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唐發電作為我國現代煤化工個吃螃蟹者,迎來的不是巨大的成功而是心酸的巨虧。電力企業插足煤化工項目是否多此一舉,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唐發電的煤化工項目落得如此的下場,值得深入探索和思考,并引以為鑒。
個吃螃蟹者心酸巨虧 煤化工項目緣何如此下場
煤化工在我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主要基于我國目前多煤少油的現狀,煤質可替代性產品衍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發展。
煤化工行業能否解凍及繼續發展始終是各方討論的重點,有人認為后期其發展有其必然性,一方面,作為原料的煤炭,資源豐富,可利用空間較大,且消費量遠遠超過其他資源,可持續性相對較好。另一方面,隨著煤質項目技術及工藝的創新,煤化工產業目前發展相對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煤到其他能源之間的轉化,而只要避免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問題,“適地、適度”發展煤化工項目,便可以從根本上轉變目前的能源困局。
大唐發電煤化工項目*
2009年8月,內蒙古大唐發電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項目在拿到國家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路條后動工開建,成為煤制氣領域的“個吃螃蟹者”,引來整個能源界的*關注。
大唐發電的煤化工業務,一開始便被注入到上市公司平臺。這些項目的巨大前景,也一度引來資本市場的熱捧。在二級市場上,傳統電力板塊藍籌股股價歷來處于低位,但投資者卻對煤制氣業務很是樂觀,使得大唐發電的整體估值近兩年始終高于同行業其他巨頭。也許是期望值過于大,使得結果并不那么的盡如人意。
虧損額巨大
根據大唐發電2014年中報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煤化工項目上的非募集資金投入共計599.04億元,其中僅今年前6個月就投入30.33億元。這筆巨額的非募集資金,多數來自銀行貸款。中報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公司為多倫煤化工項目的委托貸款額就達76.61億元,用于其年產46萬噸煤基烯烴項目基建及調試,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不斷加碼的投資讓其煤化工板塊的負債一路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636.21億元,資產負債率更是高達近85%。投入和產出的嫉妒不成正比為慘淡后果埋下伏筆。
如此巨額的投入下,大唐發電的煤化工業務卻收獲寥寥。2014年中報顯示,三個標志性的煤化工項目推進情況是:多倫煤化工項目累計生產聚丙烯6.82萬噸;克旗煤制天然氣項目一期建成后仍處于試生產期間,截至今年6月,生產天然氣2.16億標方;而阜新煤制天然氣項目2010年核準開工至今年上半年,才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和設備安裝。而各項目的商運進度的一再延后,讓公司煤化工業務深陷虧損泥潭,公司煤化工板塊2014年上半年虧損13.67億元,虧損額相較于2013年同期擴大1.65倍。
問題從一而終
對于受挫后的大唐煤化工項目,大唐能源化工公司總經理張明在7月初曾撰文表達了身為項目管理者的反思。他指出,一方面,一些項目生產、生活設施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主體裝置尚未投產,辦公樓、住宅樓等早已高標準建好。由于非生產性投入過大,本末倒置,企業投產后難以實現盈利。另一方面,上項目時,從主體裝置、安全工程、環保設施,甚至一個閥門、一條管網都需要周密設計、同步展開、有序推進。“否則,就好比木桶,少了哪一塊木板,水也裝不滿;缺了哪一個環節,項目后也開不起來,停工待產造成的損失會更大。”
大唐克旗煤制氣項目,自開工天起,就遭遇各種問題,一路磕磕絆絆,有些問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屬于化工行業的“低級錯誤”。
2012年7月28日,大唐克旗項目在歷時近三年建設打通全部工藝,正欲馳援天然氣供應缺口日漸加大的北京時,卻遭遇在‘后一公里’管網上出不了氣的尷尬。解決管線“后一公里”問題,大唐發電花了近一年半時間。在此期間,克旗項目能做的就是停產等待。直到2013年12月18日,才正式并入管網向北京供氣。
在化解管網問題之后,大唐克旗項目又遇到了更棘手的問題。在2013年12月正式向北京供氣之前的試車階段,克旗一期項目各項指標均表現良好,運行負荷率達到95%以上。但到正式供氣階段,項目管理方卻鬼使神差地將原來設計選用的6號煤種改為質地較差的5號煤種,如此一來,項目主裝置氣化爐便因煤種更換的不適而導致“消化不良”,造成氣化爐內壁嚴重腐蝕。這期間甚至還發生過物料泄漏的安全事故。而更為直接的后果是,設備腐蝕帶來的運行不暢,讓克旗項目自去年12月以來陷入累計多達40余臺次的頻繁停車。
事實上,在大唐發電之前,近兩年來,已有包括華能、華電及中海油等在內的不少央企紛紛宣布退出煤化工業務,它們均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均非煤炭或者化工行業企業,這一點也成為眾多業內人士詬病之處。電力企業搞電是,但搞煤化工卻未必如此,因為兩個行業本身就涇渭分明,項目管理思路也必然存在巨大差異。從這一點上來看,大唐發電煤化工項目眼下的敗局或許從一開始就已注定。
豐富技術儲備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梳理目前我國發展煤化工的企業,其中既有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傳統能源企業,也有神華集團、大唐發電等煤炭和電力企業。其中有剛上市的新生力量,也不乏投資失敗的例子。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地區和企業發展煤化工才能實現效益發展呢?
從地區來看,企業應位于煤炭資源地已成為行業共識。但我國煤和水的逆向分布使煤化工發展必須“量水而行”,這考驗的正是煤化工企業的技術力量。
“煤化工廢水和二氧化碳的處理能力是重中之重,故豐富相關行業的技術儲備是企業發展煤化工的基礎。”*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工程師童莉說,目前煤化工面臨的大質疑就是環境污染,可預見未來煤化工環保準入門檻將會進一步提高,屆時企業是否具有廢水再利用、CCS等技術都將成為其是否具備發展煤化工實力的關鍵。
除此之外,外行企業要想跨界到煤化工行業,更需從多方面考量自身實力。通過衡量產品銷路、環境污染、資源利用等多種因素夯實前期研究,通過深入研究煤化工行業的規律和經驗,扭轉管理理念。
有機構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處于不同階段的煤制氣項目共計50個,若全部建成,總產能將達2250億立方米/年。這一產能規模相當于56個大唐克什克騰旗煤制氣項目(40億立方米/年),意味著這些項目建成后總投資將超過萬億元數字。
面對如此龐大的數字,目前來說中國推進煤化工發展,應該給示范項目更充足的運行期來檢驗技術成熟度和前景,之后再考慮規模化建設項目。
個吃螃蟹者心酸巨虧 煤化工項目緣何如此下場
煤化工在我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主要基于我國目前多煤少油的現狀,煤質可替代性產品衍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發展。
煤化工行業能否解凍及繼續發展始終是各方討論的重點,有人認為后期其發展有其必然性,一方面,作為原料的煤炭,資源豐富,可利用空間較大,且消費量遠遠超過其他資源,可持續性相對較好。另一方面,隨著煤質項目技術及工藝的創新,煤化工產業目前發展相對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煤到其他能源之間的轉化,而只要避免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問題,“適地、適度”發展煤化工項目,便可以從根本上轉變目前的能源困局。
大唐發電煤化工項目*
2009年8月,內蒙古大唐發電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項目在拿到國家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路條后動工開建,成為煤制氣領域的“個吃螃蟹者”,引來整個能源界的*關注。
大唐發電的煤化工業務,一開始便被注入到上市公司平臺。這些項目的巨大前景,也一度引來資本市場的熱捧。在二級市場上,傳統電力板塊藍籌股股價歷來處于低位,但投資者卻對煤制氣業務很是樂觀,使得大唐發電的整體估值近兩年始終高于同行業其他巨頭。也許是期望值過于大,使得結果并不那么的盡如人意。
虧損額巨大
根據大唐發電2014年中報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煤化工項目上的非募集資金投入共計599.04億元,其中僅今年前6個月就投入30.33億元。這筆巨額的非募集資金,多數來自銀行貸款。中報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公司為多倫煤化工項目的委托貸款額就達76.61億元,用于其年產46萬噸煤基烯烴項目基建及調試,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不斷加碼的投資讓其煤化工板塊的負債一路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636.21億元,資產負債率更是高達近85%。投入和產出的嫉妒不成正比為慘淡后果埋下伏筆。
如此巨額的投入下,大唐發電的煤化工業務卻收獲寥寥。2014年中報顯示,三個標志性的煤化工項目推進情況是:多倫煤化工項目累計生產聚丙烯6.82萬噸;克旗煤制天然氣項目一期建成后仍處于試生產期間,截至今年6月,生產天然氣2.16億標方;而阜新煤制天然氣項目2010年核準開工至今年上半年,才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和設備安裝。而各項目的商運進度的一再延后,讓公司煤化工業務深陷虧損泥潭,公司煤化工板塊2014年上半年虧損13.67億元,虧損額相較于2013年同期擴大1.65倍。
問題從一而終
對于受挫后的大唐煤化工項目,大唐能源化工公司總經理張明在7月初曾撰文表達了身為項目管理者的反思。他指出,一方面,一些項目生產、生活設施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主體裝置尚未投產,辦公樓、住宅樓等早已高標準建好。由于非生產性投入過大,本末倒置,企業投產后難以實現盈利。另一方面,上項目時,從主體裝置、安全工程、環保設施,甚至一個閥門、一條管網都需要周密設計、同步展開、有序推進。“否則,就好比木桶,少了哪一塊木板,水也裝不滿;缺了哪一個環節,項目后也開不起來,停工待產造成的損失會更大。”
大唐克旗煤制氣項目,自開工天起,就遭遇各種問題,一路磕磕絆絆,有些問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屬于化工行業的“低級錯誤”。
2012年7月28日,大唐克旗項目在歷時近三年建設打通全部工藝,正欲馳援天然氣供應缺口日漸加大的北京時,卻遭遇在‘后一公里’管網上出不了氣的尷尬。解決管線“后一公里”問題,大唐發電花了近一年半時間。在此期間,克旗項目能做的就是停產等待。直到2013年12月18日,才正式并入管網向北京供氣。
在化解管網問題之后,大唐克旗項目又遇到了更棘手的問題。在2013年12月正式向北京供氣之前的試車階段,克旗一期項目各項指標均表現良好,運行負荷率達到95%以上。但到正式供氣階段,項目管理方卻鬼使神差地將原來設計選用的6號煤種改為質地較差的5號煤種,如此一來,項目主裝置氣化爐便因煤種更換的不適而導致“消化不良”,造成氣化爐內壁嚴重腐蝕。這期間甚至還發生過物料泄漏的安全事故。而更為直接的后果是,設備腐蝕帶來的運行不暢,讓克旗項目自去年12月以來陷入累計多達40余臺次的頻繁停車。
事實上,在大唐發電之前,近兩年來,已有包括華能、華電及中海油等在內的不少央企紛紛宣布退出煤化工業務,它們均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均非煤炭或者化工行業企業,這一點也成為眾多業內人士詬病之處。電力企業搞電是,但搞煤化工卻未必如此,因為兩個行業本身就涇渭分明,項目管理思路也必然存在巨大差異。從這一點上來看,大唐發電煤化工項目眼下的敗局或許從一開始就已注定。
豐富技術儲備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梳理目前我國發展煤化工的企業,其中既有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傳統能源企業,也有神華集團、大唐發電等煤炭和電力企業。其中有剛上市的新生力量,也不乏投資失敗的例子。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地區和企業發展煤化工才能實現效益發展呢?
從地區來看,企業應位于煤炭資源地已成為行業共識。但我國煤和水的逆向分布使煤化工發展必須“量水而行”,這考驗的正是煤化工企業的技術力量。
“煤化工廢水和二氧化碳的處理能力是重中之重,故豐富相關行業的技術儲備是企業發展煤化工的基礎。”*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工程師童莉說,目前煤化工面臨的大質疑就是環境污染,可預見未來煤化工環保準入門檻將會進一步提高,屆時企業是否具有廢水再利用、CCS等技術都將成為其是否具備發展煤化工實力的關鍵。
除此之外,外行企業要想跨界到煤化工行業,更需從多方面考量自身實力。通過衡量產品銷路、環境污染、資源利用等多種因素夯實前期研究,通過深入研究煤化工行業的規律和經驗,扭轉管理理念。
有機構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處于不同階段的煤制氣項目共計50個,若全部建成,總產能將達2250億立方米/年。這一產能規模相當于56個大唐克什克騰旗煤制氣項目(40億立方米/年),意味著這些項目建成后總投資將超過萬億元數字。
面對如此龐大的數字,目前來說中國推進煤化工發展,應該給示范項目更充足的運行期來檢驗技術成熟度和前景,之后再考慮規模化建設項目。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貴州省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2年修訂)的通知
《貴州省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2年修訂)》主要結合產業政策、發展環境、市場需求等因素變化,從適合貴州省發展實際出發,對煤化工產業發展目標、產業布局、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修訂。- 2014-09-10 11:04:05
- 442
-
上周通用機械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要聞: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項目在陜西榆林一次性開車成功;中海油發現大氣田儲量超500億立方米;LNG新船訂單激增,國內造船產業鏈火熱等。
- 2014-09-10 11:04:05
- 487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