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在线|亚洲/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五月婷婷基地

當前位置:化工機械設備網>新聞首頁>市場分析

中國企業債務嚴重 大規模快擴張高風險

2013-06-17 10:13:23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閱讀量:1456 我要評論


  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整理:近兩年來,中國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備受關注,被投資者認為是可能引發未來中國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兩大風險地帶。按照標準,中國政府債券和影子銀行問題尚未達到西方國家的基準水平,而企業債務遠比二者嚴重得多,但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其實,中國企業的債務規模大,擴張快,風險高。中國企業債務占據中國非金融部門債務的“半壁江山”,也是過去5年中國非金融部門整體債務飛速上升的大“推手”。2012年末,中國企業債務約為65萬億元,占GDP之比達125%,過去5年上升近30%,企業資產負債率迅速提升(A股非金融企業資產負債率由2008年的53%上升至60%)。從行業分布來看,部分負債主要集中在地產和基建相關產業鏈的重資產行業中。
  
  從比較而言,2012年中國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率水平(相當于GDP的122%~127%)在OECD國家中居于高水平區間。對成熟的經濟體而言,企業債務一般會達到GDP的50%~70%,而中國是這個數字的2倍。此外,現在中國的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利潤銷售收入)只有5%~6%,僅為平均利潤水平的一半。這將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債務負擔是平均水平的3~4倍。
  
  令人憂慮的是,中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負債逐年快速走高,但是盈利在下滑,尤其是2012年盈利下滑至近幾年來的低點,投資收益率甚至小于貸款利率。其主要原因是資本開支大幅增加,導致負債更加集中,更加劇了產能過剩,進一步拖累企業利潤。由于這部分行業終端需求對應的是基建、地產等投資性需求,所以相關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就變得非常突出。在高企的企業負債和企業產能過剩對應的“造血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能是投資收益率甚至小于貸款利率(意味著投資就是虧損)。
  
  更為嚴峻的是,上市公司加權率已經連續4個季度低于貸款利率——這意味著企業擴張往往意味著虧損,自2011年四季度以來,數據顯示,滬深兩市2429家公司中,截至三季度ROE低于一年期貸款利率公司達到1044家,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公司竟然達640家,分別占比近43%和25%。而去杠桿的路徑將是釋放股權,進一步導致投資信心不足。
  
  和上市公司相比,中小企業更加舉步維艱。通過我們對大型和小型企業的總債務和EBITDA增長的比較,發現大部分的債務增長主要來自大公司,大公司對小公司呈現“擠出”效應。根據高盛集團的統計,按照公司的總資產規模,以20%為區間度,將所有公司分為五份。我們發現,大型公司的總債務增長幅度大,從2008年1月到2012年6月債務總額增加了319%,而實際上小型的五分之一公司的總債務水平較上期下降9%。同時,大型公司的EBITDA增長得慢,增幅較上期只有179%,低于其他規模型的公司(小型公司的EBITDA增長達到300%)。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企業債的危險繼續積聚,債券到期規模在2013年處于高位,債務集中在未來三年迎來到期高峰,相對于還本,付息的壓力更大。由于通過收入的增長來對沖負債增長的模式不可持續,企業為了維系高杠桿(不發生違約),對外部資金的拆借需求反而會上升。以3~5年的貸款周期來看,2013~2015年將是企業債務到期的高峰期。此外,四大行在2011年初開始,短期(一年內到期的)貸款比例開始大幅上升。持續高企的債務到期滾動的需求,意味著企業的融資性需求在2013年仍將處于高企水平。
  
  未來的宏觀形勢對企業債務更加不利。按照我們的判斷,未來1~3年中國經濟將繼續探大底,經濟增長將繼續失速,GDP的增速甚至可能出現季度負值。那樣,資金流緊張的中小企業、中上游產能過剩制造業(鋼鐵、建筑機械、鋁、煤炭、太陽能和造船等)和房地產業面臨嚴重的信用風險挑戰。高企的債務也將拖累企業的投資,其壞賬風險可能傳染至金融部門,導致嚴重的金融風險。
  
  對于一個國家經濟體來說,企業,特別是制造業是財富創造的主要來源,就像一棵大樹一樣,它是這棵樹的樹根。如果企業陷入了沉重的債務危機,喪失了盈利能力,則如同這樹根的根系慢慢無法吸收水和養分。那么,樹枝和樹葉——政府財政收入和銀行盈利隨后必然會枯萎和凋零。
  
  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的生存能力才是真正的國本,這需要注意。中國經濟調整的當務之急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可以采取減稅、人民幣貶值等舉措,其中核心的是大幅降低政府成本,大幅減稅,即行政體制改革必須取得明顯成效。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
推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