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在线|亚洲/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五月婷婷基地

當前位置:化工機械設備網>新聞首頁>市場分析

電力行業供需兩弱 盼新電改方案拯救

2015-03-16 11:32:29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閱讀量:1846 我要評論


  【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市場分析】近期,電力行業經濟并不景氣,出現了供需兩弱的情況。新電改方案的出臺已經進入,電改有望為電力行業開啟新的經營模式和景氣周期。

  


電力行業供需兩弱 盼新電改方案拯救
 
  供需兩弱
  
  社會用電量從2013年的7.6%到2014年的3.8%,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從4521小時到4286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從5020小時到4706小時,這些數字的變化將用電形勢描繪得無比清晰。
  
  根據中電聯2015年2月發布的《2014年電力工業運行簡況》,2014年全國電力消費增速放緩,全社會用電量552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但比上年回落3.8個百分點;全口徑發電量554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比上年回落4.1個百分點;截至201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3.60億千瓦,比上年增長8.7%;全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下降235小時;受電力消費增速放緩和水電發電量快速增長等因素影響,全年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下降314小時,為4706小時。
  
  中電聯去年多次下調了用電量的預測數據,從2014年年初預計的7%到年中的6%,再到11月初預計的3.5%,后定格在3.8%。7%到年中的6%的改變用了近半年時間,從6%到3.5%用了3個月,用電量一直是經濟運行形勢的“晴雨表”,作為與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的用電量,這一數據的變化,與整體的工業形勢一致性較高。
  
  而從發電利用小時數來看,根據日前國家*發布的行業快報統計稱,2014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286小時,同比減少235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低水平。
  
  其中,火電、核電和風電的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的驟減是導致這一數字明顯下滑的主要因素。根據快報統計數據,2014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9.2億千瓦,設備平均利用小時4706小時,同比減少314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低水平;2014年底全國核電裝機容量1988萬千瓦,設備平均利用小時7489小時,同比減少385小時;2014年底全國并網風電裝機容量9581萬千瓦,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05小時,同比減少120小時。
  
  對此,國家*給出的分析認為,導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歷史新低的主要原因是“受電力需求增長放緩、新能源裝機比重不斷提高等因素影響”。
  
  對于這兩組數據的變化,業界有分析人士認為,電力過剩時代或許已經到來。
  
  電力行業將迎新景氣周期
  
  據了解,油氣改革是今年我國能源領域改革的重要事項之一,相關改革方案已在研究制定中,快有望今年上半年出臺。
  
  “較低的油價有利于為我國加速油氣領域改革的進程減輕阻力。”安信證券分析師衡昆表示,“三桶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的進程仍將繼續。上游領域的壟斷破除尤其是原油進口權的進一步有序放開仍然是重中之重,地煉企業以及在海外擁有油氣資產的民企將獲益。
  
  而對于電力改革,國泰君安分析師王威表示,放開價格管制是實現電力體制改革的前提,實現市場化的電價形成機制和電力行業運行模式也是電力體制改革的目標。放開電價管制有利于水電企業上網電價提高,逐步實現同質同價。同時也會加劇火電企業內部的競爭分化,能效高的大型火電企業及節點布局占優的火電企業將受益。
  
  令人市場驚喜的是,隨著深圳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實施和深化,更多地區有望被納入到試點范圍當中,輸配電改試點逐步擴展,售電側改革也會全面推開。對于從事輸配電業務的公司來說,售電側市場空間*,成為眾多電力公司的競爭新焦點。
  
  在王威看來,火電行業內將出現利潤再分配,水電行業將是發電側市場化推進的大贏家之一,水電股的估值將在電改的助推下,出現系統性估值提升乃至溢價;地方性小型電網企業將是電改的另一大贏家,原因是他們以前受制的外銷電量、外購電量都將有更多選擇,異地擴張亦有可能逐步敞開大門。
  
  此外,“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對A股電力板塊的影響可能在改革初期甚至‘預期’即帶來大量投資機會。”王威認為。
  
  毫無疑問,電改的步步推進,將給傳統的電力行業帶來巨大的改變。
  
  電力改革、國企改革、降息周期為電力行業開啟了新的經營模式和景氣周期,有望擺脫“煤-電”博弈的傳統格局。電力新常態下,有競爭力的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
推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