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機械設備網 行業動態】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數字中國”等提供有力支撐。由此鋪開的數字中國宏偉藍圖,將大大拓展信息通信技術應用空間。信息通信業應找準自身定位,在支撐數字中國建設中實現自己的新使命。
數字中國指的是以整個中國作為對象的數字地球技術體系,同時也是中國的國家信息化范疇,“寬帶中國”“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都是數字中國的內容。
數字中國既是強國的利器,也是惠民的春雨,覆蓋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提升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乃至國家的競爭力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網絡強國戰略實施綱要》《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的發布實施,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創新最活躍、增長最迅速、影響最廣泛的行業。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利于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利于推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
在充分肯定數字經濟價值及成績的同時,我國數字經濟在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健康、不規范的苗頭和趨勢,這些問題不僅影響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而且違反法律法規、對國家經濟金融安全構成威脅,必須堅決糾正和治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明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數字技術將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多新動力、新機遇。
《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從數字中國的“根基”看,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要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通信、算力、數據市場等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具有公共屬性,應該著手完善基建配套,推動數字經濟加速發展。《規劃》提出,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引導通用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
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規劃》指出,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研究制定推動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在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同時,還要大力推動“數實融合”,圍繞精準化、精細化、智能化等方面,推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創新。
為了強化數字中國關鍵能力,《規劃》還指出,要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轉化收益分配機制。
為此,《規劃》強調,要加強整體謀劃、統籌推進,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建立健全數字中國建設統籌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數字化發展重大問題,推動跨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抓好重大任務和重大工程的督促落實。開展數字中國發展監測評估。創新資金扶持方式,加強對各類資金的統籌引導。鼓勵引導資本規范參與數字中國建設,構建社會資本有效參與的投融資體系。
數字中國承載的不僅僅是簡單的0和1二進制代碼,而是億萬人民對于信息時代美好生活的憧憬;擔負的不僅僅是縮小數字鴻溝的歷史使命,更是建設智慧強國的時代任務。未來深化國際間數字經濟交流合作,構建安全有序的網絡空間秩序,建設成為造福全人類的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是數字中國建設的使命擔當。
(資料參考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郵電報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12月13日,全省數字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服務能力培訓班暨2024省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聯盟理事會年會在武漢成功舉辦。
- 2023-03-02 14:19:03
- 18487
-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已進入快速成長的關鍵期,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傳統產業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滲透范圍逐步擴大,基于平臺的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
- 2023-03-02 14:19:03
- 154
-
政策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資源合理分配,有利于社會走向繁榮富強。政策引領著社會發展方向,有正確政策的指引,社會建設有發展的導向,有利于促進社會各方面發展。如今,社會發生日新月異的進步,政策起了助推作用。
- 2023-03-02 14:19:03
- 292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