環境監測正加速數智化轉型,AI技術應用成效顯著。- 2023-03-08 17:14:33
- 13573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