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煤化工,自誕生以來就因為高投資、高環境風險成為輿論熱點。煤化工在我國的發展可謂是坎坷萬分,尤其是在環境問題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重視,環保標準不斷提高的大環境下,環保這個重要的環節已經成為煤化工不可回避的難題。
煤化工環保要求不斷提升
2013年以來,我國煤化工領域已有多個項目被環保部通報,其中不乏神華等企業。眼下,各種環境政策仍在頻繁出臺,《關于有序推進煤制油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穩步推進煤制天然氣產業化示范的指導意見》也正在制訂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兩個意見,將從能耗、排放等方面對煤化工項目作出具體規定和規范,也將再次對我國煤化工產業提出更高的環保要求。
7月22日,國家*發布《關于規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這個通知出臺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煤化工過熱的現象,煤化工發展應該與每個地方的環境容量結合起來,與水問題結合起來,與碳排放結合起來。
高耗水問題困擾煤化工
煤化工產業推進各地的經濟發展,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卻也受到很多問題的困擾。煤化工在發展受到“高耗水”的制約。
據了解,國家*已經委托中國石化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制定現代煤化工的能耗指標、水耗指標。目前,煤化工專委會正在積極推進示范項目的標定工作,對示范工程的能耗、水耗以及“三廢”排放等主要指標進行標定,規范新上項目的準入。
“我們認為當前的煤化工節水形勢類似于十年前的石油化工。”楊友麒向記者介紹,我國大型煤化工普遍耗水高并非是必然的,缺乏系統優化,有很大的節水減排潛力。過程系統工程(PSE)的方法,對項目整個水網絡進行整體優化,這種方法已經在石油化工行業得到驗證。
如果同一產品比較一下用石化路線生產和用煤化工路線生產所用的水耗,就會發現煤化工路線的水耗比石油化工路線高得離譜。如生產一噸乙烯,石油化工路線水耗約6-7噸,而煤化工生產一噸乙烯的水耗就要32噸水(設計值),而烯烴中乙烯和丙烯各占50%,所以折算成乙烯水耗還要加一倍,即64噸水。這就比石油化工的乙烯水耗高了一個數量級,這也說明不是化學反應路線決定的需要,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結果。
“要想把節水減排的潛力挖出來,需要以過程系統工程的方法,把整個水網系統進行優化,特別是公用過程系統的優化。這種過程系統工程的方法在石油化工行業已證明可以使水耗成倍下降。”楊友麒認為。
一直是環境監管重點領域
“煤化工項目一直受到環境主管部門的重點監管。”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陳彬說。
事實正是如此,煤化工項目頻頻出現在環保部、各地*的通報上:2013年1月22日,環保部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下屬包頭煤化工分公司煤制烯烴項目停止生產,罰款10萬元,原因是其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未通過環保部門驗收;2013年7月,環保部通報了新疆環保部門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中,督查發現的環境違法企業名單,其中包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尼勒克瑞祥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兵團第四師的新疆伊力特煤化工有限公司、第十三師的新疆哈密屹利煤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煤化工企業——而這幾家企業中的部分企業并非次登上“黑榜”,其中兩家企業被分別處以150萬元和90萬元罰款,成為自治區*歷年來針對環境違法開出的高額罰單。
從國電、華能、神華等多個煤化工項目了解到,幾乎所有大型煤化工項目都面臨環保壓力。原因有三:一是企業不承諾“零排放”,項目難核準,但現在的治污技術又無法真正實現“零排放”;二是社會對煤化工質疑多,主要盯在環保方面,加之媒體炒作,煤化工項目被一些人“妖魔化”;三是項目所在地一些村民出于自身利益,經常采取上訪等方式表示自己的訴求,使得煤化工環保問題復雜化。
新政帶來產業升級良機
“不斷升級的環保政策對煤化工發展是一個考驗,是一道坎兒,但這道坎我們一定要邁過去”。大唐能源化工公司安全環保總監郝軍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面臨著來自和國內的巨大壓力。國家對環保高度重視,環保法規一嚴再嚴,給煤化工企業短期內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但有壓力就會有動力,環保進步大的正是壓力大的石油、化工,特別是現代煤化工。”
郝軍說:“我國環保水平比歐美等發達國家進步要快,在工業發展的同期,我國環保水平相對要高,因為我們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起點更高,我們借鑒了國外新的環保技術和管理理念。”
郝軍表示,個別化工企業在個別情況下制造的環保污染事件,不能代表化工行業的主流。據他介紹,現在新型煤化工企業普遍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環保技術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各煤化工項目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可以說不計成本,因為煤化工企業十分清楚,如果不邁過環保這道坎兒,煤化工產業就沒有前途。
山西晉豐高平公司安全環保經理申彥濤表示,實施特別排放限值,對于化工企業而言,在短期內無疑會增加生產成本,但從長遠看,環保工作力度的加大,會進一步促進企業節能降耗工作的開展,對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他認為,環保投資欠賬是歷史問題,但一直沒有解決,借環保新政出臺的契機,清欠舊賬,對企業而言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因此,企業會堅決執行新政,努力達到環保新要求。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周獻慧在表示,以嚴格的標準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有利于重污染地區環境質量的改善。在這種形勢下,石化行業只有積極應對,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千方百計達到環保部的排放要求,才是正確選擇。她建議,煤化工企業應加強大氣排放治理,防治PM2.5;加強技術推廣力度,全力推行清潔生產;積極推進責任關懷,加強行業自律。
煤化工環保要求不斷提升
2013年以來,我國煤化工領域已有多個項目被環保部通報,其中不乏神華等企業。眼下,各種環境政策仍在頻繁出臺,《關于有序推進煤制油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穩步推進煤制天然氣產業化示范的指導意見》也正在制訂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兩個意見,將從能耗、排放等方面對煤化工項目作出具體規定和規范,也將再次對我國煤化工產業提出更高的環保要求。
7月22日,國家*發布《關于規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這個通知出臺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煤化工過熱的現象,煤化工發展應該與每個地方的環境容量結合起來,與水問題結合起來,與碳排放結合起來。
高耗水問題困擾煤化工
煤化工產業推進各地的經濟發展,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卻也受到很多問題的困擾。煤化工在發展受到“高耗水”的制約。
據了解,國家*已經委托中國石化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制定現代煤化工的能耗指標、水耗指標。目前,煤化工專委會正在積極推進示范項目的標定工作,對示范工程的能耗、水耗以及“三廢”排放等主要指標進行標定,規范新上項目的準入。
“我們認為當前的煤化工節水形勢類似于十年前的石油化工。”楊友麒向記者介紹,我國大型煤化工普遍耗水高并非是必然的,缺乏系統優化,有很大的節水減排潛力。過程系統工程(PSE)的方法,對項目整個水網絡進行整體優化,這種方法已經在石油化工行業得到驗證。
如果同一產品比較一下用石化路線生產和用煤化工路線生產所用的水耗,就會發現煤化工路線的水耗比石油化工路線高得離譜。如生產一噸乙烯,石油化工路線水耗約6-7噸,而煤化工生產一噸乙烯的水耗就要32噸水(設計值),而烯烴中乙烯和丙烯各占50%,所以折算成乙烯水耗還要加一倍,即64噸水。這就比石油化工的乙烯水耗高了一個數量級,這也說明不是化學反應路線決定的需要,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結果。
“要想把節水減排的潛力挖出來,需要以過程系統工程的方法,把整個水網系統進行優化,特別是公用過程系統的優化。這種過程系統工程的方法在石油化工行業已證明可以使水耗成倍下降。”楊友麒認為。
一直是環境監管重點領域
“煤化工項目一直受到環境主管部門的重點監管。”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陳彬說。
事實正是如此,煤化工項目頻頻出現在環保部、各地*的通報上:2013年1月22日,環保部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下屬包頭煤化工分公司煤制烯烴項目停止生產,罰款10萬元,原因是其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未通過環保部門驗收;2013年7月,環保部通報了新疆環保部門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中,督查發現的環境違法企業名單,其中包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尼勒克瑞祥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兵團第四師的新疆伊力特煤化工有限公司、第十三師的新疆哈密屹利煤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煤化工企業——而這幾家企業中的部分企業并非次登上“黑榜”,其中兩家企業被分別處以150萬元和90萬元罰款,成為自治區*歷年來針對環境違法開出的高額罰單。
從國電、華能、神華等多個煤化工項目了解到,幾乎所有大型煤化工項目都面臨環保壓力。原因有三:一是企業不承諾“零排放”,項目難核準,但現在的治污技術又無法真正實現“零排放”;二是社會對煤化工質疑多,主要盯在環保方面,加之媒體炒作,煤化工項目被一些人“妖魔化”;三是項目所在地一些村民出于自身利益,經常采取上訪等方式表示自己的訴求,使得煤化工環保問題復雜化。
新政帶來產業升級良機
“不斷升級的環保政策對煤化工發展是一個考驗,是一道坎兒,但這道坎我們一定要邁過去”。大唐能源化工公司安全環保總監郝軍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面臨著來自和國內的巨大壓力。國家對環保高度重視,環保法規一嚴再嚴,給煤化工企業短期內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但有壓力就會有動力,環保進步大的正是壓力大的石油、化工,特別是現代煤化工。”
郝軍說:“我國環保水平比歐美等發達國家進步要快,在工業發展的同期,我國環保水平相對要高,因為我們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起點更高,我們借鑒了國外新的環保技術和管理理念。”
郝軍表示,個別化工企業在個別情況下制造的環保污染事件,不能代表化工行業的主流。據他介紹,現在新型煤化工企業普遍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環保技術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各煤化工項目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可以說不計成本,因為煤化工企業十分清楚,如果不邁過環保這道坎兒,煤化工產業就沒有前途。
山西晉豐高平公司安全環保經理申彥濤表示,實施特別排放限值,對于化工企業而言,在短期內無疑會增加生產成本,但從長遠看,環保工作力度的加大,會進一步促進企業節能降耗工作的開展,對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他認為,環保投資欠賬是歷史問題,但一直沒有解決,借環保新政出臺的契機,清欠舊賬,對企業而言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因此,企業會堅決執行新政,努力達到環保新要求。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周獻慧在表示,以嚴格的標準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有利于重污染地區環境質量的改善。在這種形勢下,石化行業只有積極應對,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千方百計達到環保部的排放要求,才是正確選擇。她建議,煤化工企業應加強大氣排放治理,防治PM2.5;加強技術推廣力度,全力推行清潔生產;積極推進責任關懷,加強行業自律。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1月16日,中國化學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部署會,由中國化學黨委書記、董事長莫鼎革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胡富申主持會議。
- 2014-08-18 10:58:50
- 17126
-
伊之密2024 PET專場活動(華北站)圓滿成功,引領行業綠色新風潮
12月7日至12月8日,伊之密在青島成功舉辦了以“專業引領,共繪PET行業新藍圖”為主題的PET專場活動。- 2014-08-18 10:58:50
- 17789
-
近日,賽輪集團正式通過全球可持續天然橡膠平臺(Global Platform for Sustainable Natural Rubber;GPSNR)執行委員會審核,成功加入GPSNR,成為其成員單位。
- 2014-08-18 10:58:50
- 52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