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市場分析】當前正值用煤淡季,電廠日耗不高;雖然在國家煤炭行業脫困相關政策、措施推動下,北方港口下水的動力煤出現價格企穩跡象。但煤炭市場運行并不樂觀,下游電廠庫存高位,需求不旺,采購煤炭積極性較低。沿海煤炭運輸主要以剛性拉運為主。
今年上半年,下游需求不振,煤價低位運行;北方港口運煤碼頭,到港船舶減少、用戶購煤欲望不強。進入下半年,夏季用煤高峰到來,電廠積極采購煤炭,補充庫存,煤炭市場出現好轉跡象;借助國家脫困救市政策的出臺,神華等大型煤企于8月初和9月初連續兩次小幅上調煤價,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還從10月10日開始,將各煤種上漲15元/噸。但是,9月份至今,部分中小煤企和貿易商并沒有跟隨大型煤企大幅上調煤價,與大型煤炭企業保持一致,而是繼續低位銷售。當前,在北方港口,市場煤交易并不活躍,已辦手續船舶很少,港口發運量有所下降,動力煤實際交易價比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報價略低一些。
具體分析如下:
1.電廠提前采購,庫存早已升至高位。
8月份,曾有傳聞,大秦線檢修時間提前到9月中旬。由于時間緊迫,為避免鐵路檢修期間,出現:煤價上漲和資源緊張;下游用戶提前增加船舶運力,趕往北方港口拉運煤炭,采購積極性高漲,北方港口也科學組織,加快運輸,8月份,北方運煤港口發運量創好成績。筆者分析,電廠此時搶購煤炭,目的有兩個:一是補充夏季用煤高峰時損耗的庫存,避免存煤吃緊;二是在大秦線檢修之前增加采購數量。因此,經歷了8月份的集中搶運之后,電廠庫存普遍達到高位。進入9月份,電廠日耗下降,采購積極性有所降低,剛性拉運逐漸成為沿海煤炭運輸的主線。
9月份,下游較高的電煤庫存狀況及其較低的電煤日耗水平形成強烈的反差,造成電廠庫存不斷攀高,抑制了電力企業的電煤采購熱情,遲滯了動力煤價格回升的步伐。進入10月份,瀕臨大秦線檢修,煤炭搶運沒有出現,除海運費略有回升以外,煤炭市場依然冷清,需求仍很平淡。大秦線檢修開始后,下游電廠采購積極性依然不高,到港拉煤船舶減少,煤炭運輸保持低位運行。9月30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8652萬噸;10月10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超過9045萬噸,可用天數高達31天;其中,沿海浙能等六大電廠合計存煤1430萬噸,可用26天。
2.工業用電不振,影響了用煤量。
在國家繼續推進經濟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產業逐步向西北內陸地區轉移,導致東南沿海地區的煤炭需求增速放緩。同時,國家對節能減排重視,煤炭資源浪費現象將進一步改善,也使高耗能行業用電大幅減少。
今年,煤炭市場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現象,煤價直線下跌,煤企效益下滑。煤炭需求較差的原因,除了大家都熟知的:進口煤沖擊國內市場、夏天高溫天氣不多、水電等清潔能源替代因素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工業用電不振,影響了煤炭需求;用電量放慢與工業用電減緩有直接關系。今年以來,我國正處于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以及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經濟增速明顯趨緩。基礎設施、房地產、加工業等行業收縮,導致鋼鐵、電力、建材等行業效益下滑,粗鋼、水泥產量低速增長,煤炭需求有所下降。外貿出口方面,今年以來,環境復雜嚴峻,發達經濟體乍暖還寒,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外部需求不振,影響國內工業生產。
3.民用電下降較多,水電影響依然存在。
今年夏季,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我國南方地區雨水較大,水電運行良好,火電壓力減輕。今年1-8月份,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4.4%,其中火電增長1.4%,水電增長17.2%,8月份,水電單月增幅更是達到了37.2%。今年7月份,溪洛渡及向家壩發電機組全部投產,復奉、錦蘇、賓金三大特高壓滿負荷向華東地區輸電。數據顯示,今年6-8月,*公司完成特高壓輸電交易4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特高壓的快速發展,大幅的提升了水電外送能力,從而促使水電對火電產生了較強的代替效應。
9月份到10月初,南方天氣轉涼,空調負荷減少,沿海、沿江地區民用電大幅下降,耗煤量減少;但雨水不減,水電繼續發力提供支撐,火電受到抑制,致使電力集團耗煤量難以擺脫低位運行。進入秋季,受熱帶低壓和臺風影響,南方地區持續出現強降雨。一方面造成氣溫大幅回落,居民用電需求驟降;另一方面使得水電再次發力,導致沿海火電廠日耗大幅下降。9月份到10月初,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合計保持在60萬噸以下的低位水平。10月12日,日耗僅為50.9萬噸,其中,浙能電廠日耗始終保持在8萬噸左右的低位運行;而在去年同期,六大電廠日耗合計約為65萬噸,浙能電廠日耗高達10萬噸。
4.進口煤補充作用仍在。
隨著國內煤價走低,進口煤與國內煤價差不斷縮小,再加上限制進口政策的出臺,進口煤利潤縮小,貿易商對進口煤采購較為謹慎,進口煤增速正放緩。
為緩解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壓力,*要求切實加強煤炭質量監管,嚴格限制高硫、高灰低質煤炭進口,加強對劣質煤發電企業的監管,控制國外低質量煤進入國內市場。國家出臺《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明年開始執行。通過以上措施,把進口劣質煤擋在以外。通過以上舉措,有利于改善國內煤炭運輸環境。國家從10月15日開始取消零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實施惠國稅率。煙煤進口關稅為6%,折合人民幣30多元,無疑將提高進口煤成本,增加國內煤炭漲價空間。但是,印尼、菲律賓煤炭進口不受政策影響,而低價的澳洲煤、俄羅斯煤每噸即使增加30元的費用,仍具備與國內煤企做競爭的實力,其貨源補充作用仍在。9月份,我國進口煤炭仍高達2116萬噸,環比增長230萬噸。
今年上半年,下游需求不振,煤價低位運行;北方港口運煤碼頭,到港船舶減少、用戶購煤欲望不強。進入下半年,夏季用煤高峰到來,電廠積極采購煤炭,補充庫存,煤炭市場出現好轉跡象;借助國家脫困救市政策的出臺,神華等大型煤企于8月初和9月初連續兩次小幅上調煤價,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還從10月10日開始,將各煤種上漲15元/噸。但是,9月份至今,部分中小煤企和貿易商并沒有跟隨大型煤企大幅上調煤價,與大型煤炭企業保持一致,而是繼續低位銷售。當前,在北方港口,市場煤交易并不活躍,已辦手續船舶很少,港口發運量有所下降,動力煤實際交易價比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報價略低一些。
具體分析如下:
1.電廠提前采購,庫存早已升至高位。
8月份,曾有傳聞,大秦線檢修時間提前到9月中旬。由于時間緊迫,為避免鐵路檢修期間,出現:煤價上漲和資源緊張;下游用戶提前增加船舶運力,趕往北方港口拉運煤炭,采購積極性高漲,北方港口也科學組織,加快運輸,8月份,北方運煤港口發運量創好成績。筆者分析,電廠此時搶購煤炭,目的有兩個:一是補充夏季用煤高峰時損耗的庫存,避免存煤吃緊;二是在大秦線檢修之前增加采購數量。因此,經歷了8月份的集中搶運之后,電廠庫存普遍達到高位。進入9月份,電廠日耗下降,采購積極性有所降低,剛性拉運逐漸成為沿海煤炭運輸的主線。
9月份,下游較高的電煤庫存狀況及其較低的電煤日耗水平形成強烈的反差,造成電廠庫存不斷攀高,抑制了電力企業的電煤采購熱情,遲滯了動力煤價格回升的步伐。進入10月份,瀕臨大秦線檢修,煤炭搶運沒有出現,除海運費略有回升以外,煤炭市場依然冷清,需求仍很平淡。大秦線檢修開始后,下游電廠采購積極性依然不高,到港拉煤船舶減少,煤炭運輸保持低位運行。9月30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8652萬噸;10月10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超過9045萬噸,可用天數高達31天;其中,沿海浙能等六大電廠合計存煤1430萬噸,可用26天。
2.工業用電不振,影響了用煤量。
在國家繼續推進經濟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產業逐步向西北內陸地區轉移,導致東南沿海地區的煤炭需求增速放緩。同時,國家對節能減排重視,煤炭資源浪費現象將進一步改善,也使高耗能行業用電大幅減少。
今年,煤炭市場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現象,煤價直線下跌,煤企效益下滑。煤炭需求較差的原因,除了大家都熟知的:進口煤沖擊國內市場、夏天高溫天氣不多、水電等清潔能源替代因素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工業用電不振,影響了煤炭需求;用電量放慢與工業用電減緩有直接關系。今年以來,我國正處于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以及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經濟增速明顯趨緩。基礎設施、房地產、加工業等行業收縮,導致鋼鐵、電力、建材等行業效益下滑,粗鋼、水泥產量低速增長,煤炭需求有所下降。外貿出口方面,今年以來,環境復雜嚴峻,發達經濟體乍暖還寒,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外部需求不振,影響國內工業生產。
3.民用電下降較多,水電影響依然存在。
今年夏季,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我國南方地區雨水較大,水電運行良好,火電壓力減輕。今年1-8月份,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4.4%,其中火電增長1.4%,水電增長17.2%,8月份,水電單月增幅更是達到了37.2%。今年7月份,溪洛渡及向家壩發電機組全部投產,復奉、錦蘇、賓金三大特高壓滿負荷向華東地區輸電。數據顯示,今年6-8月,*公司完成特高壓輸電交易4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特高壓的快速發展,大幅的提升了水電外送能力,從而促使水電對火電產生了較強的代替效應。
9月份到10月初,南方天氣轉涼,空調負荷減少,沿海、沿江地區民用電大幅下降,耗煤量減少;但雨水不減,水電繼續發力提供支撐,火電受到抑制,致使電力集團耗煤量難以擺脫低位運行。進入秋季,受熱帶低壓和臺風影響,南方地區持續出現強降雨。一方面造成氣溫大幅回落,居民用電需求驟降;另一方面使得水電再次發力,導致沿海火電廠日耗大幅下降。9月份到10月初,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合計保持在60萬噸以下的低位水平。10月12日,日耗僅為50.9萬噸,其中,浙能電廠日耗始終保持在8萬噸左右的低位運行;而在去年同期,六大電廠日耗合計約為65萬噸,浙能電廠日耗高達10萬噸。
4.進口煤補充作用仍在。
隨著國內煤價走低,進口煤與國內煤價差不斷縮小,再加上限制進口政策的出臺,進口煤利潤縮小,貿易商對進口煤采購較為謹慎,進口煤增速正放緩。
為緩解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壓力,*要求切實加強煤炭質量監管,嚴格限制高硫、高灰低質煤炭進口,加強對劣質煤發電企業的監管,控制國外低質量煤進入國內市場。國家出臺《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明年開始執行。通過以上措施,把進口劣質煤擋在以外。通過以上舉措,有利于改善國內煤炭運輸環境。國家從10月15日開始取消零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實施惠國稅率。煙煤進口關稅為6%,折合人民幣30多元,無疑將提高進口煤成本,增加國內煤炭漲價空間。但是,印尼、菲律賓煤炭進口不受政策影響,而低價的澳洲煤、俄羅斯煤每噸即使增加30元的費用,仍具備與國內煤企做競爭的實力,其貨源補充作用仍在。9月份,我國進口煤炭仍高達2116萬噸,環比增長230萬噸。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