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儀器PMI-MASTER移動式直讀光譜儀
一、PMI-MASTERCompact移動式光譜儀是針對在工業現場對金屬材料進行快速鑒定和精確分析而設計的。可準確測定鋼鐵中的C、B、Sn,有色金屬中的鋁、鎂、硅等。
PMI-MASTERCompact具有兩種非常穩定的激發源:空氣模式下直流電弧激發(DC-ARC)及氬氣模式下的高頻火花激發(high-frequency-SPARK),并可在數秒內就不同測量模式進行切換,波長覆蓋170-420nm,可分析基體包括Fe、Cu、Al、Ni等。基于所選激發模式,PMI MASTER Compact既可進行精度可媲美于實驗室光譜儀的金屬分析,也可進行分析時間只有數秒的快速材料分選。精密緊湊的設計使得PMI MASTER Compact具有多功能用途,可滿足不同的應用要求。
二、PMI-MASTERCompact移動式光譜儀采用了的CCD固態檢測器技術,全譜讀取完整的分析光譜,代表了數碼時代的直讀光譜技術。
常壓分光系統由于采用14塊CCD作為接收器,具有高達28000條像素,實現分析波段內的全譜接收。各個元素分別采用1-7條譜線分析,綜合輸出,動態范圍大,結果準確。交替放置的CCD探測器滿足分析波段內的所有譜線接收無一遺漏,實現同一元素多條譜線同時測定,自動選擇輸出
三、PMI-MASTERCompact移動式光譜儀在每次激發時,光學系統自動進行譜線掃描,確保接收的正確性,免除繁瑣的波峰掃描工作。全譜技術自動描跡調整光路,激發樣品時,儀器自動識別每塊CCD上的特定譜線,與原存儲線進行對比,確定漂移位置,找出分析線當前的像素位置進行測定。消除因溫度氣壓變化而產生的光譜漂移;而傳統使用光電倍增管技術的光譜必須進行手動進精細調節,技術要求很高。全譜技術自動快速尋址,避免了費事費力的手動操作,也避免了人為誤差
四、PMI-MASTERCompact移動式光譜儀采用全譜直讀(TSA)技術,儀器可以非常方便增加譜線,增加基體,而且可以記錄金屬樣品指紋,在不添加硬件設施的情況下,即可實現多基體分析。
客戶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在儀器上增加分析的基體及元素種類,這些工作可以在用戶現場方便完成。相比同類采用PMT技術的光譜儀,則需要大范圍改動硬件。同時由于初始儀器的配置限制,可能無法添加客戶要求的基體或元素。
五、PMI-MASTERCompact移動式光譜儀采用了牛津儀器公司研發并使用的高性能特制光纖技術(HPC-Fiber)。由于光譜儀在激發過程中處于高能高溫狀態,普通的石英材質的光纖在這種工作條件下會因為過度曝光(Solarization)導致性能的急劇減退,一般光纖在工作一個月后信號傳遞能力會衰減90%以上。大大影響光譜儀的工作性能。牛津儀器的HPC光纖運用突破性的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保證了光纖能夠長期穩定的在狀態下工作。
由于光纖在信號傳輸過程中能保持長期穩定的工作,使得儀器在測試超低碳及其他痕量元素應用時有了很好的表現,使客戶能夠利用移動式光譜在現場完成對于L型鋼材(304/304L,316/316L)的分揀和鑒定,而無需借助復雜的實驗室設備。
六、PMI-MASTERCompact移動式光譜儀采用了的噴射電極技術(JET STREAM)。在激發狀態下,電極周圍會形成噴射氣流。這種技術會帶來以下無二的優勢。激發點周圍的氬流保證了激發過程不受外界干擾節省了氬氣的使用,降低了客戶的使用成本
線材等小樣品也可以非常方便的進行分析,而無需加載任何適配器
七、PMI-MASTERCompact移動式光譜儀的激發探頭設計十分巧妙,充分考慮了實際應用的需求,普通探頭的設計結合了電弧和火花兩種激發模式,用戶只需通過更換一個激發艙即可完成激發方式的轉換。其中電弧模式對于樣品制備的要求較低,分析時間較快,主要用于金屬的分揀和牌號鑒定。火花模式對于樣品制備的要求較高,分析時間也較長,主要用于金屬材料的精確成分分析。同時用戶也能夠在火花模式下對黑色金屬中的碳(C)含量進行分析,檢測下限為150ppm。
八、PMI-MASTERCompact移動式光譜儀的操作軟件基于Windows XP系統,十分簡單易學,同時配備中文版本。沒有任何光譜儀器知識背景的操作人員只需簡單培訓,就可進行儀器的使用。
九、PMI-MASTERCompact移動式光譜儀的設計中充分體現了人性化和現代科技的結合。
儀器設計中包括的DSP技術,CCD技術,以及Windows XP操作系統,使儀器的后續維護成本較低,同時儀器也保留了很好的可擴充性。
儀器的工業觸摸屏設計,克服現場鼠標及鍵盤操作不便的約束,大尺寸規格顯示清晰直觀,可以遠距離觀察。
儀器的主要部件都采用了即插即用型設計,必要時可以迅速化整為零,充分體現了移動性特征。