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協會聯合會、化學品制造商協會(AICM)共同組織的“2017中國化工園區責任關懷論壇”在上海召開。
當前,園區化發展模式已成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截至2016年底,全國重點化工園區或以石油和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園區已達到502家,其中47家,省級262家,地市級193家;全國化工園區內規模以上企業約為1.5萬家,占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總數的51%左右。化工園區日益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戰場,對行業“調結構、轉方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指出,組織化工園區推進責任關懷是中國特色責任關懷的具體實踐,截至目前已有10家化工園區加入了“責任關懷化工園區工作組”,20余家園區簽署了“責任關懷憲章”。“十三五”時期是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也是邁出由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向強國轉變步伐的重要時期。中國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存在布局不盡合理、產業雷同突出、產業無序競爭、健康安全環保壓力大等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特別是一些中小化工園區產業層次不高,安全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周邊環境污染嚴重。
為此,周竹葉建議:一是創新化工園區責任關懷理念;。二是明確目標,力求使化工園區走在全行業實施責任關懷前列。要著力培育出20個“綠色化工園區”,20個“智慧化工園區”和20個化工類的“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十三五”時期,化工園區綠色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75%的園區和50%的省級園區實現循環化改造,園區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率、水循環利用率顯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基本實現“零排放”;省級以上園區的土地投資強度不低于每平方公里20億元,重點化工園區全面承諾踐行責任關懷;三是充分運用化工園區工作組平臺,持續推進責任關懷;四、是積極倡導建設智慧園區,提升園區管理效能和水平。五是建立健全化工園區責任關懷標準體系,積極推進“責任關懷示范園區”標準的研究和制定。
會議期間,上海化工園區、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天津南港工業區等中國化工園區代表與德國化工園區、美國化工園區及跨國公司代表就如何在園區內實施責任關懷體系認證,如何構建化學品管理體系,如何推進園區與社區的互動,如何引導企業接受責任關懷理念并積極踐行等議題展開了充分討論并分享了各自的經驗。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