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市場分析】作為一種清潔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頁巖氣的開發利用對于優化能源結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近年來,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呈快速增長的趨勢,而頁巖氣裝備及其配套技術的國產化進程,也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取得了突破。
頁巖氣裝備國產化進程不斷取得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頁巖氣資源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突破和裝備升級直接關系頁巖氣發展。繼美國頁巖氣開發取得成功之后,近幾年,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也呈快速增長的趨勢,直接帶動了頁巖氣技術和裝備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地質理論創新、勘探開發技術突破和裝備發展,是實現頁巖氣大規模、低成本開發的根本保障。
近年來我國頁巖氣勘查開發技術及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水平井成本不斷下降,施工周期不斷縮短。據介紹,我國已初步掌握了頁巖氣地球物理、鉆井、完井、壓裂改造等技術,具備了3500米以淺水平井鉆井及分段壓裂能力,自主研發的壓裂車等裝備已投入生產應用。水平井水平壓裂多22段,長2130米,少數頁巖氣鉆井深度超過5000米。水平井單井成本從1億元下降到5000萬~7000萬元,鉆井周期從150天減少到70天,短46天。
核心技術裝備全面實現國產化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12月29日,中國石化發布了國內非商業利益性頁巖氣專題報告——《中國石化頁巖氣開發環境、社會、治理報告》(ESG報告)。該報告顯示,作為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中國石化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國頁巖氣地層特點、適應性良好的水平井優快鉆井、長水平段壓裂試氣、試采開發配套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頁巖氣開發配套技術系列,相關裝備國產化也取得重要進展。這說明中國石化作為頁巖氣開發的*,在頁巖氣國產化設備及配套技術領域均達到了較*水平。
此外,在此之前的10月,中國石化國產橋塞及配套技術成功應用,這是國產橋塞及配套技術大規模應用于頁巖氣商業開采,它的成功應用完成了頁巖氣工程技術裝備自主化、國產化的“后一塊拼圖”,標志著中國頁巖氣開發核心技術裝備制造完全擺脫對外國公司的依賴,全面實現國產化。
除了兩桶油等頁巖氣開發的國企主力軍,在頁巖氣開發中,民企中也涌現出了一些后起之秀和企業,舉例來說,杰瑞集團自主研發的“阿波羅”壓裂車高功率可達4500馬力,是目前單機功率大的壓裂車。據介紹,該壓裂車將中國油氣壓裂作業帶入了全新渦輪時代的同時,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三個擁有渦輪壓裂裝備的國家,標志著我國在能源關鍵裝備上又一次取得重大突破。
產業前景廣闊
對于油氣裝備業的發展,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張抗表示:“我國非常規油氣的發展不缺技術和資源,缺的是體制和動力,這正是限制發展的根本原因。如果上游開放了,整個行業就成了活水。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未來將出現大量的中小型企業良性競爭、蓬勃發展的局面。而這一局面將會為裝備制造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可能將創造出新的歷史。”
對此,*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也持類似觀點,其認為我國頁巖氣發展面臨的大困難不是資金、技術和資源問題,而是體制問題。張大偉說,我國頁巖氣資源非常豐富。如果能夠破除體制機制等各方面的障礙和壁壘,頁巖氣產量有望取得大幅提升,并將帶動裝備制造產業的快速發展。
從上述觀點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讀出非常規油氣的發展只要跨越一些障礙使整個行業變成活水,就可以實現美好的發展,總體來說產業前景廣闊。
政策扶持至關重要
趙志明表示,國內頁巖氣的勘探開發決定了裝備產業的發展,而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能否開局良好,政策扶持至關重要。未來國家需要積極開展有效推動頁巖氣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研究,探索形成低成本的發展思路。他對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與裝備產業的政策扶持給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價格補貼。*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頁巖氣開發,將有助于頁巖氣產業化發展。
二是稅費減免。頁巖氣實現規模開發以前,將前期研究勘探開發費用抵充,不能上繳稅費,免交探礦權與采礦權的使用費。頁巖氣規模開發盈利后,前若干年免征企業所得稅,對增值稅實施先征后返,或即征即返。此外,頁巖氣新技術、新工藝研發費參照煤層氣稅費,要給予非常規天然氣財稅優惠政策;對2020年以前企業在非常規天然氣領域投入的勘探開發、關鍵設備、技術引進、開發與創新費用給予免稅政策。
三是設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推動頁巖氣工程技術與配套的設備發展。特別是重大技術裝備,還是要國家列入專項來推動發展,相關課題組也建議搭建平臺,切實落實中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跟核心區的分布。他建議,國家應建立頁巖氣、致密氣、煤層氣和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集中優勢力量,加強協同攻關,對有利于頁巖評價技術、鉆水平井及分段壓裂改造技術都繼續進行技術攻關。
我國的頁巖氣資源豐富,國產化技術及裝備的工業化擴大應用,裝備國產化進程的不斷突破,將大幅降低頁巖氣勘探開采成本,實現頁巖氣的、、低成本經濟開發,對促進我國頁巖氣商業化開發,拉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加快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及大氣污染治理等具有重要意義。
頁巖氣裝備國產化進程不斷取得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頁巖氣資源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突破和裝備升級直接關系頁巖氣發展。繼美國頁巖氣開發取得成功之后,近幾年,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也呈快速增長的趨勢,直接帶動了頁巖氣技術和裝備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地質理論創新、勘探開發技術突破和裝備發展,是實現頁巖氣大規模、低成本開發的根本保障。
近年來我國頁巖氣勘查開發技術及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水平井成本不斷下降,施工周期不斷縮短。據介紹,我國已初步掌握了頁巖氣地球物理、鉆井、完井、壓裂改造等技術,具備了3500米以淺水平井鉆井及分段壓裂能力,自主研發的壓裂車等裝備已投入生產應用。水平井水平壓裂多22段,長2130米,少數頁巖氣鉆井深度超過5000米。水平井單井成本從1億元下降到5000萬~7000萬元,鉆井周期從150天減少到70天,短46天。
核心技術裝備全面實現國產化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12月29日,中國石化發布了國內非商業利益性頁巖氣專題報告——《中國石化頁巖氣開發環境、社會、治理報告》(ESG報告)。該報告顯示,作為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中國石化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國頁巖氣地層特點、適應性良好的水平井優快鉆井、長水平段壓裂試氣、試采開發配套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頁巖氣開發配套技術系列,相關裝備國產化也取得重要進展。這說明中國石化作為頁巖氣開發的*,在頁巖氣國產化設備及配套技術領域均達到了較*水平。
此外,在此之前的10月,中國石化國產橋塞及配套技術成功應用,這是國產橋塞及配套技術大規模應用于頁巖氣商業開采,它的成功應用完成了頁巖氣工程技術裝備自主化、國產化的“后一塊拼圖”,標志著中國頁巖氣開發核心技術裝備制造完全擺脫對外國公司的依賴,全面實現國產化。
除了兩桶油等頁巖氣開發的國企主力軍,在頁巖氣開發中,民企中也涌現出了一些后起之秀和企業,舉例來說,杰瑞集團自主研發的“阿波羅”壓裂車高功率可達4500馬力,是目前單機功率大的壓裂車。據介紹,該壓裂車將中國油氣壓裂作業帶入了全新渦輪時代的同時,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三個擁有渦輪壓裂裝備的國家,標志著我國在能源關鍵裝備上又一次取得重大突破。
產業前景廣闊
對于油氣裝備業的發展,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張抗表示:“我國非常規油氣的發展不缺技術和資源,缺的是體制和動力,這正是限制發展的根本原因。如果上游開放了,整個行業就成了活水。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未來將出現大量的中小型企業良性競爭、蓬勃發展的局面。而這一局面將會為裝備制造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可能將創造出新的歷史。”
對此,*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也持類似觀點,其認為我國頁巖氣發展面臨的大困難不是資金、技術和資源問題,而是體制問題。張大偉說,我國頁巖氣資源非常豐富。如果能夠破除體制機制等各方面的障礙和壁壘,頁巖氣產量有望取得大幅提升,并將帶動裝備制造產業的快速發展。
從上述觀點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讀出非常規油氣的發展只要跨越一些障礙使整個行業變成活水,就可以實現美好的發展,總體來說產業前景廣闊。
政策扶持至關重要
趙志明表示,國內頁巖氣的勘探開發決定了裝備產業的發展,而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能否開局良好,政策扶持至關重要。未來國家需要積極開展有效推動頁巖氣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研究,探索形成低成本的發展思路。他對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與裝備產業的政策扶持給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價格補貼。*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頁巖氣開發,將有助于頁巖氣產業化發展。
二是稅費減免。頁巖氣實現規模開發以前,將前期研究勘探開發費用抵充,不能上繳稅費,免交探礦權與采礦權的使用費。頁巖氣規模開發盈利后,前若干年免征企業所得稅,對增值稅實施先征后返,或即征即返。此外,頁巖氣新技術、新工藝研發費參照煤層氣稅費,要給予非常規天然氣財稅優惠政策;對2020年以前企業在非常規天然氣領域投入的勘探開發、關鍵設備、技術引進、開發與創新費用給予免稅政策。
三是設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推動頁巖氣工程技術與配套的設備發展。特別是重大技術裝備,還是要國家列入專項來推動發展,相關課題組也建議搭建平臺,切實落實中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跟核心區的分布。他建議,國家應建立頁巖氣、致密氣、煤層氣和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集中優勢力量,加強協同攻關,對有利于頁巖評價技術、鉆水平井及分段壓裂改造技術都繼續進行技術攻關。
我國的頁巖氣資源豐富,國產化技術及裝備的工業化擴大應用,裝備國產化進程的不斷突破,將大幅降低頁巖氣勘探開采成本,實現頁巖氣的、、低成本經濟開發,對促進我國頁巖氣商業化開發,拉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加快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及大氣污染治理等具有重要意義。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涪陵區綜合能源站發展規劃(2023—2030年)》共計建設綜合能源站28座,其中白濤工業園區白濤組團4座、白濤工業園區清溪組團1座、白濤工業園區臨港組團8座、涪陵高新區10座、珍溪鎮片區1座、馬武鎮片區1座、老城區3座。
- 2015-01-12 11:04:04
- 18899
-
這十項計量伙伴計劃涉及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與空天、醫療器械、智能控制系統、電動汽車充電系統、軌道交通裝備、綠色石化、工業機器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以及生物制藥等十個領域。
- 2015-01-12 11:04:04
- 220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