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在线|亚洲/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五月婷婷基地

當前位置:化工機械設備網>新聞首頁>編輯視角

煤化工產業重壓下尋出路

2015-01-09 10:46:37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閱讀量:2272 我要評論


  【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編輯視點】無論從產品的類別還是從生產能力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煤化工產業規模大的國家。能源市場上油價暴跌成為了主基調,使得絕大多數煤化工產品的成本優勢蕩然無存,企業早已無錢可賺甚至虧損。煤化工產業在這種重壓之下,找尋著出路。



煤化工產業重壓下尋出路
  
  油價暴跌煤化工產業堪憂
  
  隨著近期油價暴跌,煤化工產業的盈虧平衡點(油價70至80美元/桶,具體視煤價而定)已經失守,中國煤化工產業遇到了真正的沖擊。
  
  1月5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暴跌5%,盤中跌破每桶50美元大關,至每桶49.95美元。短短半年時間,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經從2014年6月份每桶107美元的高點下跌50%以上,刷新了2009年4月以來的低價格,也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原油價格短期內的大跌幅。
  
  有研究顯示,石油基化工產品成本構成中,原油所占比例接近80%,油價大跌必然帶動石化產品成本大幅下降;而煤化工產品中,煤炭成本占到30%左右。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油價暴跌,已經讓煤化工市場大為受挫。
  
  業內專家認為,油價每桶70美元是煤制油項目的盈虧平衡點,在煤價為每噸400元的條件下,油價在每桶80美元時,間接煤制油仍盈利;但當油價下降到每桶60美元時,煤制油項目就會虧損。
  
  原國家*局長張國寶也認為,當油價跌到70美元/桶左右時,煤制油競爭不過原油。
  
  從成本構成的分析來看,煤化工產品成本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與目前低油價時代的石油基化工產品相抗衡的。有石化行業專家稱,煤化工產品的成本一般分為兩部分,廠房、設備等固定成本與原料價格等可變成本各占50%,其中煤炭成本占到30%左右。而石油基化工產品成本構成中,原油所占成本比例接近80%,油價大幅下跌必將帶動石化產品成本的大幅下降。
  
  而現在油價屢創新低,每桶50美元關口已經失守;油價的下跌直接吞噬了煤化工企業的利潤,幾乎所有的煤化工產品均已無利可圖。
  
  這讓原本就沒有什么競爭優勢的煤化工產品的生存狀況變得更加艱辛,整個行業都備受煎熬!
  
  困境中創新尋出路
  
  胡遷林認為,開好示范項目是當務之急。“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煤化工正處在從傳統向現代升級轉型、規模化發展的初期,許多技術屬于世界*,正在示范裝置的驗證階段,把示范項目開好是當務之急。企業一方面應該在打通技術路線、收集數據、完善工藝等方面練好內功,積累經驗,突破關鍵技術;另一方面要不斷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提高裝置的穩定性和運行效率,在示范項目運行中找到提高產品經濟性和節能節水等環保問題的解決方案,探索出一條清潔、環保、率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路徑。”胡遷林表示。
  
  孫啟文也認為開好示范裝置十分必要。煤制油工藝過程復雜、工藝路線長,要經過較長的示范裝置驗證,才能大規模擴產,還要在大型裝備匹配性應用及過程優化集成方面進行進一步驗證和技術攻關,才能保裝置的穩定可靠長周期運行。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助理、能源化工處處長李志堅也曾表示,目前階段國家對新型煤化工發展的態度是支持鼓勵關鍵核心技術的開發和產業的升級示范,而并非大規模產業化發展。保障示范裝置的安穩長滿運行,不斷完善工藝路線,取得關鍵性數據是當前主要的任務。
  
  顯然,在示范工程的運行當中,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是不可或缺的。我國煤化工得以快速發展也是得益于在一批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比如大型*煤氣化、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和間接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萬噸級煤制芳烴、低階煤分質利用等技術。正是這些我國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使得我國煤化工產業得以在短期內脫穎而出。
  
  無論是要擺脫當前困境還是著眼長遠發展,胡遷林認為技術創新始終是產業得以前行的內在驅動力。目前技術創新應著眼于3方面:一是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轉化率、降低能耗,提高示范裝置的經濟性,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二是延長產業鏈,開發新產品、拓寬煤化工產品的市場;三是要在提高裝置的國產化率上下功夫。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
推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