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市場分析】自“十一五”以來,中國煤制烯烴工業就被確立為優先發展的*煤化工方向之一。近年來,我國乙烯工業發展迅猛,以乙烯和丙烯為代表的烯烴產品是重要的基礎化合物,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產品,烯烴工業的發展帶動著其他有機化工產品的發展。
烯烴路線哪家強?不同原料效益有差
主要形式
當前我國乙烯和丙烯主要是通過石腦油、輕柴油裂解生產,其特點是過分依賴石油。近年來油價持續高位,使得我國聚烯烴產品面臨較高的成本壓力。煤制烯烴即煤基甲醇制烯烴,是指以煤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通過甲醇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烴的技術,主要包含煤制甲醇和甲醇制烯烴兩個過程。在整個煤制烯烴的生產中,消耗原料所占的成本比例相對比較低,而更多的成本代價集中在投資和財務費用方面。
甲醇制烯烴
隨著乙烯和煉油工業快速發展,丙烯產能與產量也不斷增長。2013年丙烯產能達2082萬噸/年,產量1903萬噸,進口量264萬噸,表觀消費量2167萬噸,國內消費自給率87.8%。目前從當量消費量來看,我國乙烯、丙烯當量消費仍有很大缺口,乙烯丙烯工業發展仍有很大潛力。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占17.7%,煤炭占68.5%,天然氣占4.7%,而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原油進口依存度逐年增加,2013年原油對外依存度為57.4%,近幾年原油對外依存度一直保持持續上升的態勢,預計到2015年原油對外依存度將接近60%。
目前,國內乙烯、丙烯主要以石化路線生產,嚴重依賴石油。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對以石化路線生產乙烯、丙烯產品的發展產生了限制,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特點決定了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依靠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降低對石油進口的依存度,充分發揮煤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煤化工高新技術產業,以煤化工產品替代石油化工產品。適度合理的發展甲醇制烯烴,實現乙烯和丙烯生產原料多元化,對減輕原油供應壓力,發展乙烯、丙烯工業有重大意義。
總體來看,甲醇制烯烴項目的經濟效益主要取決于成本,即取決于煤炭價格和甲醇成本。另外,煤化工項目需要的電量和蒸汽量較大,如投資者可實現“煤-電-化”一體化生產,則可大限度地降低甲醇和烯烴的生產成本。
因此,以煤為源頭的烯烴路線(煤-甲醇-烯烴)多建設在水資源和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而以外購甲醇為源頭的烯烴路線(甲醇-烯烴)則建設在港口地區,便于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近40個在建或在開展前期工作的煤制烯烴項目,若能如期建成投產,到2017年國內煤制烯烴產能將超過2000萬噸。
煤制烯烴
煤制烯烴投資是非常昂貴的,帶來的財務和折舊費用占到成本的40%,其次為氣化原料煤和提供能量的燃料煤,總計占成本的43%。因此控制投資額和煤炭價格是降低煤制烯烴一體化項目成本的關鍵。據相關人士測算,當前煤制烯烴成本在8000-9000元/噸之間。然而國內PVC產品,即便是乙烯法PVC目前的售價也僅僅是在6600-6800元/噸,如此之高的乙烯成本,用來做PVC產品,仍是明顯的“虧本生意”。
生產成本上煤制烯烴則更具有優勢。在石油價格為每桶110美元和煤炭價格每噸500元的情況下,石油路線和煤路線制烯烴的生產成本分別為10500~11200元/噸和5100~5200元/噸。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煤制烯烴路線比石腦油裂解路線水耗高、CO2排放多。煤制烯烴路線噸烯烴產品耗水量30噸,是石油基路線的30倍。煤制烯烴路線生產噸烯烴CO2排放量約10.36噸,是石油基路線的3.5倍。
總體來看,在目前價格下煤制烯烴路線聚烯烴產品成本約為石腦油路線的80%左右,成本構成與石腦油制烯烴不同,原料成本顯著低于石腦油路線,而固定資產折舊費明顯高于石腦油路線,且比石腦油路線水耗高、二氧化碳排放多。
目前,隨著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裝置的陸續投產,甲醇制烯烴產業已出現產能大幅度增長的發展勢頭,屆時對甲醇的需求量將會猛增,原料甲醇的供應問題將直接影響甲醇制烯烴產業的發展趨勢。
烯烴路線哪家強?不同原料效益有差
主要形式
當前我國乙烯和丙烯主要是通過石腦油、輕柴油裂解生產,其特點是過分依賴石油。近年來油價持續高位,使得我國聚烯烴產品面臨較高的成本壓力。煤制烯烴即煤基甲醇制烯烴,是指以煤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通過甲醇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烴的技術,主要包含煤制甲醇和甲醇制烯烴兩個過程。在整個煤制烯烴的生產中,消耗原料所占的成本比例相對比較低,而更多的成本代價集中在投資和財務費用方面。
甲醇制烯烴
隨著乙烯和煉油工業快速發展,丙烯產能與產量也不斷增長。2013年丙烯產能達2082萬噸/年,產量1903萬噸,進口量264萬噸,表觀消費量2167萬噸,國內消費自給率87.8%。目前從當量消費量來看,我國乙烯、丙烯當量消費仍有很大缺口,乙烯丙烯工業發展仍有很大潛力。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占17.7%,煤炭占68.5%,天然氣占4.7%,而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原油進口依存度逐年增加,2013年原油對外依存度為57.4%,近幾年原油對外依存度一直保持持續上升的態勢,預計到2015年原油對外依存度將接近60%。
目前,國內乙烯、丙烯主要以石化路線生產,嚴重依賴石油。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對以石化路線生產乙烯、丙烯產品的發展產生了限制,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特點決定了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依靠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降低對石油進口的依存度,充分發揮煤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煤化工高新技術產業,以煤化工產品替代石油化工產品。適度合理的發展甲醇制烯烴,實現乙烯和丙烯生產原料多元化,對減輕原油供應壓力,發展乙烯、丙烯工業有重大意義。
總體來看,甲醇制烯烴項目的經濟效益主要取決于成本,即取決于煤炭價格和甲醇成本。另外,煤化工項目需要的電量和蒸汽量較大,如投資者可實現“煤-電-化”一體化生產,則可大限度地降低甲醇和烯烴的生產成本。
因此,以煤為源頭的烯烴路線(煤-甲醇-烯烴)多建設在水資源和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而以外購甲醇為源頭的烯烴路線(甲醇-烯烴)則建設在港口地區,便于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近40個在建或在開展前期工作的煤制烯烴項目,若能如期建成投產,到2017年國內煤制烯烴產能將超過2000萬噸。
煤制烯烴
煤制烯烴投資是非常昂貴的,帶來的財務和折舊費用占到成本的40%,其次為氣化原料煤和提供能量的燃料煤,總計占成本的43%。因此控制投資額和煤炭價格是降低煤制烯烴一體化項目成本的關鍵。據相關人士測算,當前煤制烯烴成本在8000-9000元/噸之間。然而國內PVC產品,即便是乙烯法PVC目前的售價也僅僅是在6600-6800元/噸,如此之高的乙烯成本,用來做PVC產品,仍是明顯的“虧本生意”。
生產成本上煤制烯烴則更具有優勢。在石油價格為每桶110美元和煤炭價格每噸500元的情況下,石油路線和煤路線制烯烴的生產成本分別為10500~11200元/噸和5100~5200元/噸。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煤制烯烴路線比石腦油裂解路線水耗高、CO2排放多。煤制烯烴路線噸烯烴產品耗水量30噸,是石油基路線的30倍。煤制烯烴路線生產噸烯烴CO2排放量約10.36噸,是石油基路線的3.5倍。
總體來看,在目前價格下煤制烯烴路線聚烯烴產品成本約為石腦油路線的80%左右,成本構成與石腦油制烯烴不同,原料成本顯著低于石腦油路線,而固定資產折舊費明顯高于石腦油路線,且比石腦油路線水耗高、二氧化碳排放多。
目前,隨著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裝置的陸續投產,甲醇制烯烴產業已出現產能大幅度增長的發展勢頭,屆時對甲醇的需求量將會猛增,原料甲醇的供應問題將直接影響甲醇制烯烴產業的發展趨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2018年,烯烴、聚烯烴等產品新增產能創新高,2019年全產業鏈將迎來更大規模的擴能,絕大多數產能在2019年新增規模均超過2018年。
- 2014-12-20 09:58:22
- 1025
-
該項目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皖北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組建,一期總投資267億元,配套建設年產400萬噸煤礦,用以生產煤制甲醇及轉化烯烴和衍生產品。
- 2014-12-20 09:58:22
- 1348
-
近日,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煤制170萬噸/年甲醇及轉化烯烴項目再傳捷報,由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總承包的甲醇合成和硫磺回收裝置順利建成中交。截至目前,中安聯合煤化工項目76個主項累計實現中交18個。
- 2014-12-20 09:58:22
- 2477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