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行業會議】在煤炭行業轉型發展重要時期,召開了一次高水平的論壇。各位院士、專家和大型企業的*,站在推動能源革命的戰略高度,以前瞻性思維、寬廣的視野、多層次的視角,深刻分析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工業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展望了前景,梳理了思路。
專家多角度多層次分析煤炭業如何發展
這次論壇有交流、有分析、有思考、有探索,內容豐富,達到了預期效果,即對煤炭工業“十三五”發展有指導意義,又對煤炭長遠發展有作用,匯聚了行業智慧,凝聚了共識。主要表現以下7個方面:
一是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更加清晰了。在今天的論壇演講和研討中,大家都對煤炭行業進入“需求增速放緩期、超前產能和庫存消化期、環境約束強化期、結構調整攻堅期”,“四期并存”的階段性特征進行了闡述,圍繞煤炭行業“四期并存”的新常態,提出了具有戰略性的思考。同時,大家還認識到,煤炭行業進入“四期并存”的階段性特征是10多年來持續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作用的客觀體現,對煤炭行業改革發展來講,既是嚴峻的挑戰,也蘊含著重要的發展機遇。
二是對煤炭行業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的途徑更加明確了。在推動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行業依靠數量、速度、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已經結束,必須轉向依靠質量、效益、集約型發展,必須轉向依靠理念創新、科技創新,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發展,提高煤炭安全、、綠色和智能化水平。
三是對煤炭消費總量“天花板”的認識以及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更加深刻了。謝克昌院士、王安建教授分別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借鑒先期工業化國家的經驗,對我國煤炭消費總量“天花板”問題,做了分析,提出了全國煤炭消費總量45億噸左右的研究成果。結合國內其他研究機構的預測結果,圍繞我國煤炭消費總量45~48億噸分析,當前煤炭產能過剩已成定局,短期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態勢很難改變。
四是對新常態下煤炭經濟的增長方式的研究和思考更加理性了。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行業發展繼續依靠上項目、鋪攤子、擴規模、價格上漲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在煤炭需求增速放緩,產能建設超前,庫存居高不下,進口煤總量較大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擴規模、增產能、漲價格的空間越來越小,“以量補價、讓利不讓市場”的傳統市場競爭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五是對煤炭發展戰略與“十三五”規劃發展思路更加清晰了。多年來,煤炭工業發展規劃都是以增量擴能為主,特別是“十五”以來煤炭產量快速擴張,煤炭企業更是以產量翻番、規模上水平為重點,2012年以來在需求大幅下滑之后,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增多,如何科學研判形勢,提出“十三五”煤炭工業發展的規劃思路、目標和重點,從政府主管部門、到相關研究機構和煤炭企業,都在總結和思考。如國家*提出了“十三五”煤炭資源開發“東部原則不新建,中部建一退一、適度建設資源枯竭接續項目,西部建設配套煤礦項目”的新思路;王安院士提出了“布局科學、產業集聚、結構多元、技術*、統籌兼顧”的發展思路;張文學、張升、卜昌森同志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提出了調整結構、轉型發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觀點和看法;這些思路、觀點和看法都將對煤炭發展戰略和規劃、對煤炭結構調整與轉型發展的途徑、技術路線、發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六是在推動能源供給、消費革命的新形勢下,對煤炭安全智能綠色生產和清潔低碳環保利用的技術路線、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逐漸形成了共識。圍繞推動能源供給和消費革命,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2014-2020年國家能源戰略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煤炭工業協會在系統研究推動能源革命的過程中,提出了促進煤炭安全綠色智能生產和提高煤炭清潔低碳環保利用水平的意見和建議;謝克昌院士*的*課題組,從煤炭清潔可持續利用戰略提出了科技驅動、科學開發、全面提質、輸運優化、*發電、轉化升級、節能降耗等七個方面戰略思路;謝和平院士從推動煤炭革命的高度,提出了煤炭戰略新思想;劉炯天院士從資源型產業服務化轉型方面,梳理了煤炭等資源型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徑;張玉卓院士從推進煤炭綠色發展方面,特別是在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示范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新觀點、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七是對煤炭企業稅費負擔重、資源枯竭煤礦退出難和推動行業脫困任務艱巨的問題反映集中。煤炭企業稅費負擔重,稅費重復征收的問題反映了多年,一直難以解決。今年煤炭資源稅開始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資源稅率提高;煤炭增值稅*高于全國工業產品平均稅率4倍左右,企業總體稅負水平仍難降低。一大批資源枯竭煤礦亟待退出,國有煤礦退出機制和相關政策缺失或不完善,煤礦有序退出難的問題依然突出。雖然,這對煤炭行業脫困工作,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受多重因素影響,真正實現行業脫困,任務還十分艱巨。
專家多角度多層次分析煤炭業如何發展
這次論壇有交流、有分析、有思考、有探索,內容豐富,達到了預期效果,即對煤炭工業“十三五”發展有指導意義,又對煤炭長遠發展有作用,匯聚了行業智慧,凝聚了共識。主要表現以下7個方面:
一是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更加清晰了。在今天的論壇演講和研討中,大家都對煤炭行業進入“需求增速放緩期、超前產能和庫存消化期、環境約束強化期、結構調整攻堅期”,“四期并存”的階段性特征進行了闡述,圍繞煤炭行業“四期并存”的新常態,提出了具有戰略性的思考。同時,大家還認識到,煤炭行業進入“四期并存”的階段性特征是10多年來持續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作用的客觀體現,對煤炭行業改革發展來講,既是嚴峻的挑戰,也蘊含著重要的發展機遇。
二是對煤炭行業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的途徑更加明確了。在推動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行業依靠數量、速度、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已經結束,必須轉向依靠質量、效益、集約型發展,必須轉向依靠理念創新、科技創新,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發展,提高煤炭安全、、綠色和智能化水平。
三是對煤炭消費總量“天花板”的認識以及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更加深刻了。謝克昌院士、王安建教授分別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借鑒先期工業化國家的經驗,對我國煤炭消費總量“天花板”問題,做了分析,提出了全國煤炭消費總量45億噸左右的研究成果。結合國內其他研究機構的預測結果,圍繞我國煤炭消費總量45~48億噸分析,當前煤炭產能過剩已成定局,短期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態勢很難改變。
四是對新常態下煤炭經濟的增長方式的研究和思考更加理性了。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行業發展繼續依靠上項目、鋪攤子、擴規模、價格上漲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在煤炭需求增速放緩,產能建設超前,庫存居高不下,進口煤總量較大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擴規模、增產能、漲價格的空間越來越小,“以量補價、讓利不讓市場”的傳統市場競爭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五是對煤炭發展戰略與“十三五”規劃發展思路更加清晰了。多年來,煤炭工業發展規劃都是以增量擴能為主,特別是“十五”以來煤炭產量快速擴張,煤炭企業更是以產量翻番、規模上水平為重點,2012年以來在需求大幅下滑之后,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增多,如何科學研判形勢,提出“十三五”煤炭工業發展的規劃思路、目標和重點,從政府主管部門、到相關研究機構和煤炭企業,都在總結和思考。如國家*提出了“十三五”煤炭資源開發“東部原則不新建,中部建一退一、適度建設資源枯竭接續項目,西部建設配套煤礦項目”的新思路;王安院士提出了“布局科學、產業集聚、結構多元、技術*、統籌兼顧”的發展思路;張文學、張升、卜昌森同志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提出了調整結構、轉型發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觀點和看法;這些思路、觀點和看法都將對煤炭發展戰略和規劃、對煤炭結構調整與轉型發展的途徑、技術路線、發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六是在推動能源供給、消費革命的新形勢下,對煤炭安全智能綠色生產和清潔低碳環保利用的技術路線、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逐漸形成了共識。圍繞推動能源供給和消費革命,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2014-2020年國家能源戰略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煤炭工業協會在系統研究推動能源革命的過程中,提出了促進煤炭安全綠色智能生產和提高煤炭清潔低碳環保利用水平的意見和建議;謝克昌院士*的*課題組,從煤炭清潔可持續利用戰略提出了科技驅動、科學開發、全面提質、輸運優化、*發電、轉化升級、節能降耗等七個方面戰略思路;謝和平院士從推動煤炭革命的高度,提出了煤炭戰略新思想;劉炯天院士從資源型產業服務化轉型方面,梳理了煤炭等資源型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徑;張玉卓院士從推進煤炭綠色發展方面,特別是在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示范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新觀點、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七是對煤炭企業稅費負擔重、資源枯竭煤礦退出難和推動行業脫困任務艱巨的問題反映集中。煤炭企業稅費負擔重,稅費重復征收的問題反映了多年,一直難以解決。今年煤炭資源稅開始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資源稅率提高;煤炭增值稅*高于全國工業產品平均稅率4倍左右,企業總體稅負水平仍難降低。一大批資源枯竭煤礦亟待退出,國有煤礦退出機制和相關政策缺失或不完善,煤礦有序退出難的問題依然突出。雖然,這對煤炭行業脫困工作,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受多重因素影響,真正實現行業脫困,任務還十分艱巨。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煤炭業走過“黃金十年”,步入寒冬。煤企“刮骨療傷”,限產轉型,轉型之路漫漫。而11月17日,中國與澳大利亞實質性結束自貿協定談判,根據談判結果,澳方對中國所有產品關稅終降為零,對煤炭行業沖擊較大,將進一步增強澳大利亞煤炭在國內的競爭優勢。
- 2015-02-04 11:31:33
- 2247
-
煤炭行業正經歷“寒冬期”,國家*出臺了《關于調控煤炭總量優化產業布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煤炭行業總量調控、優化布局、項目審批、產能管理、深化改革等工作提出一系列具體意見。
- 2015-02-04 11:31:33
- 2071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