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編輯視點】當前我國的天然氣缺口很大,需求快速增長,大力發展煤制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產業具有相當程度的必要性。煤化工作為石化行業發展的亮點,呈現了高速發展的勢頭,尤其是煤氣化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石化行業發展正面臨多種趨勢,而技術仍是重中之重。
胡遷林提“十三五”石化行業技術發展重點
2014年11月21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授獎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隆重表彰了2014年度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的獲獎單位和個人。十屆*常委會副委員長、原化工部部長顧秀蓮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出席參加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發表了題為《石油和化工產業技術創新現狀與“十三五”技術創新前瞻》的報告。報告就當前石油和化工產業技術創新的現狀以及當前面臨的形勢為“十三五”產業技術創新工作做了前瞻。
胡遷林指出,當前,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基礎性研究和共性技術開發工作還較為薄弱,成果的工程轉化能力不強,成套工業化技術不多;產品創新、創制等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節能環保技術開發相對滯后,不能支撐行業快速發展、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能力不足,科技投入強度偏低。
單系列13-20億立方米/年的合成氣甲烷化技術、以煤為原料生產芳烴及衍生物關鍵技術、等離子體裂解煤制乙炔成套裝備技術將成為“十三五”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
目前國內已開工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均采用國外的甲烷化技術(托普索、戴維和魯奇公司),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國產化的甲烷化技術,其中關鍵技術包含高性能甲烷化催化劑技術、甲烷化反應器技術等。
胡遷林在報告時指出,目前我國高質量芳烴產品的生產主要來自石油技術路線,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及對芳烴需求的日益增長,作為芳烴生產原料的石油資源,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短缺局面,已成為制約我國芳烴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因此,芳烴的煤基石油替代路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其中,包含甲醇制芳烴的催化劑以及流化床甲醇制芳烴的連續反應再生技術(FMTA)等。
此外,等離子裂解煤制乙炔工藝也是“十三五”重點要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等離子裂解煤制乙炔工藝集產品制造、能源轉換、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四大功能于一體,具有低碳、低資源消耗、低污染、流程短、潔凈等特點,有望成為煤炭清潔利用的一條新的重要途徑,也將成為替代石油路線及電石乙炔獲取乙炔等化工基礎原料的重要途徑。其中,5MW等離子體煤質乙炔工業性試驗裝置、分離與精制工藝要著重發展。
與此同時,針對現代煤化工的發展現狀,胡遷林指出,大型的現代煤化工裝備:單爐投煤量2000-2000噸/日的大型*氣化技術及裝備、單系列13-20億立方米/年的大型甲烷化反應器、特大型智能化空分壓縮機組、單系列100萬噸/年以上的吠陀合成反應器、單系列100萬噸/年以上的大型甲醇合成反應器、單系列100萬噸/年以上的低質煤提質(熱解)技術裝備等裝備將成為“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對象。
石化電子商務平臺可實現企業客戶雙贏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進一步指出,大宗商品市場告別了黃金時代,已經進入買方市場。消費互聯網大勢已定,產業互聯網正在興起,以“BAT”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者在產業互聯網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今年7月28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為石化企業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山東省經信委副主任楊少軍在會議中表示,作為我國石化行業大省,山東擁有規模以上石化企業4521家,其中90%以上的商務活動是在企業與企業之間完成,有發展電子商務的堅實基礎。今年前三季度,山東省電子商務交易量達到8000億元,增速超過30%,發展勢頭良好。
業內人士稱,石油化工實現電子商務平臺后,按照統一的流程,在統一的網絡供貨商處采購,將使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的采購模式發生的變化,也將改變其支付、物流模式。
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石油化工產業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實現企業與客戶的無縫對接,使技術和資源大化融合,擴大銷售渠道,降低銷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并且將采購與銷售的全過程透明化公開化,讓企業與供應商、客戶更加緊密合作,借此來實現雙贏效果。
石化環保工作明確兩大原則
2014年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環境保護、清潔生產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交流會在青島舉辦。與會代表認為,推進石化行業的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節能降耗工作,應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強新技術交流;以法制建設、行業法規標準為約束,逐步規范行業現狀,構建節能環保的綠色生產鏈和供應鏈。
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勇武表示,技術創新是行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也是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支撐。“我國工業化技術創新正處于饑渴狀態,其中也包括節能環保領域。”李勇武說。當前,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體系還沒有真正形成,技術交易市場發育不足,信息不暢致使技術供需脫節,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還存在瓶頸,影響了創新驅動節能環保升級的進程。
李勇武同時強調,法制建設在環保領域的作用不斷增強。新環保法即將實施,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也在制定大氣、水體、土壤污染排放的相關指標,今后石化行業面臨更加嚴格的法律和制度約束。
*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楊鐵生認為,突破能源、環境的制約,技術創新是核心力量。要強化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支持建設節能環保創新實驗室。對行業內納入示范和重點支撐的節能環保技術要進行分類指引,加強交流和推廣普及。
楊鐵生建議,石化企業要按照自身環保技術所處的不同階段分類推進技術創新,企業之間則要集中力量攻關一批行業核心技術,加強技術示范,加快產業化應用;要采用技術轉讓、合作推廣等多種形式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要學會用好稅收激勵政策,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與會企業代表表示,當前環保標準由綜合性向專業化轉變是一個新趨勢,石油煉制、化肥行業、煤化工等多項行業標準都正在制定當中。因此,今后大部分企業都要進行環保升級改造,以達到環境指標要求。
胡遷林提“十三五”石化行業技術發展重點
2014年11月21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授獎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隆重表彰了2014年度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的獲獎單位和個人。十屆*常委會副委員長、原化工部部長顧秀蓮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出席參加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發表了題為《石油和化工產業技術創新現狀與“十三五”技術創新前瞻》的報告。報告就當前石油和化工產業技術創新的現狀以及當前面臨的形勢為“十三五”產業技術創新工作做了前瞻。
胡遷林指出,當前,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基礎性研究和共性技術開發工作還較為薄弱,成果的工程轉化能力不強,成套工業化技術不多;產品創新、創制等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節能環保技術開發相對滯后,不能支撐行業快速發展、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能力不足,科技投入強度偏低。
單系列13-20億立方米/年的合成氣甲烷化技術、以煤為原料生產芳烴及衍生物關鍵技術、等離子體裂解煤制乙炔成套裝備技術將成為“十三五”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
目前國內已開工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均采用國外的甲烷化技術(托普索、戴維和魯奇公司),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國產化的甲烷化技術,其中關鍵技術包含高性能甲烷化催化劑技術、甲烷化反應器技術等。
胡遷林在報告時指出,目前我國高質量芳烴產品的生產主要來自石油技術路線,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及對芳烴需求的日益增長,作為芳烴生產原料的石油資源,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短缺局面,已成為制約我國芳烴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因此,芳烴的煤基石油替代路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其中,包含甲醇制芳烴的催化劑以及流化床甲醇制芳烴的連續反應再生技術(FMTA)等。
此外,等離子裂解煤制乙炔工藝也是“十三五”重點要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等離子裂解煤制乙炔工藝集產品制造、能源轉換、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四大功能于一體,具有低碳、低資源消耗、低污染、流程短、潔凈等特點,有望成為煤炭清潔利用的一條新的重要途徑,也將成為替代石油路線及電石乙炔獲取乙炔等化工基礎原料的重要途徑。其中,5MW等離子體煤質乙炔工業性試驗裝置、分離與精制工藝要著重發展。
與此同時,針對現代煤化工的發展現狀,胡遷林指出,大型的現代煤化工裝備:單爐投煤量2000-2000噸/日的大型*氣化技術及裝備、單系列13-20億立方米/年的大型甲烷化反應器、特大型智能化空分壓縮機組、單系列100萬噸/年以上的吠陀合成反應器、單系列100萬噸/年以上的大型甲醇合成反應器、單系列100萬噸/年以上的低質煤提質(熱解)技術裝備等裝備將成為“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對象。
石化電子商務平臺可實現企業客戶雙贏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進一步指出,大宗商品市場告別了黃金時代,已經進入買方市場。消費互聯網大勢已定,產業互聯網正在興起,以“BAT”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者在產業互聯網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今年7月28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為石化企業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山東省經信委副主任楊少軍在會議中表示,作為我國石化行業大省,山東擁有規模以上石化企業4521家,其中90%以上的商務活動是在企業與企業之間完成,有發展電子商務的堅實基礎。今年前三季度,山東省電子商務交易量達到8000億元,增速超過30%,發展勢頭良好。
業內人士稱,石油化工實現電子商務平臺后,按照統一的流程,在統一的網絡供貨商處采購,將使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的采購模式發生的變化,也將改變其支付、物流模式。
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石油化工產業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實現企業與客戶的無縫對接,使技術和資源大化融合,擴大銷售渠道,降低銷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并且將采購與銷售的全過程透明化公開化,讓企業與供應商、客戶更加緊密合作,借此來實現雙贏效果。
石化環保工作明確兩大原則
2014年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環境保護、清潔生產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交流會在青島舉辦。與會代表認為,推進石化行業的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節能降耗工作,應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強新技術交流;以法制建設、行業法規標準為約束,逐步規范行業現狀,構建節能環保的綠色生產鏈和供應鏈。
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勇武表示,技術創新是行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也是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支撐。“我國工業化技術創新正處于饑渴狀態,其中也包括節能環保領域。”李勇武說。當前,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體系還沒有真正形成,技術交易市場發育不足,信息不暢致使技術供需脫節,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還存在瓶頸,影響了創新驅動節能環保升級的進程。
李勇武同時強調,法制建設在環保領域的作用不斷增強。新環保法即將實施,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也在制定大氣、水體、土壤污染排放的相關指標,今后石化行業面臨更加嚴格的法律和制度約束。
*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楊鐵生認為,突破能源、環境的制約,技術創新是核心力量。要強化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支持建設節能環保創新實驗室。對行業內納入示范和重點支撐的節能環保技術要進行分類指引,加強交流和推廣普及。
楊鐵生建議,石化企業要按照自身環保技術所處的不同階段分類推進技術創新,企業之間則要集中力量攻關一批行業核心技術,加強技術示范,加快產業化應用;要采用技術轉讓、合作推廣等多種形式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要學會用好稅收激勵政策,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與會企業代表表示,當前環保標準由綜合性向專業化轉變是一個新趨勢,石油煉制、化肥行業、煤化工等多項行業標準都正在制定當中。因此,今后大部分企業都要進行環保升級改造,以達到環境指標要求。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2024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成功召開!石化行業奔向氫能發展新高地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李云鵬在12月4—5日于北京舉行的2024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著重強調了發展氫能的重要性。- 2014-11-25 09:30:31
- 18294
-
以區域發展為全國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注能——第十六次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工作座談會暨首屆石化行業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成功召開
11月19日,第十六次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工作座談會暨首屆石化行業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與2024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同期在天津舉行。- 2014-11-25 09:30:31
- 1727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