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在线|亚洲/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五月婷婷基地

當前位置:化工機械設備網>新聞首頁>熱點關注

潔凈煤技術歷久效疏 煤炭綠化路難行

2014-08-22 09:07:12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閱讀量:2400 我要評論


  導讀:我國煤炭利用廣泛,在多煤少氣的能源格局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煤炭仍將是我國的主要能源,而燃煤排放一直都被當作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潔凈煤技術已經法陣了很長的時間,然而煤炭綠化的道路還是那么艱巨。



潔凈煤技術歷久效疏 煤炭綠化路難行
  
  清潔用煤已是大勢所趨
  
  中國煤資源相對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2008年中國的煤化工產業繼續有序發展,煤化工產業發展政策逐步完善,煤基甲醇和煤基二甲醚的試點應用取得可喜進展,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新型煤化工產品逐漸走向市場,并被市場接受。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加劇,中國煤化工產業面臨成本壓力,行業發展趨緩。由于國家政策總體上仍支持煤化工發展,節能減排已是大勢所趨。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研究預測,到2020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將達48億噸左右。因此,在能源結構短期內無法大規模調整的現狀下,推動潔凈煤技術的發展是當務之急,也是解決我國能源及環境問題的核心。
  
  我國圍繞提高煤炭開發利用效率、減輕對環境污染開展了大量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隨著國家宏觀發展戰略的轉變,潔凈煤技術作為可持續發展和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的戰略措施之一,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濮洪九認為,應加快推廣應用*的煤炭清潔利用技術和工藝,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構建新型煤炭工業體系,促進煤炭工業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戰略選擇。
  
  我國潔凈煤技術已發展二十年
  
  我國潔凈煤技術已發展了二十年,只是由于技術上一直沒有突破,發展的效果遠沒有達到預期。潔凈煤技術是指煤炭從開采到利用的全過程中,主要是在減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轉化、燃烷及污染控制等新技術,包括潔凈生產技術、潔凈加工技術、潔凈轉化技術、潔凈燃烷與發電技術和燃煤污染排放治理技術等。
  
  另外,由于清潔利用發展有限,宣傳力度不夠,很多人對煤的利用上也一直停留在高污染、高排放的階段,在國家大力治污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更是“談煤色變”,讓煤炭清潔化項目落地變得更加困難。
  
  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濮洪九一直在致力于推動煤炭的清潔化理解。據他介紹,我國很早就開始研究和重視煤炭的清潔利用,1994年煤炭工業部就在煤炭科學總院建立了清潔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95年*決定由國家紀委牽頭成立了國家潔凈煤技術推廣小組,在煤炭加工、煤炭燃燒和*發電煤炭轉化和污染控制與資源再利用等領域組織了有關行業和部門的科研單位做了大量的工作。
  
  “進行得很早,但是為什么效果不顯著呢?20年潔凈煤技術的利用應該說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然而這些技術并沒有從根本上扭轉煤炭粗放式的開發和利用的總體局面,原因是各搞各的,缺乏的煤炭清潔利用的協調機制。”
  
  “要實現煤炭資源的清潔利用需要建立的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協調機制,有效的進行全行業鏈的清潔管理,國家的層面要建立相關的政府部門、行政行業和科研單位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組織開展相關重大的研究和煤制標準,支持政策的制定,編制煤炭清潔利用發展和管理規則,協調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做到統籌協同分行業實施整體推進。切實做到從煤炭生產開發到煤炭終端消費的全過程的管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煤炭的利用。”濮洪九補充說。
  
  青島特利爾股份公司董事長李瑞國在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采訪時則表示:“大家對煤的誤解才是潔凈煤技術推廣困難的一大原因。”據他介紹,由于很多人對潔凈煤技術不了解,很多人一聽到“煤”這個字就和污染聯系在一起,然后就敬而遠之。
  
  “清潔能源指的是有微量排放的能源,并不是真正零排放。風能也有微量的排放,因為用風吹的時候沒有排放,但是配套設施在生產的時候也有污染,也是排放過程。包括太陽能,生產太陽能的電極板都有微量的排放。”
  
  李瑞國認為,現在的清潔能源不能簡單分類,它是個技術體系,清潔煤技術也是清潔能源。對于這方面整個社會需要宣傳和提高認識,尤其主導產業發展的主管部門,包括一些相關的*。
  
  清潔利用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核心
  
  倪維斗:“中國相當一段時期不得不以煤為主,這是由國情決定的”
  
  根據新國家煤炭資源潛力評價結果,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查明資源儲量1.42萬億噸。煤炭占我國已探明化石能源資源總量的94%左右。中國的煤炭資源在*居于前列,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是我國豐富的能源。
  
  煤炭也是我國可靠的能源。自1993年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上升,2013年對外依存度達到58.1%。我國自2007年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以來,目前對外依存度上升到31.6%。非化石能源未來供應能力存在不確定性,樂觀估計到2020年占我國能源消費的17%,短期內難以大規模替代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
  
  由于成本、技術、產業結構、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約,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地位還難以被取代。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預測,我國煤炭消費量可能在2020年達到峰值47.6億噸,2020年后消費量緩慢下降,2030年降至45.6億噸。
  
  “很多人說,中國少用點煤炭行不行?把能源結構調整一下,不用煤炭,多用石油、天然氣、核電。”倪維斗表示,“實際上要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中國能源消費量非常大,資源稟賦以煤為主,將來相當一段時期不得不以煤為主,這是由國情決定的。”
  
  倪維斗說,預計到2050年,我國能源消費仍然會以煤炭為主,煤用于發電的比例也將越來越大。減輕煤的燃燒引起的嚴重環境污染,大幅度減排二氧化碳,主要靠煤的清潔低碳利用。在能源結構短期內無法大規模調整的現狀下,煤炭的清潔利用是解決我國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核心。未來煤炭清潔利用的途徑主要是多聯產,產生電、化工產品和液體燃料,這種處理方式產生的污染物比較少,效率比單獨生產會進一步提高。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
推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