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機械設備網 行業動態】航天事業承載著人么對于宇宙的向往,也正是這份向往不斷的打開了人類在探索宇宙月開發宇宙過程中一個個重要的時期。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載人航空的成功,人們開始將目光放在太空作業上,一個標示著太空技術重要階段的計劃開始實施——太空實驗室。
太空實驗室的出現可以說是航天技術發展的一個自然結果。一方面航天飛機的出現以及成熟為建設可回收和重復使用的近地球太空站,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基礎;另一方面,宇宙這種與地表截然不動的空間環境對于科學發展來說,展現出了非比尋常的“吸引力”。而除此之外,當時太空工業、太空旅行、太空移民等理論也開始被提出,天空實驗室本身也是這些理論發展的重要實踐基礎。
如今,太空實驗室已經是空間站中重要的一部分,世界多個國家都開始涉足該領域,包括我國在內不少國家甚至從中獲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太空實驗帶我我們的驚喜既是我們堅持該領域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們從中不斷獲得突破的重要動力。
而在太空實驗中,培育工程又是一個重要的項目。一方面太空育種對于生物學尤其是基因層面的研究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太空育種技術的成熟對于未來實現空間站糧食自給自足起著關鍵性作用,從長遠角度來說,更是解決未來遠距離航天項目中食物供給問題的可行性方案。
關于太空育種,過去盡管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基本都是圍繞作物生長的某一個或者幾個階段展開的,并沒有真正意義上讓作物在太空中“度過一生”,于是乎一個新的問題便誕生了——農作物能夠在太空實現萌發、生長、開花,進而產生種子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肯定的,因為此前國際上已經成功實現了擬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麥“從種子到種子”的培養。而就在最近,我國又在該領域收獲了新的成果——首次實現水稻全生命周期空間培養實驗。
12月4日,隨著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太空育種得到的水稻和擬南芥種子被帶回研究,而這也標志著我國成功在太空中完成水稻從種子萌發、幼苗生長、抽穗和結籽全生命周期的培育過程。
據悉,此次“微重力條件下高等植物開花調控的分子機理”項目從2022年7月29日注入營養液啟動實驗,至11月25日結束實驗,歷時120天。實驗中通過對比地面參照組還發現,空間站中的水稻的株型更為松散,矮稈水稻變得更矮。并且水稻葉片生長螺旋上升運動在空間更為凸顯。從生長周期來看,空間站的水稻開花時間提前,但是灌漿時間延長了10多天,大部分穎殼不能關閉。此外,項目還進行了再生稻實驗,證明了空間狹小的封閉環境中再生稻是可行的。
當然,這次實驗還只是個開始,后續無論是對于帶回地面的種子的研究還是后續太空育種的技術研究都將繼續,人類探索宇宙進行太空實驗的計劃也將繼續推進下去。
原標題:120天在太空“度過一生” 我國首次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空間培養實驗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2025年廣東省擬安排省重點實驗室考核評估項目、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南澳科學會議等25項,擬安排2025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3280萬元。
- 2022-12-09 14:00:28
- 15749
-
吉林省四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與吉林師范大學工程學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近日,吉林省四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與吉林師范大學工程學院在吉林師范大學舉行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雙方簽署《吉林省四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吉林師范大學工程學院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人才培養”“科研技術交流與合作”和“開放共享實驗室資源”方面開展合作。- 2022-12-09 14:00:28
- 17969
-
遇見未來實驗室,共探科技新紀元 202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圓滿收官!
2024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和2024上海實驗室規劃建設與管理大會(labtech China Congress)于2024年11月2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2022-12-09 14:00:28
- 17182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